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1案例 患,女,43岁,因饭后有上腹部不适多年,疼痛发作2’d来院就诊。查体:腹软,莫菲氏征阳性。化验:白细胞正常:超声检查胆囊体积增大,大小:上下径8.9cm,前后径4.3cm,胆囊内壁毛糙,囊壁非均匀性增厚,凹凸不平,最厚处约1.4cm,增厚部分内部显示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胆囊内腔5.92cm,其内见强回声光团,并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后有弱声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0岁。右上腹疼痛 2 0 d、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1d,急诊入院。急诊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 97mm× 5 0 mm,囊壁增厚、毛糙 ,囊内透声较差 ,可见多个大小约 5 mm× 3mm强回声光团 ,后伴声影 ,可随体位移动 ,并见多条盘曲的条索状回声。超声墨菲征 (+)。胆总管内径 8mm ,下段可见一 6 mm× 7mm大小强回声光团 ,后伴声影。超声提示 :胆囊肿大、胆囊炎 ;胆囊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 ;胆囊内条索状回声。考虑为 :胆囊炎性沉积物 ,胆囊蛔虫。住院经消炎、利胆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手术证实 :胆囊合…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因2年前每当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向右背部放射,无发热寒战及黄疸,无恶心、呕吐、泛酸、嗳气;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大小5.8cm×1.7cm,壁毛糙,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见图1),胆总管内径3.8cm,呈囊状扩张显示长度10cm,壁欠光滑,其内可见数枚米粒样大小的强回声光团,其后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见图2),肝脏胰腺扫查未见异常。超声诊断:(1)胆囊炎;(2)胆总管囊状扩张伴多发结石、胆总管炎。临床给予抗炎、利胆及对症治疗,4日后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胆总管直径约2.4cm,管壁增厚,内取出结石4枚,大小约0.6cm×0.5cm×0.5cm。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6岁,以“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半月”为主诉入院。入院B超检查:胆囊增大,约11cm×5cm大小,壁厚、毛糙,囊内可见数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胆总管无扩张,胰管未见异常。术中见胆囊床处有上、下重叠的两个胆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结石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48例使用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结石的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胆囊、胆管、结石形态,回声强度,后方声影的强弱及体位交化后是否移动.结果 48例使用头孢曲松钠患者,胆囊内均可见强回声光团或泥沙样回声.形态规整或不规整,结构疏松,部分后伴弱声影,随体位移动较缓慢.结论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内假结石,停药后均可消失.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2岁,因右上腹剧烈持续性疼痛伴呕吐一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轻度增高。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大小:6.3 cm×3.2 cm,壁毛糙。于胆囊体部见一处折叠,折叠远端胆囊底部腔内可探及数枚强回声光团(见图1),大者约1.3 cm,其后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而折叠近端胆囊腔内见盘曲呈“麻花状”的管状强回声,宽约0.5 cm,并可见快速蠕动。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0.6 cm,壁光滑。肝脏、胰腺未见异常。超声诊断:①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②胆囊活蛔虫。临床予以抗炎、对症治疗。2天后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见胆囊内3枚胆结石,并可见两条分别长50 cm及30 cm的尚存活的蛔虫(见图2)。图1胆结石及活的蛔虫图2术后蛔虫、胆结石及胆囊讨论胆囊蛔虫系肠道蛔虫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的开口钻入胆道,然后进入胆囊所致,儿童多见,而72岁高龄者实属罕见,并且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活蛔虫者更少见。其临床特点是右上腹剧烈绞痛而体征却不明显。虫体可引起胆道机械性阻塞和细菌感染,黄疸通常少见。胆囊结石、胆囊蛔虫的诊断,超声显像比其他任何方法更为简便、实用而有效,准确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9岁。右上腹隐痛四年,无黄疸史。B超检查胆囊8.6×1.8cm,壁厚0.2cm,壁内侧附着大量散在的中等回声光团,直径约0.3~0.6cm,内部回声均一;边界清,但不光滑,无声影;部分以细蒂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活动(见附图)。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诊断胆囊多发性息肉样病变(考虑息肉或草莓样胆囊)。口服加静脉胆道造影胆囊胆管显影正常,收缩功能良好。手术所见:胆囊内散在黄色桑椹样物,约0.2~0.5cm大小,质地软,大部分以细蒂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65岁,右上腹疼痛3年余,近期加重并波及右肩背部而就诊.体检:右上腹轻度压痛。B超所见:于肝脏下探及两个相互独立、各自完整的胆囊.一个长径67mm、宽径24mm、壁厚4mm;另一个长径59mm、宽径21mm,囊壁毛糙。分别于2个囊腔内探及12mm*lomm大小的类圆形强光团伴声影多枚,并随体位改变移动。B超诊断:(1)先天性胆囊异常(双胆囊)。(2)慢性胆囊炎.(3)双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9.
