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操作方法粘接托槽对托槽脱落率的影响,以促进使用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可减少托槽的脱落率,提高矫治效率。方法收集固定正畸复诊患者1254例,以各操作者为单元组,各约100例左右,随机采用2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比较各组托槽脱落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托槽脱落率差异经卡方检验,χ2=15.552,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槽粘接力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医护操作方法的严格规范可大大减少托槽脱落率,缩短疗程,提高矫治效率。  相似文献   

2.
吴国华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202-1203
目的分析青少年心理行为对于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方法调查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300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倾向,分析其内向与羞怯、自控能力以及紧张与焦虑对于托槽脱落率的影响。结果内向与羞怯、紧张与焦虑与托槽脱落率呈显著正相关性,内向与羞怯、紧张与焦虑越严重,托槽脱落率越高。自控能力与托槽脱落率呈显著负相关性,自控能力越弱,托槽脱落率越高。结论青少年心理行为对于口腔正畸治疗托槽脱落率具有明显影响,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直接法粘接托糟脱落的因素。方法 选择 6 5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 ,共计 1196个托槽 ,对其中 134个脱落托槽的牙位及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托槽脱落的总发生率为11.2 %。其中 ,儿童患者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成人患者 (P <0 .0 5 ) ;双尖牙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前牙 (P <0 .0 5 ) ;下牙托槽脱落率高于上牙 ,但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男性患者托槽脱落率高于女性 ,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患者的前后牙位及年龄直接影响正畸托槽的粘接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0例正畸托槽患者托槽脱落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0名正畸患者,采用标准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共用粘结托槽1 115个,观察其临床脱落情况。结果经6个月临床观察,托槽脱落71个,脱落率6.37%;下颌前磨牙脱落率最高,为7.69%;粘结后第1个月脱落率最高,为2.06%。结论正畸托槽脱落与牙位及粘结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重度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降低托槽脱落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畸重度氟斑牙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的有效性 ,降低临床托槽的脱落率 .方法 :选择 1 7例 (共 32 4颗 )需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重度氟斑牙患者 ,按氟斑牙釉质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 ,随机分为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 .每组牙经酸蚀和釉质表面处理后 ,每一牙面均黏接方丝弓托槽 ,观察托槽的脱落率 .结果 :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 4 ,8和 1 2wk总脱落率分别为 74 .0 %、2 5 .9%和 1 .7% .经 χ2 检验 ,3个黏接组间托槽的脱落率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1 ) .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的疗效最佳 ,且氟斑牙直接贴面黏接托槽组效果好于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 ,氟斑牙表面磨除黏接托槽组效果好于氟斑牙直接黏接托槽组 .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贴面黏接托槽可有效降低氟斑牙正畸托槽的脱落率 ,是临床重度氟斑牙固定正畸矫治中的一种美观有效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矫治技术中影响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固定矫治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粘贴托槽860个,记录托槽脱落情况,并对此进行研究。在粘贴托槽后第1个月脱落率最高,而后开始下降,从第5个月起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上颌与下颌之间,切牙没有差异,上颌尖牙小于下颌尖牙,上颌前磨牙大于下颌前磨牙。但总体上上颌与下颌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左侧与右侧没有显著性差异。前牙明显小于前磨牙。上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最高,第一前磨牙次之,切牙再次之,尖牙最低;下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最高,其余牙相近;所有牙齿中,第二前磨牙最高,尖牙最低。托槽的脱落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必须了解和重视这些因素,从而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矫治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口腔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因粘接托槽的脱落。给临床正畸医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额外增加了椅旁的操作时间。甚至对正畸治疗进程及治疗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对一组固定矫治的病例在全程治疗期间托槽脱落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晓群 《中外医疗》2010,29(15):65-65,67
为预防矫治初期较高的托槽脱落率,研究不同的弓丝载入时间对托槽脱落率的影响。随机将40例正畸患者分2组,对照组在粘结托槽10~15min后载入弓丝,试验组则1周后载入弓丝,观察第1次复诊,1、2、3个月托槽的脱落率。结果表明第1次复诊,试验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3个月内试验组的托槽脱落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弓丝在1周后载入确实能降低矫治初期托槽的脱落率。  相似文献   

