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吸入麻醉)和观察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每组各40例.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和比较2组术前,术后1 h、3 h、6 h、12 h、24 h MMSE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麻醉恢复、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 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1 h、3 h、6 h MMSE评分及观察组术后1 h、3 h 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相比,观察组术后1 h、3 h、6 h MMSE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麻醉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满意度、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腔输注丙泊酚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98例行消化道肿瘤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及麻醉恢复情况、美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h 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后的麻醉苏醒质量更高,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醚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拟行手术治疗的Ⅰ~Ⅱ级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32例。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分别使用丙泊酚和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记录各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疼痛进行评估。结果丙泊酚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七氟醚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组术后6 h、12 h、24 h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术后6 h、12 h、24h、3 d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组术后6 h、术后12 h MMSE评分与七氟醚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4.
徐峰峰#  朱泉玉  匡龙祝 《癌症进展》2016,14(10):1031-1033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后不同维持麻醉方法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行外科手术的96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诱导后麻醉维持方法进行分组,A组(45例)采取静脉泵注丙泊酚+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51例)采取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和认知功能。结果 B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话语时间为(42.5±8.5)min、(86.5±26.5)min、(105.3±43.5)min,各项苏醒指标同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1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A、B组拔管后6 h的MMSE评分分别为(26.2±1.5)分和(28.8±0.5)分,B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要优于A组(P﹤0.01)。A组、B组拔管24 h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89%(4/45)、7.84%(4/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恢复认知功能较快,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术后4、24h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丙泊酚组术后4、24hMMSE评分均高于异氟醚组(P<0.05);2组术后48 h MMSE评分均恢复至麻醉前(P>0.05)。结论丙泊酚和异氟醚均可导致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前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106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分别予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答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两组治疗前、治疗8d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d1、术后d3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两组术前、术后3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d1、术后d2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术后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七氟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不同时段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70例,根据术中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实施静脉复合吸入异氟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以及手术前后意识状态(OAA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定向力恢复时间为(20.4±5.8)min,对照组为(23.2±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即刻、离开手术室、拔管后1 h OAAS评分分别为(3.3±0.5)、(4.2±0.4)、(4.6±0.6),对照组分别为(2.3±0.2)、(3.3±0.4)、(3.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 MMSE评分分别为(25.0±0.4)、(27.9±1.1),对照组分别为(23.2±0.9)、(25.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平稳且苏醒完全,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48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4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组(74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应用MMSE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6、24、48 h的认知功能,并检测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 h、术后24 h的TNF-α、IL-6及S100β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 h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的MMSE评分均下降,与术前24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48 h的MMSE评分下降,与术前24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与术前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24、48 h的MMSE评分均较观察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NF-α、IL-6、S100β术后较术前均上升,且在手术结束时、术后6 h及术后24 h,对照组均较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明显改善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拔管参数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期躁动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也明显减少(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1 d和3 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较术前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术后1 d和3 d MMSE和MoCA平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减轻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苏醒期质量并减少全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全身麻醉方式对行消化道肿瘤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C组给予七氟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结果C组术毕时、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血清NSE、S100β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毕时、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MMSE得分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毕时、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丙酚单药全身麻醉均可降低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且可改善患者的血清NSE与S100B蛋白水平,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麻醉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行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方式(n=50),观察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麻醉方式(n=50)。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法(MMSE)评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睁眼时间为(34.8±10.5)min,拔管时间为(34.1±6.5)min,应答时间为(38.9±9.6)min,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0.2±10.3)min、(30.3±7.4)min和(33.6±9.6)min,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更小,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于手术治疗前给予2组患者不同麻醉药物配伍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3种麻醉药物配伍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异氟醚、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3种麻醉药物配伍麻醉,监测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插管时及拔管后的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且2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时及拔管后的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诱导后的心率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简易精神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药物配伍及异氟醚、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麻醉药物配伍均有利于稳定老年患者腹腔镜下恶性肿瘤切除术前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药物配伍的临床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手术麻醉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确诊并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30例,七氟醚麻醉组30例,比较二者麻醉中的效果差异和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丙泊酚麻醉组与七氟醚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麻醉组麻醉效果优于七氟醚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醚麻醉组对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满意度为93.3%,七氟醚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均能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手术麻醉,但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张彧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2):731-733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甲状腺瘤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年龄≥65岁的甲状腺瘤手术老年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分为全身麻醉组(A 组,30例)和颈丛阻滞组(B 组,30例),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h 和术后24h 的认知功能。排除有精神病史或长期服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药物的患者。结果:二组术后12h 的MMSE 值低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12h 和24h POCD的发生率为分别16.7%和3.3%,B 组的术后12h 和24h POCD的发生率为分别10.0%和3.3%(P>0.05)。 结论:与颈丛阻滞相比,全身麻醉不会增加高龄甲状腺瘤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气管内插管全麻在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支气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观察组)和静脉镇静加气管内表面麻醉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氧分压(SO2)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各种方法的安全性。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并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水平在麻醉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和HR水平在冷冻开始前(T1)、冷冻开始后30 min(T2)、冷冻结束时(T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O2水平在各时间节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0例(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和情感职能(R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肿瘤冷冻术中应用气管内插管全麻麻醉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