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高危新生儿多能存活出院,但这些新生儿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之一就是听力障碍。国外报道,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2%~4%,远高于正常新生儿。本研究通过对我院NICU中高危新生儿及产科病房中正常新生儿的听力检测,探讨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评价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特点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状况,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生率.方法:对2005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我院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活产数是16048人,实际初筛人数为15415人,初筛率96%,初筛未通过率为8.3%,实际复筛率是73.2%,复筛未通过率为16.7%.确诊听力障碍人数为21人,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6‰.结论:我院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吻合,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最有效办法,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新生儿语言发育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开县新生儿听力缺陷的流行病学概况及新生儿听力缺陷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分析仪(OAE)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对开县的13 86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正常新生儿和高危组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患病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有新生婴儿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宣教,增加复筛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出生4~9个月,最迟不超过11个月开始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听力障碍严重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刺激和环境,不能在11个月前进入学语期,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重者导致聋哑,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而用传统的高危家庭登录管理的办法只能发现约50%的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通过常规体检和父母识别几乎不能在第一年内发现听力障碍.唯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产儿的听力筛查方法。方法对NICU中早产儿256例(512耳)在病情平稳、出院前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查,通过与否,在纠正月龄1个月时均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与TEOAE的检查。结果已确诊的听力损伤患儿9例(11耳)中,TEOAE通过AABR未通过6耳,AABR通过TEOAE未通过3耳,AABR与TEOAE均未通过2耳。结论 TEOAE和AABR联合于NICU早产儿的听力筛查,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可靠性,更有利于听力障碍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结果,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及其可能的高危因素,探讨早期筛查、诊断、随访、干预的可行性办法。方法:新生儿出生3d 后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及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孩子42d 后,转诊至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用 DPOAE 和快速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并跟踪追访。结果:初筛时正常儿童未通过率占11.08%,高危儿为15.84%。结论:先天性听力损伤在其他新生儿先天疾患中发病率最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必要,通过筛查可及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及早干预,利于婴幼儿言语-语言心理行为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听力筛查的必要性。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掌握2013年活产数数量及基本信息,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定调查对象,从而了解调查对象对听力筛查重要性的认识。结果:新生儿家长对听力筛查的知晓率仅42.5%,实际执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仅有2%。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听力筛查及宣教对于早期发现婴幼儿听力障碍,减少听障的发生率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及高危新生儿以行听力筛查模式获得听力损失发病的初步资料。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进行筛查,对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72 h以后开始初次听力筛查,如果其中一项指标不能通过,则42 d再复查,仍不能通过,3个月再复查,再不能通过,则转省儿童医院进行ABR诊断性测试。结果住院期间筛查新生儿2 176例,通过1 843例,通过率84.7%,母婴同室新生儿2 058例,通过1 751例,通过率85.1%,高危儿118例,通过92例,通过率77.9%。2=4.36,P<0.05。结论采用耳声发射能较简便地筛查新生儿的听力,及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率,及时发现听力损失儿.方法 用MAICO ERO.SCAN SCREENER瞬态诱发耳发射(TEQAE)在新生儿48 h~5 d初筛,未通过者在初筛后1~3 d复筛,仍未通过者42 d左右最终复筛,42d筛查未通过者进行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查.结果 初筛通过率85.83 96(2 866/3 339),阳性率14.17%(473/3 339);复筛率13.0%(434/3 339),阳性率4.37%(146/3 339);最终复筛未通过率1.71%(57/3 339),复筛阳性转诊率1.53%(51/3 339),经ABR检测阳性率1.14%(38/3 339).其中中-重度听力损失率0.32%(11/3 339).结论 TEOAE和ABR结合可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儿,尽早进行听力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寻求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近年出生的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结果:129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5天经过听力的初筛,通过1057例,占81.56%,未通过239例,占18.44%;复筛未通过2例,最后确诊这2例新生儿均为听力障碍,总发病率为1.54‰。结论:及早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及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的听力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听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均行听觉诊断,并实施早期干预,观察112例脑瘫患儿干预前后听力损伤程度及听力阈值。