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目的调查2011—2012年度慈利县应征男性青年HBsAg、ALT、HIV(1+2)抗体,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尿常规检测情况。方法对1052名应征男性青年进行相关检测,HBsAg、HIV(1+2)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MOR/MAMP检测采用胶体金法,ALT采用IFCC速率法,尿常规采用仪器法和离心沉淀显微镜镜检法。结果1052名应征男性青年中,HBsAg阳性41例,阳性率3.90%;HIV(1+2)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0.10%;MOR/MAMP阳性27例,阳性率2.57%;ALT不合格79例,不合格率7.51%;尿红细胞不合格65例,不合格率6.18%;尿白细胞不合格115例,不合格率10.93%;尿蛋白不合格17例,不合格率1.62%;尿糖不合格10例,不合格率0.95%。结论应征男性青年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选择一些必检项目作为征兵体检的指标,以确保应征青年中身体健康、高素质的青年补充到部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加强对应征青年的健康干预工作,增强青年自我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2.
吴燕  韩光宇  徐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2-112,137
目的调查2005—2009年度徐州市区应征青年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检测情况。方法采集应征青年新鲜尿液,用吗啡/甲基安非他明二合一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6764名男性青年参加征兵体检,共检出吗啡/甲基安非他明阳性80例,阳性率为1.18%,其中吗啡检测阳性41例,阳性率为0.61%,甲基安非他明检测阳性43例,阳性率为0.64%,共同阳性4例,阳性率为0.06%。结论在征兵体检中进行吗啡/甲基安非他明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方法:HBsAg、HIV(1+2)采用ELISA法,ALT采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MOR、MAMP采用胶体金法。结果:726名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不合格194人,不合格率为26.72%。其中,HBsAg 阳性59人,不合格率为8.13%;ALT不合格51人,不合格率为7.02%;尿红细胞不合格41人,不合格率为5.65%;尿白细胞不合格27人,不合格率为3.72%;尿蛋白不合格12人,不合格率为1.65%;吗啡(MOP)不合格3人,不合格率为0.41%;尿糖不合格1人,不合格率为0.14%;其中,14人HBsAg和ALT同时不合格,4人尿蛋白和白细胞同时不合格。结论:应征男性青年的健康状况堪忧,应加强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4.
5329例应征青年HBs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应征青年HBsAg的携带率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用两种不同的试剂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四年罩共有5329人参加体检,阳性率为2.12%~3.16%,各年度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阳性率为2.55%.结论 徐州市区应征青年的HBsAg携带率大大低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5.
鲁西地区男性适龄应征青年HBsAg、ALT检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鲁西地区男性适龄应征青年HBsAg携带和ALT异常情况。方法 选择1998年至2000年16922名男性适龄应征青年,采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通过ELISA法和速率法检测HBsAg和ALT。结果 16922人中,HBsAg阳性1273例,阳性率7.52%,ALT异常583例,占3.44%;HBsAg阳性青年中ALT异常137例,占HBsAg阳性人数的10.76%,明显高于HBsAg阴性青年中ALT异常百分比(2.85%)。各年度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T增高与HBV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瑛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1):681-682
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2)、梅毒(RPR法)的感染情况,为避免和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操作与自我保护。方法 对3463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和RPR检测。结果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HB—sAg的阳性率为10.25%,抗-HCV的阳性率为0.84%,RPR的阳性率为0.46%,抗-HIV1,2未检出,总异常率为11.55%。结论 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是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惠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探讨街头献血人群健康状况,以确保开展街头无偿献血工作的安全。②方法根据2000~2004年无偿献血者体检压血液检验原始记录.共106408人。血液检验项目包括ALT、HBsAg、抗-HCV、梅毒抗体、抗-HIV,均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标准方法进行检验。③结果5个项目的总阳性率为6.2%。其中阳性率最高者为HBsAg(3.2%),其次为A坍不合格者1.5%,抗-HCV阳性率为(0.8%),抗-HIV阳性检出8倒,阳性率为0.008%。④结论2000~2004年,本市自愿献血者HBsAg阳性率雏持在3.2%左右,抗-HC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梅毒抗体阳性率却有所上升,特剐是抗-HIV阳性不断检出,显示献血的血液检验对保证安全用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6—2009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寻找降低血站不合格血液报废的办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6—2009年76342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ALT用速率法和赖氏法。结果:ALT不合格率最多,占2.49%,梅毒阳性率1.21%,HBsAg阳性率0.82%,抗-HCV阳性率0.55%,抗-HIV阳性率0.09%。结论: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这对保证血液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和艾滋抗体(抗-HIV)及谷丙转氨酶( ALT )5项指标检测不达标准的报废情况。