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因此,对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是有效遏制艾滋病在农村地区流行和蔓延的重要措施[1-2].乡村医生是农村地区宣传艾滋病知识的主力,在艾滋病预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健康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艾滋病防治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3-4].为了解乡村医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关态度和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于2008年9月对辽宁省东港市178名乡村医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麒麟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农村、城市各一所中学的500名二年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态度及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需求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比较高,达到90%以上,其他知识的掌握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则不够理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的需求以电视最高,其次是医生、书报及老师。结论过去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已经取得较好效果,要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海市乡村医生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为进一步探讨有效开展乡村医生艾滋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在北海市抽取228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及艾滋病相关培训情况。结果所调查村医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3.77%;18.42%的乡村医生不愿意给艾滋病患者看病,27.19%的乡村医生给艾滋病患者看病时采取特别保护措施,96.05%的乡村医生认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有权跟其他病人享有相同医疗服务,91.67%的乡村医生表示能理解和体会艾滋病患者的感受。结论乡村医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有待提高,一定比例的乡村医生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急需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干预技能培训,使乡村医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祝华敏 《实用预防医学》2014,(10):1208-1210
目的调查孕妇这一特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索随着艾滋病流行趋势的转变防艾工作重点是否也该相应转变。方法选择2012年来医院参加孕妇学校的江山市城区孕妇478人,现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江山市城区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82.6%,获得防艾的知识以社区医院健康教育为主,并且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对待HIV/AIDS的态度正确率为65.3%。结论江山市城区孕妇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总体较高,这得益于社区医院责任医生的防艾宣教;社区医院长期、连续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是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艾滋病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农村居民掌握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自觉采取预防措施,是预防艾滋病的首选策略。为了解我省农村居民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在三门县开展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卫九项目终期项目覆盖地和非覆盖地临床医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藉以评价卫九项目实施后对临床医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4个项目省(区)的项目覆盖县、非项目覆盖对照县随机抽取接触艾滋病/性病感染者可能性较大的临床医生进行测试。[结果]共有594名医生接受了测试,有效试卷474份,有效应答率为79.8%。项目县与对照县除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8%左右)外,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艾滋病/性病诊疗和行为干预等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待感染者态度的正确率前者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近年来卫九项目覆盖地临床医生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及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卫九项目针对临床医生组织的会议、培训和参观考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临床医生艾滋病/性病专业知识尚存欠缺,今后应加大培训力度以满足艾滋病/性病防治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黄树生  梁凯婷 《中国保健》2007,15(4):137-138
笔者对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低,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不太积极、不太主动,对艾滋病预防的意识淡薄.对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麒麟区城、乡中心各1所,每所学校各抽取初二学生250人,通过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其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态度及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调查。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比较高,达90.6%~98.4%,其他知识的掌握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不够理想,最低只有16.6%;调查对象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43.8%~72.8%。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以电视最高66.8%,其次是医生55.0%,书报及老师分别为44.8%和39.8%。结论过去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已经取得较好效果,要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重点强调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改变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使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取得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措施和开展有针对性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百色城区48家重点娱乐场所共1 266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并开展健康教育培训,收集培训前后知识问卷比较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结果 接受本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培训干预前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经健康教育培训干预后,多项指标较干预前变化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今后应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艾滋病防治策略,加大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面普及防治相关知识.为评估大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及制作预防艾滋病传播材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和辽宁省健康教育所于2004年6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的大、中学生进行了防治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乡村防保医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在国家艾滋病社会动员项目经费支持下,中华预防医学会与湖南省预防医学会于2004年2月12日~19日在湖南省洪江市和安化县共同举办了两期“乡村防保医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某高校大学生知·信·行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探讨在高校学生中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某高校参加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462名进行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的正确率有所提高.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的近期效果明显,建议今后应当长期、深入、广泛地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态度和行为情况,探讨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为今后在高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两所高校新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前后问卷调查. [结果]培训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通过性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掌握水平培训前后变化不大.[结论]深入、适当的宣传教育依然是今后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点,性健康教育应作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孕妇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该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800名孕妇开展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与固定医务人员面对面自愿咨询及发放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2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状况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孕妇对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较匮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有明显效果。[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对农村留守居民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效果,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抽样,抽取四川省4县的农村留守居民,统一对各县(市、区)的调查骨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后,调查人员深入农村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查.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1~2月后,再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基线调查2 096人,宣传后共调查1 974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农村留守居民的艾滋病知晓比例分别为86.88%和99.85%,艾滋病危害知晓率分别为77.4%和97.4%,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0.5%和77.6%,艾滋病防治知识分题知晓率和艾滋病检测信息知晓率分别32.6%和86.7%),向在外亲人宣传艾滋病比例分别为24.1%和79.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农村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较显著,今后开展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要有针对性,要进一步增加农村留守居民对艾滋病危害及各种防治知识的全面了解,并能主动向在外务工家人宣传艾滋病,形成稳定、高效的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效能情况,为开展艾滋病防治的信息、教育、沟通(IEC)技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00名农村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问卷》调查。结果农村教师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欠缺,相关态度和行为有待改善,艾滋病防治上的自我效能感亟待提高。结论对农村教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态度、行为现状,探讨对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295名,其中大一学生129名,其它年级学生166名,通过成立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师团,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并在干预前后,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在该校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的295名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5.6%、97.6%.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了明显的转变(P<0.01),同时干预前大一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并且艾滋病防治工作必须从新生人校时抓起,因此,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树立健康、安全的性观念和行为,从而远离艾滋病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索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20名社区居民,现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各题的知晓率并不相同,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64%,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为44.55%,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43.64%。结论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均衡,应开展以艾滋病基本认识和非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市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9.
张华茂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55-4256
目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可反映该地区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通过对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评估前阶段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更有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感染艾滋病危险性的大小,调查不同职业人群艾滋病防治有关的知识、行为等,资料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logisitic回归等。结果①咸宁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明显不同;②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③电视是各类人群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结论咸宁市前一阶段针对艾滋病的防控而重点展开的健康教育效果一般,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效果相对要好,但隐患仍然存在,需要做更加细致、更加深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农村重大传染病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专业培训、收入情况、结核病和艾滋病知识及其所开展的卫生服务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深入访谈对乡村医生重大传染病卫生服务行为和能力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60%的乡村医生发现过可疑的肺结核病人;所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病人大部分转到结核病防治所;80%的乡村医生监督过结核病病人服药;24.3%的乡村医生过去1年没有做过防治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39.7%的乡村医生不愿意接触艾滋病病人/感染者,57.7%以上的乡村医生不愿意为艾滋病人/感染者提供服务。57.7%的乡村医生过去1年没有做过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结论乡村医生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完善农村卫生监管机制,提高乡村医生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