9.
两种黏接剂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京津釉质黏接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左右牙数对称的20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通过随机排列表法将两种黏接剂分别用于左右两侧的托槽黏接,比较其在正畸治疗期间托槽脱落率的情况。结果使用京津釉质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在治疗期间的脱落率与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的托槽脱落率的差别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京津釉质黏接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黏接剂黏接托槽的稳定效果基本相同,在正畸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0.
托槽直接粘结技术的出现是口腔固定矫治的一次突破性革命,它的出现打破了全口带环的桎梏。因其具有易于清洁,利于口腔卫生,对龈组织危害小,利于牙周组织健康的优点,现已被广泛采用。但其本身也存在着操作程序多而且易受污染等许多方面的不足。所以在矫治过程中,经常出现托槽脱落的现象,这常给正畸医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工作量,甚至对正畸治疗时间及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经毓瑛  武伟  杨丕山 《西部医学》2015,27(2):209-211
目的探讨金属网底托槽与微蚀刻底托槽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不同托槽体外粘结强度和最佳粘结时间。方法 12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金属网底托槽组和微蚀刻底托槽组,每组60例,并于粘结后5min,30min和60min实施结扎,对比患者第一次复诊时托槽的脱落状况。然后收集120颗正畸的第一前磨牙进行体外实验,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颗。采用上述的方法粘结不同的底板,A组粘结金属网底托槽,B组粘结微蚀刻底托槽,每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实施的抗剪切强度测定(SBS)和粘结剂的残留指数(ARI)检测。结果两组组内随着托槽的粘结时间的延长,在患者第一次复诊时托槽的脱落率具有一定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托槽脱落率经比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显示,在一定的时间内,SBS也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在24h时的粘结的强度最大,与其他的时间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大于0的ARI得分分别有93.3%与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网底托槽以及微蚀刻底托槽在临床正畸时应用效果差异不大,均可满足正畸需要,医师可在粘结后5min进行力加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口腔正畸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订相关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且出现交叉感染的患者68例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且未发生交叉感染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学分布,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及治疗相关资料中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三种去粘接方法的优缺点。方珐:建立牙一粘接剂~托槽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相同大小的剪切力、拉力和扭转力作用下,系统各部分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种加载模式下,不同界面的应力和位移分布都是不均匀的;拉力加载条件下托槽/粘接剂界面的Von—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力最大;剪切力加载条件下釉质,粘接剂界面的Von—Mises应力、最大主应力和位移变化最大。结论:单一加载条件下,拉力更容易产生界面的粘接破坏;剪切力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位移改变较大是其易引起釉面裂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 (4 5例 )HRV的时域指标 ,并与正常对照组 (4 0例 )进行比较。结果 肾功能衰竭组平均R R间距(RRI)、2 4h窦性R R间期标准差 (SD)、5min窦性R R间期标准差 (SDAIDX)、5min窦性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IDX)、R R连续差异平方根 (rMSSD)、相邻窦性R R间期差值大于 5 0ms的百分比 (PNN50 ) ,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肾功能衰竭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  相似文献   

15.
姚芬 《当代医学》2021,27(35):71-73
目的 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与研究组(无托槽隐性矫治技术),每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健康指标、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PAR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前,两组牙周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6个月后,研究组牙周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2、4、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00%(P<0.05).结论 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相比,无托槽隐性矫治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舒适性与美观性,且有利于维护患者口腔卫生与牙周健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干预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衰治疗及流质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乳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左室射血分数(LVEF)、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TP、ALB、HB、TSF、SM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IL-6、TNF-α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数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在进行积极抗心衰治疗同时进行营养评估,对伴营养不良患者需结合营养干预治疗,纠正营养状态,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初乳分泌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例产后立即早接触、早开奶;产后第1天引导产妇练放松,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产后第2天教会产妇乳房按摩;产后第3天如产妇仍无乳汁分泌,进行穴位通乳按摩;对照组50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明显提前,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护理干预,产妇初乳分泌早,乳汁分泌量多,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有利于母婴健康,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CHF)心功能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0,仅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和运动干预组(n=66,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运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3周后,运动干预组患者心率、MLHFQ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6 min步行距离、心脏回缩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随访一年,运动干预组ML-HFQ评分、再入院率39.4%和死亡率3%明显低于常规组60%、26.7% (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抢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各100名。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的生活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活动指导以及病情观察和对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四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调查,通过比较来探讨护理干预在抢救、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成英  胡素容  吴英  王艺桦 《西部医学》2012,24(7):1399-140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干预组从入院时即实施腹部按摩、排便习惯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环境管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常规护理,预防性地给予常规剂量的通便药物。观察两组的便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是10.0%和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现象,且不良反应小,可降低由此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