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卡培他滨(商品名希罗达)是一代新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自2001年4月份在国内上市以来,我们两家医院肿瘤科对晚期乳腺癌进行了单药口服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材料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全组21例,均为女性。年龄36~75岁,21例均有病理诊断,其中浸润导管癌12例、单纯癌6例、炎性乳腺癌1例、腺癌1例、髓样癌1例。均有可测量病  相似文献   

2.
万以叶  程楚  黎虹  何波 《中国癌症杂志》2002,12(5):473-473,476
紫杉类和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其他化疗药物的疗效通常都比较差.卡培他滨(希罗达)是美国罗氏公司开发上市的口服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本身无细胞毒性,但在体内通过溶酶的生物活化作用,在肿瘤组织中转化成5-FU发挥抗肿瘤作用.由于正常组织中的胸苷磷酸化酶活性较低,因此,本品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并最大限度降低了氟尿嘧啶对正常人体细胞的损害[1,2].本药对经紫杉类或和蒽环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国内外报告仍有20%客观缓解率.我院自2001年~2002年2月间使用卡培拉滨治疗晚期乳腺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7例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持续应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并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生存情况.结果:在37例可评价的患者中,CR 3例,PR 12例,SD 13例,PD 9例.RR为40.54%;DCR为75.68%.中位TTP为9个月(95%CI:6.115-11.885M);中位OS为15个月(95%CI:10.663-19.337M).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难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等剂量[2 000 mg/(m2·d)]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卡培他滨单药治疗43例转移性乳腺癌,2 000 mg/(m2·d),d1~14,每3周为1周期。结果43例患者平均行8周期卡培他滨治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18.6%,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6.0%。整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1月(95%CI:5.8~8.4),在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和三线及以上治疗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月、6.1月和8.1月(P=0.390)。在蒽环类药物与紫杉类药物治疗均失败的患者中,PFS明显缩短(6.1月 vs.7.1月,P=0.038)。大于65岁的患者PFS显著延长(8.1月 vs.6.1月,P=0.045)。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19例(44.2%)。结论中等剂量[2 000 mg/(m2·d)]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希罗达口服,1 500 mg/m2,2次/d,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4 d。治疗周期为21 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本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7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58.3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5个月。不同转移部位或器官的有效率分别为:肺脏80.0 %(8/10);淋巴结70.0 %(7/10);肝脏54.5 %(6/11);胸壁42.9 %(3/7);骨骼20.0 %(1/5)。Ⅰ和Ⅱ级不良反应为皮肤色素沉着16例,手足综合征15例,恶心呕吐9例,脱发8例,白细胞下降15例。Ⅲ和Ⅳ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4例,血红蛋白下降3例。结论 希罗达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2 000 mg/(m2·d)]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卡培他滨单药治疗43例转移性乳腺癌,2000 mg/(m2·d),d1~14,每3周为1周期。结果43例患者平均行8周期卡培他滨治疗,客观缓解率(CR+PR)为18.6%,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6.0%。整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1月(95%CI:5.8~8.4),在一线治疗、二线治疗和三线及以上治疗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月、6.1月和8.1月(P=0.390)。在蒽环类药物与紫杉类药物治疗均失败的患者中,PFS明显缩短(6.1月 vs.7.1月,P=0.038)。大于65岁的患者PFS显著延长(8.1月 vs.6.1月,P=0.045)。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19例(44.2%)。结论中等剂量[2 000 mg/(m2·d)]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卡倍他滨治疗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2510mg^2/天,口服14天,休息7天为一疗程)单药治疗2-6个疗程。结果 17例患者中CR1例,PR4例,SD4例和PD8例,有效率为29.3%。至疾病进展中位时间5个月(范围2-10^ 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4.7%),皮肤色素沉着(58.8%)、白细胞减少(41.2%)和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17.6%),一般程度较轻,可耐受,Ⅲ度毒性反应为1例手足综合征,无IV度不良反应。应用Vitb6治疗能减轻手足综合征的症状。结论 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口服方便,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门诊治疗是一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肿瘤,含有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方案广泛用于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或辅助治疗。此外,活性较高的紫杉类药物现已逐渐用于早期的辅助治疗,但对于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出现复发的病例,目前尚无公认的替代治疗方案。针对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给予正确的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综合手段治疗可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化疗方案的选择是整个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0例对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入组,采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d1,8;卡培他滨950 mg/m2,口服,2次/d,d1~14;每3周为1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该方案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CR 3例,PR 10例,总有效率为4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个月(2~2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均可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作为一线药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6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2 500 mg/(m2·d),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14 d,21 d为1周期,连用3周期为1个疗程,化疗后休息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36例中 CR 1例、PR 11例、SD 13例、PD 11例,有效率33.33%,肿瘤控制率为(CR PR SD)为69.44%.主要毒副反应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轻微,多为I/ll级.结论 卡培他滨作为一线药物治疗老年或体质差的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患者予以单药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卡培他滨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12(2~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8)个月,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未绝经组、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阳性组、有内脏转移组、有肺转移组及既往未接受过卡培他滨化疗组的患者中,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的T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卡培他滨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19.4%(6/31),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4.2%(23/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卡培他滨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2000mg/m^2,分早晚2次口服,d1-d14,服用2周后休息1周;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4h以上,d1,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全组68例患者,获CR2例,PR34例,总有效率为52.