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冬梅 《中外医疗》2015,34(1):62-6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其心电图的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5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有45例(90.00%)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主要表现是ST段变化、Q-T延长、各型心率失常和房室肥大。病情好转时心电图随之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心电图改变情况与急性脑血管病存在一定关系,心电图对判断患者病情改善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心电图表现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8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71例,占81%,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其次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变化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脑出血性疾病比脑缺血性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影响大。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3.
果碧青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36-13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心电图表现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8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71例,占81%,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其次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变化与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脑出血性疾病比脑缺血性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影响大。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合并异常心电图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心电图异常53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4.5%,以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多见,其发生率分别为76.3%和66.7%(P〉0.05),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结论:心电图改变预示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加重,与临床症状不相符,并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正常,具有可逆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病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发生改变的临床意义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0~2011年度对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入院之后的心电图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有180例发生了心电图的异常,异常率高达90%.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主要表现有束支传导阻滞、ST段变化和心律失常等,其中180例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死亡病例25例,病情好转或者恢复正常的有155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和心电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心电图中就有越多的异常项目,但是发生异常的项目可以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这对于临床上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24h内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者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08例(71 1%),心肌酶谱异常62例(40 8%),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发生于基底节丘脑、侧脑室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发生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均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脑血管病类型无关,而与脑血管病发生部位明显相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异常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征.结果 7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58例,异常率为76.3%,异常心电图包括心肌缺血及低钾改变,主要表现ST-T段下移、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U波明显,T波双相倒置或低平,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及束支传导阻滞等.结论 急性脑血管患者常有心电图异常表现,临床上加强心电图的监测,对急性脑血管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鹏琪  鲍亚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20-1721
目的:通过对56例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心电图资料完整的56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统计分析。结果:5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高达80.4%。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非常常见,其原因是多因素作用之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心电图资料分析研究。结果:4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8例,正常12例,异常率70.00%。结论: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普遍存在,为了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时,要对患者的心脏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特点及与该病的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项或多项心电图异常改变占72%,其中脑梗塞组、脑出血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分别占该组的64%、76%、89%。心电图异常组和正常组死亡率分别为11.11%、4.76%。动态观察部分心电图异常者心电图随病情好转而逐步恢复。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有较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最高。心电图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异常心电图可随病情好转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