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应用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从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抽样选取8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即对照组43例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的治疗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心理干预的43例病人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状况和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是非常可观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对病人的病况治疗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先莉  刘卉  彭艳丽  李冉  陆远 《中外医疗》2016,(30):171-173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尽早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该院诊治的患者进行统计共有156例,24 h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发现有急性心肌梗后抑郁症的患者40例,将其作为该次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干预组各20例,对传统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于心梗后第2天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经过护理一周后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观察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干预组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组,且基本恢复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干预患者100%的满意度明显超过传统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患者早期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多种精神压力,改善抑郁症状,使其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实际指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85例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测评,对心理问题突出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定,将干预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李玉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75-1175,117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由严重而持久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1 ] 。是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种急危重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发病急、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治疗 ,还要注意各种原因给患者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压力 ,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存在的各种心理反应和多种情绪的变化。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增加心肌的耗氧量 ,不利于缺血心肌的恢复。因此心理护理对这类患者尤为重要。现将 4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 2 0 0 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玉玲 《安徽医学》2012,33(9):1247-124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56例急性心梗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干预后的患者生理不适、心理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触摸护理对稳定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情绪、减轻病痛,抢救生命、促进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席玉玲  崔翔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73-3673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因为本病为突发性疾病再加上其发病率高,早期死亡率高,患者又都有剧烈的胸痛胸闷症状,濒死感油然而生,患者一旦发病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我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7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Zung自我评定量表(SDS)以及一般资料调查表组成.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结果 AMI患者较常模更易发生抑郁状况,平均SDS得分为(59.7±5.7)分.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抑郁状况明显改善,平均SDS得分为(47.2±6.3)分.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更易发生抑郁状况.针对AMI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避免因抑郁导致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提高AMI患者的身心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epression state in patient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nalyz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Zung SDS and generaldata questionnaire were systematically applied to the 78 eligible patients who were randomly sampled. To analysi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se patients. Results The patients of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depression than the normal. The average SDS score was (39.7±5.7). And the average SDS score was (47.2±6.3)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clusions Patient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depres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the clinical care, nurses should paymore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are in patient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avoid the adverse consequences of depress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方式。对235例性病患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开展性知识宣传、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果:性病患者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焦虑、恐怖和抑郁人数最多。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除偏执和精神病性外,其余各因子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病患者存在较广泛的社会心理问题,应高度重视性知识宣传和性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AMI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组17例AMI病人主动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及出院前1d,采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评分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将干预前后的各项因子进行比较。结果 SCL-90评分比较,干预后恐怖、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主动地对AMI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命力护理干预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生命力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在心理状况方面,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在应对方式方面,两组干预消极评分有所下降,积极评分有所增加,且观察组下降或增加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命力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 (AMI)起病急 ,症状明显 ,病情变化快且凶险。发病初期 ,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等心理 ,此时安慰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消除不良心理 ,对AMI的治愈起着积极的作用。我院CCU室 1 998~ 1 999年共收冶AMI1 67例 ,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 ,并极早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 ,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AMI病例共 1 67例 ,均选自我院CCU室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其中男性 1 2 0例 ,女性 47例 ,年龄 32~ 81岁 ,平均年龄 56 5岁。1 2 心理分析 在临床观察过程中 ,探讨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干预组在采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时评价两组焦虑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应激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玲  马吉香 《吉林医学》2011,(11):2243-2244
目的:通过观察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探讨如何进行相应护理。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应激反应统计。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依赖性增强等心理应激反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患者具体的心理问题,及早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类型,病情凶险危急,病人心情紧张,情绪稳定性差、暗示性高,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增加病人死亡率。在抢救治疗病人的同时,实施有计划的心理护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改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269-4270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术后1周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保持患者健康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8.
王爱芝  程祖胜  夏国园  刘静 《浙江医学》2017,39(6):482-483,49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PCI术后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角色、心理疏导、制定个体化方案、提高患者积极性和依从性)的57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仅予常规护理的57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积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以上3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忧愁、绝望、松弛等心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紧张、焦虑、恐惧、麻痹和依赖心理,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的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尽快的解除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理稳定,情绪放松,以建立良好的护患系,对患者的心身康复至重要;心理护理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具有转折性的作用.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娟 《吉林医学》2007,28(16):1784-178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方法:对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抑郁、松弛等心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紧张、焦虑、恐惧、麻痹和依赖心理,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的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尽快的解除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理稳定,情绪放松,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病人的心身康复至关重要;心理护理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具有转折性的作用。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