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3个月。中位生存期(OS)11.9个月。1年生存率为42.9%。毒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出现Ⅲ度白细胞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5例、恶心呕吐1例以及腹泻4例,无Ⅳ度毒副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后无效或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0例,长春瑞滨20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每天1 250 mg/m2,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周,3周为一个周期.结果 CR 1例(33.3%),PR 7例(23.3%),MR 7例(23.3%),SD 7例(23.3%),PD 8例(26.7%),有效率达49.9%,中位缓解期4.6个月(2~13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等.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方法:4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经过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给予卡培他滨2510mg/(m2·d),分2次口服,连服2周,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化疗均数为4个周期。CR1例,PR8例,SD23例,PD7例,有效率23.1%,疾病控制率(CR PR SD)为82.0%(32/39);TTP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2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70.0%)、皮肤色素沉着(60.0%)、恶心呕吐(52.5%)、腹泻(42.5%),2例出现3~4级严重腹泻而住院治疗。结论:卡培他滨对蒽环类、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7月,31例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或二线含卡培他滨联合化疗4-6个周期后,疾病达缓解或稳定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卡培他滨1000mg/m2,d1-14,休息7天,21天为1个周期,维持化疗进展或不能耐受毒副反应者化疗停止,每个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维持治疗。结果: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效率(RR)为6.5%,临床获益率(CBR)(>6个月)为35.5%,疾病控制率(DCR)为74.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8个月。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为67.7%,多为Ⅰ-Ⅱ度,1例Ⅲ度患者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且卡培他滨减量后好转。Ⅲ-Ⅳ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分别为9.7%和12.9%,明显低于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时Ⅲ-Ⅳ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的35.5%和38.7%(P<0.05)。结论:卡培他滨是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药物,患者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6.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8例转移性乳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持续滴注(Civ)长春瑞滨:6mg/m^2,第1—5天,21天为一个周期,同时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4个周期。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1种以上化疗方案的治疗,其中19例接受过蒽环类和(或)紫杉类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13例接受了2个周期化疗,15例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CR 1例(3.57%),PR 6例(21.43%),MR7例(25.0%),SD7例(25.0%),PD7例(25.0%),有效率达50.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症、神经毒性、皮肤色素沉着、乏力等。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二线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有望成为转移性乳腺痛的理想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卡培他滨与铂类在晚期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31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含卡培他滨或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每3周为1周期。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 1.1)评价疗效,不良反应采用NCI CTC 3.0毒性评价标准评价。对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生存随访并比较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一线、二线治疗分别有可评价病例118例和78例。含卡培他滨方案与含铂类方案一线化疗的有效率(53.6% vs. 63.3%)、疾病控制率(81.2% vs. 91.8%)及二线化疗的有效率(42.9% vs. 47.2%)、疾病控制率(90.5% vs. 91.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卡培他滨方案与含铂类方案的一线化疗的中位PFS分别为15.6个月和12.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化疗的中位PFS分别为11.1个月和1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手足综合症、乏力、口腔溃疡和腹泻为主;与含铂类方案相比,含卡培他滨方案一线化疗的1、2级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手足综合症发生率较高,而二线化疗的1级恶心呕吐、乏力发生率均较低,手足综合症发生率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与铂类均对晚期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有效,卡培他滨安全耐受性较好,一线治疗的中位PFS更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3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女性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具体方案为:多西他赛6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950mg/m2口服,每日2次,d1~d14;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选取PS评分、绝经状态、ER、HER 2、转移数目、既往化疗共6个指标分别建立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上述指标对疗效的预测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化疗,获CR3例,PR18例,SD10例,PD7例,有效率(RR)为55.3%(21/38);中位PFS为7.1个月(95%CI:4.8~9.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等,其中3~4级白细胞减少为15.8%。6个指标中PS评分(P=0.003)、绝经状态(P=0.043)和转移数目(P=0.021)均与RR有关,仅PS评分为R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PS评分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好,安全性高;PS评分可以作为该方案疗效预测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三药联合(H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科对4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HOX方案治疗,具体为:羟基喜树碱6mg/m2静滴,d1~d5;奥沙利铂10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1250mg/m2分2次口服,d1~d14;21天为1周期。每2个周期按RECICT1.0标准评价疗效,每周期按CTCAE3.0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48例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其中,获CR5例,PR26例,SD14例,总有效率为64.6%(31/48),疾病控制率93.8%(45/48);1年生存率为48%,中位生存期8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以及周围神经毒性,大多为1~2级,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H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20.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晚期胃癌患者20例,给予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000mg/m2,分早晚各口服1次,第1~14天;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19例可评价疗效,获CR1例,PR7例,总有效率(RR)为4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4.8个月和9.7个月,1年生存率为36.8%。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脱发和手足综合症。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