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41-143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仰卧位通气。观察组:俯卧位通气。观察舒适度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潮气量、气道平均压、氧分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GCQ总分、生理维度、心理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潮气量、气道平均压、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镇静程度RASS评分为(-3.04±0.15)分,低于对照组的(0.14±0.0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较好,患者舒适度较高,RASS评分改善较好。  相似文献   

2.
翁赛云 《大家健康》2016,(10):261-261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实验组俯卧位通气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参照组俯卧位通气时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3.
4.
5.
6.
杨秀玲  郑霄  崔勤  贾宏  苏洁  鱼娟 《医学争鸣》2002,23(20):1840-1840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5例均系心脏病手术后住 ICU患者 ,年龄 1岁内(平均 7.8mo)者 4例 ,均为先心病 .其中室缺、肺动脉高压术后合并心衰 1例 ;冠状动脉右室瘘复发再次手术 1例 ;完全房室管畸形 1例 ;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后合并双侧膈肌麻痹 1例 ;另 1例 6 3岁 ,为冠状动脉架桥术合并意识障碍行气管切开术 .呼吸机应用时间 7~ 4 1(平均 2 5 ) d.1.2 方法 经积极呼吸循环功能支持 ,在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 ,分别采取间断俯卧位通气治疗 .具体方法和步骤 :1彻底清理呼吸道 ,口、鼻、咽内分泌物 ;2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予以俯卧位通气的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俯卧位通气,对照组采取仰卧位通气。分析2组患者氧合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经过护理后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氧合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指标,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为患者更换通气方式,提高其舒适度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俯卧位机械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从而可以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从而改善氧和[1].1967年Piehl等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2],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患者的治疗,也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行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为ICU护士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理论、实践支持。方法对31例ARDS并重度感染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体位变化后1h、24 h(统一单位)、48 h、72 h各项氧合指标的变化。结果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利于痰液及口咽部分泌物充分引流,患者俯卧位通气后氧合明显改善。结论俯卧位通气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了吸入氧浓度,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ICU护士在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中,要懂得如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的体位,提供适当的护理,尽早发现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充分发挥俯卧位通气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治疗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ome,AIDS)合并肺孢子虫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个体化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52例AIDS合并PCP并出现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6例,A组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并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B组患者床头抬高15°~30°.分别在通气前及通气后2 h、4 h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呼吸(BR)、心率(HR)、血压(B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值.结果 2组SpO2、PaCO2、PaO2及PaO2/FiO2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R、HR以及B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治疗及其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状态及肺部通气血流比值,促进背侧肺泡复张,使呼吸困难程度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彩莲  季秀娟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03-403,450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肺损伤病人30例实施俯卧位通气,监测体位变动前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0例中24例(80%)氧合状况显著改善,且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是一种简易有效、无创的辅助通气手段,能改善组织供氧,防止肺损伤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对俯卧位通气(PPV)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行PPV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PPV,实验组采用改良俯卧位进行PPV。比较两组患者PPV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俯卧位前和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均较各组俯卧位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脱出、血流动力学显著波动、误吸和面部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皮肤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对PPV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仰卧位通气,观察组接受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及机械通气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和心脏指数(CI),同时观察呼吸机力学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气道平台压(P_(plat))。结果通气后1、6 h观察组患者MAP和CI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值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气后1 h和6 h,观察组患者PCO_2高于对照组,P_(pla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力学指标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以俯卧位通气可减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提高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分级管理结合俯卧位通气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重症50例ARDS患者,抽签法分组,常规组(25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25例)予以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分级管理结合俯卧位通气技术,统计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指标、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呼吸机治疗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PaO2/FiO2和呼吸频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76.00%),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0%)低于常规组(24.00%),护理满意度(92.00%)高于常规组(68.00%),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重症ARDS患者实施基于风险预警理念的分级管理结合俯卧位通气技术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不完全和完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知网、维普、Web of Science等自建库至2022年10月25日发表的关于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实验组给予不完全俯卧位通气,对照组给予完全俯卧位通气。结局指标包括:心率(H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和不良反应(压力性损伤、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和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607名患者,其中实验组337人,对照组270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PaO2相较于对照组较高(MD=4.27,95%CI:3.23~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PEEP干预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通气后24、48小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较入组时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通气后24、48小时,PaO_2、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静脉压(CVP)较治疗前均下降(P <0. 05),且对照组CVP水平低于观察组,CVP治疗前后差值小于观察组(P <0. 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人工气道拔除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2. 35%)高于对照组(8.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改善患者氧合能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死腔分数 (dead space fraction, VD/VT) 是否可以作为判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患者行俯卧位通气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PPV) 治疗有效的指标.方法30例重度ARDS患者 (PaO2/FiO2<100 mm H) g纳入本研究.按不同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 (ARDSp) 和肺外源性ARDS组 (ARDSexp) , 记录仰卧位和俯卧位通气2 h、4 h、6 h、8 h、10 h的PaO2/FiO2和VD/VT.结果PPV使VD/VT下降和PaO2/FiO2升高, 在PPV不同时间点PaO2/FiO2、VD/V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VD/VT的最大变化发生在PPV 4 h, 而PaO2/FiO2在PPV 6 h后才出现最佳变化 (PaO2/FiO2上升>20mm H) g.VD/VT与PaO2/FiO2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关系 (t=0.67, P<0.001) .ARDSp组与PPV前比较, PPV 2 h PaO2/FiO2和VD/VT无明显变化, 通气4 h PaO2/FiO2明显升高 (t=2.37, P=0.03) 、VD/VT明显下降 (t=5.26, P=0.001) , 通气6 h PaO2/FiO2和VD/VT较通气4 h无明显变化;ARDSexp组与PPV前比较, PPV 2 h PaO2/FiO2明显升高 (t=4.65, P=0.04) 、VD/VT明显下降 (t=3.56, P=0.009) , 且4 h较通气2 h无明显变化, 通气6 h PaO2/FiO2和VD/VT仍维持在相同水平.结论 VD/VT可作为评价ARDS患者行PPV治疗有效的指标, 在评价PPV疗效上比PaO2/FiO2更灵敏, 可以指导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