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门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致病菌群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昆明一家三甲医院妇科门诊的206例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1) 206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培养出209株假丝酵母菌,共包括5种类型的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178株(占85.2%),非白假丝酵母菌共检出31株(占14.8%);(2)体外药敏显示: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于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而言不同假丝酵母菌对其敏感性各不相同。结论 (1)白假丝酵母菌是导致VVC的主要条件致病菌,其次是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于其他非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发病率的增高以及非白假丝酵母菌菌种的变迁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2)不同假丝酵母菌菌种对不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对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鉴定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致病菌株的分布和药敏.方法 采用法国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及梅里埃YBC酵母菌鉴定卡分离鉴定菌株,Rocs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VVC致病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5.02%(191/201).致病菌株对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的敏感率较高,对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不同致病菌株对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假丝酵母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情况,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常见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为控制该菌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分离、鉴定临床送检标本,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用各个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并对这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54株白假丝酵母菌,其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85.2%,98.1%,33.3%,22.2%,31.5%.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分离的假丝酵母菌用Vitek32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假丝酵母菌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3664份标本共分离出460株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12.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75.2%.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伊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7.8%、95.7%、99.6%和97.4%.结论 假丝酵母菌临床感染率较高,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邓杰  靖虹  高成英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55-2056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致病菌及敏感药物。方法对50例RVVC患者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36例(72.0%),光滑假丝酵母菌5例(10.0%),热带假丝酵母菌4例(8.0%),克柔假丝酵母菌3例(6.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2.0%),新型隐球菌1例(2.0%);制霉菌素和两性菌素B的敏感性均≥90%,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50%。结论RVVC的最常见致病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但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严重,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下降,而对制霉菌素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引起真菌性生殖道炎症的假丝酵母菌,并对主要致病菌进行9种抗真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常规培养并分离真菌,并鉴定到种,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对白假丝酵母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53株菌,白假丝酵母菌占84.91%,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光滑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各占3.77%,季也蒙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各占1.87%;47株白假丝酵母菌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克霉唑、5-氟胞嘧啶啶、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其中6种药物耐药率〉50%。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是真菌性生殖道炎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且其对多种药物同时耐药。临床上应根据实验室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黄岩地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与耐药性情况。方法从387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0种336株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86.82%(336/387)。分布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为53.27%(179/336)、16.67%(56/336)和11.31%(38/336)。假丝酵母菌对制菌霉素和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好,但对唑类药物敏感性不一。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行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临床分离的菌株种类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来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方法 对389例阳性标本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89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 28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8株,克柔假丝酵母菌 12株,其他假丝酵母菌15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克霉唑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9.0%、98.2%、87.4%;对咪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为15.6%、21.4%、18.2%.结论 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假丝酵母菌,但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VVC患者感染的假丝酵母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临床分离的菌株种类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来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方法对389例阳性标本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89株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288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8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其他假丝酵母菌15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克霉唑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9.0%、98.2%、87.4%;对咪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为15.6%、21.4%、18.2%。结论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假丝酵母菌,但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VVC患者感染的假丝酵母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女性外阴阴道致病性假丝酵母菌分型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集我院妇科门诊真菌培养阳性的88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用bioMérieux ID 32 C酵母菌鉴定板条鉴定,用bioMérieux ATB Fungus3试条法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88例阳性标本中白假丝酵母占73.8%,清酒假丝酵母占10.3%,热带假丝酵母占9.1%,光滑假丝酵母占3.4%,都柏林假丝酵母占3.4%;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5.4%、98.9%;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25.0%、40.9%、43.2%。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阴道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黄健  唐梅 《河北医学》2010,16(12):1430-1432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致病菌株变化及药敏的情况。方法:取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我院妇科门诊RVVC患者105例,同时取402例首次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致病菌株的改变及药敏情况。结果:两组比较RV—VC致病菌株中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为15.2%,VVC致病菌株中非白假丝酵母菌比例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致病菌株的体外药敏试验,非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较白色假丝酵母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Vc致病菌株中非白假丝酵母菌明显增加,可能是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但对抗真菌药物无明显抵抗。  相似文献   

12.
