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及治疗。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③结果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腹胀多见,发热次之,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较少见;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27.7%,以C-杆菌为主,大多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发现部分耐药致病菌只对亚胺培南、多肽类等抗生素敏感,经过综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39例(60%),好转20例(31%),无效6例(9%),总有效率为91%。④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应及时行腹水检查,明确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PMN绝对计数≥0.25×109/L),早期治疗。一般选择头孢三代等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但应注意存在耐药细菌感染的可能,需动态观察腹水PMN绝对计数,重视腹水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原红  余利  兰蓉  涂富莲 《吉林医学》2010,31(18):2789-2790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分析综合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方法:随机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中确诊自发性腹膜炎患者60例,感染率3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6例,阳性率23%,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痊愈18例(30%);好转20例(33.33%);无效,恶化、放弃治疗16例(26.67%)。其中死亡6例(10%)。结论:肝硬化失代偿其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症状不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需警惕,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肝功能衰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择取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有无达到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作为分组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为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者,研究组40例为生化指标达肝功能衰竭诊断标准的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观察两组患者腹水细胞计数、血常规、腹水培养情况.同时给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腹水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高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代头孢抗生素应用与肝功能衰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显著低于亚胺培南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后两者治疗时间较三代头孢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对三代头孢敏感度、大肠杆菌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水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反应蛋白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感染较重,腹水培养阳性机率较低,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与亚胺培南治疗效果显著,对三代头孢治疗的敏感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细菌种类以及临床特点,减少漏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对16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中69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1.32%),共分离细菌21株,包括7种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占43.72%;139例(83.2%)患者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利尿?支持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平均治疗次数为(2.4 ± 0.37)次(B超示少量腹水时停止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该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腹水多形核白细胞数和改善患者MELD评分,取得很好的疗效,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本次研究为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探讨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50例。结果:在50例患者之中,24例患者治愈(48%),20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40%),6例患者治疗无效甚至病情出现恶化(12%):其中,2例患者血压下降并伴有休克性症状(4%),1例患者出现肝肾综合征死亡(2%),1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现象(2%)。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并不很典型。该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杆菌,该病菌的敏感药物如第三代喹诺酮、头孢塞胯等,应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发病情况、诊断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7月住院的31例肝硬化并发SB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SBP的发生率为11.92%.临床上主要选用头孢三代及喹诺酮类,31例中,治愈17例(54.84%),好转10例(32.26%),死亡4例(12.90%).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具有复杂、多样、不典型等特点,临床诊断应结合腹水常规检查、腹水培养、外周血常规检查等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以利于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肿瘤细胞检测。结果110例患者中65例合并SB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胀、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腹水WBC>0.5×109/L占45.3%,PMN>0.5占60.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0.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主要死亡原因为原发病的并发症。Child Pugh分级C级、病毒重叠感染、低血钠水平等与高死亡率有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并发SBP患者的预后与原有肝病程度、病毒重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对58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结论:肝炎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应用第三代喹诺酮、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及综合支持治疗而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半数患者缺少典型的腹膜刺激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不多见(占32.2%),但绝大多数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占72.5%)。腹水白细胞升高者仅占32.2%,而腹水多核细胞计数(PMN)明显升高(占7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0.9%,以G杆菌为主,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为首选。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痛、短期内腹水明显增加等,需警惕SBP发生的可能,应及时进行腹水常规检查。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及早选用针对革蓝阴性杆菌的抗生素,可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6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腹膜刺激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者占 72.2%、中性粒细胞升高占80.6%,腹水白细胞升高占56%,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9.4%,以C-杆菌为主,头孢类或/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为治疗首选.经过治疗后治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肝硬化腹水合并发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差异很大.腹水检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常规检查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腹水PMN比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般使用第三代头孢或/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55例分析张国芬(广西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柳州市545001)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简称SBP),是本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甚至容易误诊或漏诊,现就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诱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6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8.18%,致病菌以G-菌多见。结论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多呈不典型表现,腹水进行性增加、腹水细胞数和/或细菌培养是SBP的诊断依据,综合支持治疗、三代头孢和腹腔灌洗为有效治疗。预防性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防止SB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 慢性重症肝炎、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由于其症状、体征欠典型,容易发生误诊、漏诊。近年来,收治32例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并发SBP32例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32例均系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敞18~62岁。30~50岁占87.5%。 (一)临床表现:32例均有不等程度的腹水增加,利尿药效果不明显,血胆红素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但腹水培养阳性率低。Child分级、并发症、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及感染程度与预后相关,且并发症越多,肝功能积分越高,预后越差。结论提高对SBP的认识,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SBP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表现.1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2.85%),大肠埃希菌7例,克雷伯杆菌2例,肠球菌3例.结论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大多数典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菌种类和,临床特点。方法对9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84例(87.5%)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45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46.8%),共分离细菌56株,包括7种细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杆菌28株,为主要致病菌,占50%。药敏试验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抗感染治疗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和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国内报道[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SBP发生率高达20%,死亡率达20%~40%,存活者一年内复发率达40%~70%,而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延误治疗.自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应用加减黄连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SBP,收到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3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104例(80.00%),腹痛65例(50.00%),压痛及反跳痛64例(31.05%);血常规:白细胞(W BC)≥10×109/L 80例(61.82%),中性粒细胞≥0.70 83例(63.07%);腹水检查白细胞总数≥0.5×109/L 46例(35.38%),PMN计数≥0.25×109/L 48例(36.92%),PMN比值≥0.50者97例(74.61%)。腹水细菌培养阳性25例(19.23%),共分离细菌34株,大肠埃希菌占42.86%;治愈、好转79例(60.77%),恶化、无效51例(39.23%),自动出院8例(6.15%),死亡43例(33.07%)其中19例死于严重的肝肾综合征。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腹水PMN比值是诊断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比较可靠的参数,腹水培养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内科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出现腹水、脾肿大及门脉高压的表现,则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如果在短期内,出现大量腹水,不易消退,则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plngane 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友症,也是导致该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报道了我院消化科2002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96例,并对其致病原因,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