方法:用双试剂对贵阳地区2013年度74025例献血者的血浆进行检测,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 ,速率法检测ALT,分析所采集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结果:血液检测总报废率5.80%,报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 ALT(3.48%)、TP (1.08%)、HBsAg(0.71)、抗-HIV(0.31%)及抗-HCV(0.22%)。结论:在献血前除做好ALT、乙肝表抗初筛外,建议增加抗-TP、抗-HCV和抗-HIV金标条初筛,以减少血液标本报废率及血液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杜绝输血后感染多种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必须对血库供血者的血清进行输血前最后一次筛选。直接用ELISA方法检测供血者血清中HBsAg、HCV抗体、HIV抗体,用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RPR抗体。结果示:21980例血标本中,HBsAg阳性5例,阳性率0.28‰,HC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0.14%,HIV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均为阴性,黄胆阳性5例(总胆红质>24u/L),阳性率0.23%,ALT增高2例(ALT>40u/L),阳性率0.091%。表明由于试剂误差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经过血站多次筛选的血还会出现假阴性。作为把好最后一道关的血库,有必要再次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血源万无一失,杜绝输血后多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徐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总体情况,探讨目前影响实验室工作的相关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采用发放考核质控样品血清和现场考评相结合方法对徐州地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考核评估,并统计分析2006~2010年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考评结果。结果 42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参加考评,血清考评检测结果显示,除2007年1家单位出现漏检外,其余均为100%合格。质控报告的规范性与现场考评优秀实验室比例逐年提高,总体考核结果优秀率由58.54%提高到70.73%。结论徐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总体检测水平较好,网络建设为最大限度地发现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提供了技术支持,能够满足本市艾滋病筛查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内部均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室内质控和生物安全仍然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某部驻岛礁官兵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调查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某部驻岛礁官兵688人,通过NIH-CPSI问卷调查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部驻岛礁官兵慢性前列腺炎患病率(6.8%)明显高于上礁前(4.8%),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两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定量检测试剂STA-Liatest FDP(法国STAGO公司)和Nanopia P-FDP(日本Sekisui公司)进行实验性能与临床应用进行评价与比较。方法分别对STA-Liatest FDP和Nanopia PFDP进行重复性、稳定性、线性、检测限、抗生物性干扰及比对实验。结果 STA-Liatest FDP的重复性与稳定性优于Nanopia P-FDP;两种试剂均有较好的线性,STA-Liatest FDP略宽;STA-Liatest FDP灵敏度略低于Nanopia P-FDP;比对实验中两种方法相关性理想。结论两种试剂均具有较高的重复性、稳定性、线性、抗生物性干扰能力及对DIC的诊断效能。两种试剂相比较各有优势,实验室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促进HIV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对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双盲血清标本检测,于2008年对战区18个医院HIV初筛实验室进行现场测试和考核。结果较2005年有明显好转。医院各级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较全,人员培训力度大,实验室设备齐全。但部分医院存在对HIV初筛实验室操作规范性和质量管理较差,人员流动性快,试剂缺少对照等问题。结论所提出的建议对促进战区医院HIV初筛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提高及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军队医院医保患者自费比例的构成,分析2011-2015年自费比例控制情况,同时与同级同类医院进行比较,拟通过控制自费比例,来控制整体医保费用.方法 通过某驻京部队医院HIS系统,以及北京医疗保险业务端组件查询系统,统计该医院2015年医保患者自费比例构成与2011-2015年自费比例增长趋势,并与同级同类医院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导致自费比例较高的原因主要为药品、检查治疗和材料费用,2011年开始北京实行总额预付制度,2011-2015年该院将自费比例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后,2011-2012年自费比例大幅下降,2012-2015年自费比例呈逐年平稳小幅上涨趋势,但增长幅度低于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水平.结论 控制自费比例要从源头抓起,控制药品、检查治疗和材料费用的增长是重中之重,要避免重复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更要关注材料费用的上涨,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自费比例,控制整体医保费用支出,进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结合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际,探讨科研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运行和管理中的问题.从屏障系统环境管理、垫饲料管理、实验动物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分析影响屏障系统运行与管理的因素.