张燕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9):956-95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目前,VV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与高糖饮食及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谭荣芬 《实用全科医学》2014,(2):254-254,285
目的分析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妇科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38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接种培养并予以药敏(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等)试验。结果38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共检出白假丝酵母菌248株(64.4%)、热带假丝酵母菌75株(19.5%)、光滑假丝酵母菌35株(9.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5株(3.9%)、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3.1%),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菌株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牢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结论针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积极送检阴道分泌物标本,根据实验室结果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院假丝酵母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明确真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268株假丝酵母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8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73.5%)构成比显著,主要分布于痰标本(76.1%)和粪便标本(11.1%)中,痰标本以呼吸内科分离标本最多。药敏试验中,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四种常见假丝酵母菌敏感性均高,白假丝酵母菌敏感性高于其他真菌,不同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指导临床医生准确判别致病性真菌感染,关注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廖彬  马凤玲  林伟雄 《广西医学》2010,32(2):236-237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酵母样真菌感染情况及药敏情况。方法对妇科门诊送检465例女性阴道拭子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465份标本培养分离出105株酵母样真菌,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9.5%(73/105)。检出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5氟-胞嘧啶、益康唑、氟康唑敏感率依次为100%、98.1%、94.2%、94.2%、86.7%、86.7%。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是女性阴道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制霉素、两性霉素B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种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假丝酵母菌定位显色培养基和真菌鉴定卡进行假丝酵母菌菌种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真菌药敏纸条FUN-ATB2进行药敏实验.结果:VVC致病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6.09%,光滑假丝酵母菌占7.83%,热带假丝酵母菌3.48%,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61%.致病菌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敏感率较高,对咪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治疗应参考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其治愈率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致病菌种及检出率.方法:随机对220例门诊妊娠期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为30.91%,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9.59%,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8.37%,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04%.结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较非孕妇女高,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光滑假丝酵母菌是非白假丝酵母菌的主要菌种,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育龄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探讨影响其药物敏感性的因素,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体检妇女人群中阴道分泌物培养念珠菌感染阳性病例中选择103例为研究对象,对样本采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益康唑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并回顾性调查检测对象病史、用药情况等。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6.16±6.72)岁,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和大专为主,分别占14.3%、29.7%和52.0%。对5种药物都敏感的样本有55例,占53.5%,对1种以上药物不敏感的样本有48例,占46.5%。药物敏感性依次是:两性霉素B(97.0%)、酮康唑(94.2%)、伊曲康唑(92.2%)、氟康唑(80.6%)、益康唑(72.8%)。近期使用抗生素更加容易使菌株对伊曲康唑和益康唑产生不敏感。使用抗生素的对象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益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1%、14.3%和35.7%;而没有使用抗生素的对象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益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3%、6.7%和25.8%。反复感染者的样本对两性霉素B(100.0%)和酮康唑(100.0%)非常敏感,但是会增加对伊曲康唑(8.7%)和益康唑(30.4%)的不敏感性。结论深圳地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整体耐药性较少,但近期使用抗生素和反复感染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影响。临床治疗宜首选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反复感染者建议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种类、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VT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假丝酵母菌575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为64.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2.2%,热带假丝酵母菌11.6%;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在痰液标本中最高,为52.5%;在呼吸科分布最多,为27.7%;年龄段分布主要在60岁以上,为75.5%;非白假丝酵母菌在血液标本中检出率为74.0%.药敏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均低于5.0%;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目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但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代表的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假丝酵母菌的菌种构成比正逐步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检验科室应加强假丝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准确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属临床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镜检,阳性标本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用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检出真菌阳性55例;培养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5种共55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共42株,占7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占10.91%;假丝酵母菌属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为46.46%,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7.27%。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除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几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