郭华  张兆英  边文华 《吉林医学》2006,27(11):1306-1306
1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右上腹部疼痛就诊。B超诊断:胆囊颈部囊性肿物。肝胆彩超所见:肝光点细密,回声增强,分布均匀,血管网络不清晰,胆囊大小4.7cm×1.9cm,壁不规则增厚为0.5cm,胆囊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反射,较大的长径0.5cm,后方有声影,随体位变化可见明显移动。于右肋间斜切面及右肋缘下斜切面均可见胆囊颈部下方有一大小4.9cm×2.4cm的近似椭圆形无回声暗区,有完整包膜,透声性好,疑为双胆囊,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嘱患者进食油煎鸡蛋1h后复查,有结石的胆囊大小、形态无变化,而胆囊颈下方的无回声区则完全收缩,壁增厚为0.34cm。超声诊断:双…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1岁,因冠心病入院,以前有右上腹不适病史,介入手术前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见:空腹状态下胆囊,位置正常,长径122mm、前后径32mm.囊壁欠光滑,厚2mm.囊腔内见强回声光团多枚,其中最大约16×12mm,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其中胆总管内径7mm.  相似文献   

11.
巨大胆囊1例     
患者,男,56岁,右上腹隐痛10天,加重1天。曾在当地诊所给予口服"消炎利胆片"好转,1天前疼痛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小便深黄,大便无明显异常。入院查体:巩膜轻度黄染。全腹软,右上腹部压痛,右下腹可触及一巨大包块,约15cm×10cm,质中,活动好,可推至右上腹部。B超提示:胆囊大小13.5x4.6cm(注:术中证实B超检查有误),壁厚0.35cm,囊内透声欠清晰,可见细密光点漂浮,胆总管内径1.5cm,壁毛糙,回声增强,胆总管胰头段可见大小1.8x1.1cm的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B超诊断:胆囊积液,胆囊炎性改变,胆汁粘稠。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壁毛糙,炎性改变。入院诊断:1、急性胆囊炎;2、胆总管结石。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手术顺利。术中完整切除胆囊,发现胆囊大小约32cm×10cm×8cm,呈"哑铃形",中间较细,轻度扭转(见图1-3)。切开胆囊,壁厚0.4cm,胆汁约600ml,为灰白色浑浊液体。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道 女患,49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0年伴皮肤巩膜黄染6d于1997年4月9日入院。查体:T 39℃,P 80次/分,R 20次/分,BP 13/9 kPa。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B超检查胆囊显示不清,胆总管呈囊性扩张,内径达3cm,其内探及多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剖腹探查,在正常胆囊位置及左右肝管均未找到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呈纺锤形囊性扩张,约3cm×5cm大小,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10余枚,最大结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6 4岁 ,反复发作右上腹痛伴寒战、发热 3年。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收住院治疗。查体 :T 37.4℃ ,BP 16 11kPa ,皮肤粘膜无黄染 ,腹平软 ,肝脾未及 ,未扪及包块 ,Murphy征阳性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正常存在。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 10 .4× 10 9 L ,中性 0 .80 ,淋巴 0 2 0。B超见胆囊壁增厚 ,轮廓模糊 ,胆囊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 ,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后方无明显声影 ,肝及胆总管未见异常。诊断 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 6cm× 3cm大小 ,表面不光滑 ,…  相似文献   

14.
林勇 《西部医学》2005,17(6):597-597
病例女,47岁,因剑突下胀痛不适2个月入院。查体:剑突下深压痛。先后两次B超探及胆囊约8.0cm×6.0cm大小,内见2.0 cm大小强回声光团,内壁毛糙。入院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术中见胆囊约8.0cm×6.0cm大小,底部有一约3.0cm×2.0cm大小、形状与胆囊相似的囊性赘生物,其颈部与胆囊底部相连,体部与肝脏相连,呈“葫芦”状。手术切除胆囊及赘生物,术毕解剖胆囊及赘生物,胆囊内有1枚直径约2.0cm大小的固醇结石,赘生物颈部与胆囊底部相通,内壁毛糙,腔内为胆汁。病理诊断:胆囊炎。讨论胆囊畸形文献报道较少,多于手术中偶然发现。本病例术前虽行两次超声…  相似文献   

15.