根据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宁夏首例HIV-1/2型混合感染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筛查HIV呈阳性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最终确认。方法 采用两种酶联免疫试剂对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呈阳性的标本,再使用免疫印迹试剂对HIV抗体进行最终确认。结果标本筛查和复检试验均呈阳性,使用免疫印迹试剂分别检测到9条HIV-1型特异性抗体条带和6条HIV-2型特异性抗体条带。结论 此份标本为HIV-1型阳性和HIV-2型血清学阳性,在宁夏首次发现HIV-1/2型混合感染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不同血清尿酸检测试剂对血清尿酸测定结果及偏倚评估进行比较,为血清尿酸测定的标准化和实验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制定的EP9A2文件作为参考标准,利用执诚尿酸检测试剂和优利特尿酸检测试剂在迈瑞-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尿酸进行测定,将执诚试剂作为对照组,优利特试剂作为观察组,采用线性回归计算2组试验的检测结果,对2种试剂的临床应用进行判定。结果 2组水平Randox质量控制物的日间变异系数(CV)和总CV均小于日间CV的允许范围;各组间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尿酸浓度为(393±116)μmol/L,观察组的尿酸浓度为(328±111)μmol/L,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可靠性系数为0.989,2种试剂的相关系数均>0.975。结论不同试剂在血清尿酸检测中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若实验室有2种或2以上的检测试剂,应将不同试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布加综合征(BCS)是因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出道阻塞而导致各种症状的总称,流出道阻塞的范围可以是肝静脉到下腔静脉连接处之间,以及肝静脉到右心房之间的任何一处血管,目前中国BCS患者病因仍不明确。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结合地图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学科,不仅在地理学上有所应用,还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空间分布研究。本研究首次应用GIS来描述徐州地区BCS患者空间分布情况及特征。目的 通过分析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自相关关系,为BCS的病因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990—2014年徐州地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丰县人民医院、沛县人民医院、邳州市人民医院、新沂市人民医院、睢宁县人民医院的住院病历信息系统中所有首次确诊的BCS患者病历资料。汇总病例的人口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住院日期、诊断等。每5年为1个时间段统计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率;基于ArcGIS 10.4软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Getis-Ord指数分析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1990—2014年,徐州市共有568例新发BCS患者。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率逐年上升(由1990—1994年间的0.08/10万上升到2010—2014年间的0.35/10万)。对199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率以镇为单位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0.05,表明1990—2014年的各时间段BCS发病率空间分布自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Getis-Ord指数分析结果显示,1990—199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有徐州丰县、徐州市区东南部与睢宁县交界地区;1995—1999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徐州市区与丰县、沛县交界地区,冷点地区为邳州市与睢宁县交界地区。2000—200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沛县微山湖周边,冷点区域为睢宁县南部;2005—2009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沛县微山湖周围地区,冷点区域为徐州市区与丰县、沛县交界处;2010—2014年徐州地区BCS发病热点区域为徐州睢宁县东南部、沛县靠近微山湖地区、徐州市区,冷点区域在邳州市东部、新沂市、丰县。结论 1990—2014年各时间段徐州市BCS热点区域多为徐州市区及丰县、沛县、睢宁县以及微山湖周围受水污染的城镇,冷点区域为邳州市、新沂市;BCS热点区域多出现在重工业区和环境污染区,这提示环境污染以及重体力劳动可能是BCS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某军队医院军地人均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军地人员人均住院费用多层次对比分析,寻求军地人员住院费用内在规律,促进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方法对2002/2008年军地住院人员的住院费用信息,应用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军队保障的总体人员与地方人员在人均住院总费、人均住院药品费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均住院检查检验费、日均住院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军队保障内军人与地方人员在人均住院总费、人均住院药品费、日均住院费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均住院检查检验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军队保障内非军人(职工和家属)与地方人员在人均住院总费、人均住院药品费、日均住院费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均住院检查检验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军队保障内军人与非军人在人均住院总费、人均住院药品费、人均住院检查检验费、日均住院费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军队人员人均住院费用增加明显,军地"同病同治"原则得到落实。②军队人员分类保障模式运行良好,重点保障目的基本实现。③军队人员就医和费用管理机制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