结果:112例脑瘫患儿中,72例(64.29%)听力正常;40例(35.71%)听力障碍,其中14例蜗性听损伤、26例蜗后性听损伤;40例CP听力障碍患儿中,轻度5.00%、中度20.00%、重度7.50%、极重67.50%;经早期干预后,重度、极重患儿比例分别为0.00%、20.00%比干预前7.50%、67.50%低,轻度、中度患儿比例分别为45.00%、35.00%比干预前5.00%、20.00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极重患儿听力阈值分别为(23.64±6.59)d Bn HL、(31.24±11.24)d Bn HL、(40.11±12.32)d Bn HL、(52.36±11.43)d Bn HL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脑瘫患儿伴有严重听力障碍,以蜗后聋为主;通过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听力损伤,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对临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300例因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胎心监护异常与术中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和脐带异常的关系及高危妊娠、非高危妊娠与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关系。结果缩宫素激惹试验(OCT)阳性组羊水污染率51.32%,新生儿窒息率15.93%;OCT可疑组羊水污染率28.87%,新生儿窒息率6.9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CT阳性组脐带异常率37.10%,OCT可疑组40.8%,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妊娠羊水污染发生率49.47%,新生儿窒息率12.63%;非高危妊娠羊水污染发生率3.64%,新生儿窒息率2.8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是行剖宫产术的一个重要指征,但不是绝对手术指征,应结合胎儿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在NICU住院的916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916例新生儿中发生56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11%;感染部位以浅表感染(62.07%)及呼吸道感染(34.8%)居多;独立危险因素是:出生体质量轻、胎龄≤30周、产妇重度先兆子痫及机械通气、脐静脉插管、PICC插管和经鼻口腔吸痰为代表的侵入性操作。结论胎龄小、体质量轻、侵入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重点关注重症先兆子痫产妇、胎龄小、低体质量儿,慎用侵入性操作,加强全面消毒,严格洗手等措施,同时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NICU院内感染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研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9.1%;其中早产儿52例(86.7%),足月儿8例(13.3%);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例患儿病原菌培养呈阳性,其中29例为革兰阴性杆菌(69.1%),13例为革兰阳性球菌(31.0%)。住院时间4 d以内的患儿14例,发生率为23.3%,住院时间4 d以上者46例,发生率为76.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的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因此严格消毒技术及无菌操作,控制广谱抗生菌药物的使用是预防NICU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的4760例新生儿,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仪,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规定新生儿双耳均通过者为通过人数,单耳或双耳未通过者为未通过人数,对筛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初筛通过新生儿3497例,初筛通过率73.4%,复筛1263例,复筛通过率99%,筛出3例听力障碍患儿,发病率为2.3‰,与发达国家发病率(1‰~3‰)相当.  相似文献   

16.
明确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意义,凸显其对新生儿听力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重要性。本人总结23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分析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危因素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 681例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高危因素的构成,并与同期非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观察2组的分娩结局。结果高危因素共23种,1种高危因素的孕妇1 478例(87.92%),2种及2种以上高危因素的孕妇203例(12.08%);自然流产≥2次或人工流产≥3次在所有高危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瘢痕子宫,再次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死胎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高危因素会增加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在孕期管理和高危妊娠筛查过程中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危重结局造成的伤害,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950例患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共检出160例低血糖患儿,发病率为16.8%.低体重儿、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50.8%和51.0%,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和足月儿的低血糖的发生率12.8%和14.9%(P<0.05).Apgar评分<7分和Apgar评分<4分的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3.7%和48.1%,明显高于Apgar评分在7-10分之间的发生率13.9%(P<0.05).160例新生儿低血糖中,无症状和有症状分别占63.1%和36.9%.结论:低体重儿、早产儿、窒息是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所以应在早期对新生儿血糖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以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的家长对于孩子听力康复问题的具体需求,为更好地为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听力康复及满足患儿家长更多康复需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舟山市的1家聋哑学校进行听力康复的听力障碍儿童的家长220例,对于患儿听力康复过程中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74%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接受早期干预教育,57%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接受学前教育,53%的家长需要常用的听力康复训练技巧,特别是与语言教育的结合训练方法(占47%)等,23%的家长表示受经济条件所限需要助听器材等扶持。结论:听力障碍儿童的家长对于听力康复存在较大需求,建议研制价格相对低廉、声学特性良好的助听器,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听力障碍等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方案和学前教育政策,加强特殊学校及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康复机构应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康复训练,让家长掌握常用的听力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新生儿具有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生理、病理特点,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center,NICU)患儿多合并较严重的原发病,致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早产儿感染难以避免,并且孕周越小,感染发生率越高,且易形成暴发[1]。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暴发占了整个医院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