陈改臣  伍宝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806-1806
胆囊癌是一种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癌的0.3%~6%[1],故临床上不甚多见。本文收集5例胆囊癌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59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0.5a,进脂餐后加重,伴发热入院。查体:体温37.8℃,无黄疸,肝脾扪及不满意,右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胆囊超声检查:胆囊轮廓规整,壁薄,但于囊颈附近可见局部增厚1.0cm,其回声欠均匀,表面欠完整,囊腔见数枚强回声团伴声影(其直径0.4cm),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术中见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行胆囊切除术。送检标本肉眼观察胆囊肿大约8cm×7cm×5cm。内含大小不等结石数枚,胆囊肥厚…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胆裳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为:上腹正中或右上腹隐痛、饱胀,进食油腻饮食或情绪变化时发病或加重,疼痛可向右肩胛下区放射,并有反复发病的特点;B超检查提示为胆褒壁增厚、内或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临床多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西医保守治疗多以消炎、利胆、解痉止痛为原刑;手术治疗指征为: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反复间歇性上腹痛伴发热2年,加重伴黄染、皮肤瘙痒7个月入院.体检:皮肤、粘膜黄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入院前外院CT示:胰头占位;ERCP示:慢性胰腺炎,胆总管扩张.(1)超声检查及诊断:采用日本ALOKA-6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仰卧位,按常规行纵、横、斜多切面动态探测.见胰头增大,前后径3.2 cm,形态不规则,周边呈毛刺样;胰体、胰尾前后径均为1.5 cm,形态饱满;胰腺实质区回声分布不均匀,内见多个散在性大小约0.3 cm×0.5 cm的斑片样强回声;主胰管扩张,内径0.8 cm,自胰头至胰尾的胰管内探及数枚相互聚集的强回声光团,最大的约1.0 cm×0.6 cm,最小的约0.4 cm×0.3 cm,后方伴声影(图1);胆囊增大约11.7 cm×4.6 cm,囊壁尚光滑,内透声佳;胆总管增宽,内径2.6 cm,探及长度6.9 cm;肝内胆管扩张,  相似文献   

18.
Mimai综合征是因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式合并炎症以及结石长期压迫胆管引起胆囊胆管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少见,约占胆囊切除术的0.7~1.1%,现将1例罕见的胆囊与肝胆总管完全融合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年,加重2月入院.体查,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尿三胆阴性,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该区一片声影,胆总管内径1.4cm,远端1.0cm强光团伴声影.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区存7×5cm大小团块状物,扪其为囊性,内充满结石,周围存粘连、尤其与左侧关系不清.胆囊三角消失,胆总管不能显露,且胃壁紧贴于此处.由囊块右侧分离粘连,将其由肝区上剥离,纵行切开囊壁,共厚约0.4~0.6cm,粘膜粗糙,内充填较大结石,共4枚,其中一枚4×3cm大小,另3枚3×2cm及2×2cm大小,取除后,则囊腔内上方有清亮胆汁由两小孔溢出,该腔向下延续为一管道,探条由此深入,进入十二指肠;囊腔上方两小孔用探条探查,是入左、右肝管.即判断该囊腔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院收治的胆囊息肉佯腺瘤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女患,32岁。该患1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及黄绿色水样物,无发热。曾在外院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于1990年6月9日住我院治疗。B 超示:患者肝脏表面光滑,内部回声均匀,肝缘锐,肝内静脉显示清晰,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未见扩张。胆囊体积增大,肋下斜探测值为9.7×3.1cm,胆囊底部可见7.0×3.0cm 强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并有多个散在的强光点,浮动感,强光团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周边且不规整,于胆囊颈部可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67岁。6月前因反复性右上腹疼痛5年,作B超提示:胆囊5.5cm×3.5cm,壁毛糙,腔内可见一1.5cm×1.5cm的强光团,后有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2月前开始服用中药排石,1dl剂。3d前上腹疼痛加剧,遍及全腹,伴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及黄染。查体:全身皮肤及双侧巩膜中度黄染。腹隆起,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出黄色胆汁。急症手术探查,腹腔内约有3000ml左右黄色胆汁,混浊,胆囊3.0cm×2.0cm,壁水肿增厚,胆囊腔内无结石,胆囊管及肝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