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预防急性心梗及猝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优质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庆满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84-2785
目的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间综合征11例,梗死后心绞痛15例,变异性心绞痛22例,卧位型心绞痛21例,经过精心护理,62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89.9%。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初发劳累型12例,梗死后心绞痛10例,恶化劳累型9例,自发性心绞痛8例,混合性心绞痛7例.经治疗均全部全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精心的护理工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尽快康复的保证.也是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忠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28-192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2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据其需要给予精心、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心绞痛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综合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10±4.4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精心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时间均为6个月。护理质量评价以患者总有效率、服务满意度为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对照效率为85.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4.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总有效率增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21-1221
我院近年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在住院期间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护理,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基于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培养及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350例临床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收集,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沈阳地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现况.针对问卷研究结果,基于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为期2个月的具有中医特色自我护理宣教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患者再次进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评估效果.结果 宣教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得分分布与宣教前对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较宣教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宣教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较宣教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健康宣教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证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和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月80例行舒适护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06年12月-2009年11月80例行常规护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和运动耐受改善等。结果:舒适护理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6.25%vs.77.5%,p0.05),运动耐受改善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疗效,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潘贻瓯 《大家健康》2013,(1):113-1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结果经及时治疗护理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明显。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与精心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效缓解、稳定病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边立娟  王岩 《大家健康》2016,(8):263-264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整体状况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20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日常护理工作,对于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工作。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心绞痛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优质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中的作用。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对和研究发现,对照组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同时心绞痛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优质化护理在进行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护理.方法:随机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病例数各100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例入院治疗时间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和对照组(75.0%)相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同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可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护理。方法: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口服消心痛、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甘油静滴)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部皮下注射。结果:本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索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治疗以及适当的护理,能改善原有心脏损伤,从而有效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促进心绞痛患者的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及总结其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4月~2011年10月收诊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本科治疗期间病情均有明显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8例患者转科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23例患者采取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其余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平均住院(25.38±10.02)d,患者平均满意度为(97.60±2.93)%,出院后随访3个月,5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再次入院治疗,其余均病情稳定,未影响正常生活。结论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护理、心理干预、人性化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李倩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33-323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5例。给予2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8.9%;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分别为71.1%,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大于参考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对象为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入组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及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VA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既能缓解疼痛感,又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疾病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史艳丽  涂国红 《吉林医学》2014,(15):188-338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生活等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翠霞 《中外医疗》2011,30(7):155-155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周期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周期完成后,治疗组患者显效人数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14例,有效人数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