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高压氧治疗在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014年在我院行高压氧治疗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5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价高压氧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的重要性。结果:1例完全康复,2例轻度神经系统损害,2例持续植物人。结论:在亚高原地区高压氧治疗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患者成功与否,与心肺复苏后应用高压氧治疗时机、治疗方案、治疗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3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立即应用自动心肺复苏系统进行自动心肺复苏,同时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26例恢复窦性心律及血压,11例自主呼吸恢复,5例心肺脑复苏成功出院.  相似文献   

3.
呼吸、心跳骤停后心、肺、脑复苏成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对于心肺复苏成功报告较多,但如何近一步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已为广大医务人员所关注。近期,我院急诊科同麻醉科协作成功抢救1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心肺脑复苏均获成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四肢麻木4a于1998年10月15日住本院...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     
王一镗 《武警医学》1994,5(2):95-97
心肺脑复苏南京医学院王一镗(南京210029)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简称CPCR)是急诊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的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和工...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 《人民军医》1998,41(5):272-273
随着医院外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提高,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明显提高。但即使生命得以挽救,幸存者中约有20%遗留永久性脑损害,约40%意识不能恢复乃至死亡。因此,脑复苏仍是心肺复苏后最棘手的难题。1 早期心肺复苏是脑复苏成功的基础  脑组织没有氧储存,对缺氧异常敏感。缺氧10s就可意识消失,缺氧15s可有数分钟昏迷,缺氧3min可致数日昏迷。心跳停搏4~6min就可造成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完全无氧的情况下,大脑皮层细胞生命时间不超过8min。心跳骤停经过复苏后,不同器官内氧供应恢复的时间为1~40min。而脑组织在复苏开始数分钟仅有某些部…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综合治疗心肺复苏后脑复苏1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完善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处理后 ,心跳、呼吸功能均能恢复 ,但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复苏 ,以恢复智能和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因此 ,脑复苏在心肺复苏后显得甚为重要。本文将 1992年 2月~ 2 0 0 0年 4月我院应用高压氧(HBO)综合抢救 13例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疗效报告如下。本组患者 13例 ,男性 6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5 6岁。病因 :麻醉意外 3例 ,气管异物 1例 ,电击伤 2例 ,自缢 2例 ,溺水 1例 ,喉头水肿 1例 ,冠心病 1例 ,呼吸道梗阻 2例。心跳、呼吸骤停时间 2~ 15 m in…  相似文献   

7.
李昌  许小红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213-1215
目的分析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低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79例心肺复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中复苏成功4例。结论尽早进行CPR是制约抢救成败的关键因素,加强培训及实践能提高CPR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急诊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3年急诊行心肺复苏的120例老年创伤患者,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龄62~82岁,平均(73.42±6.25)岁。其中32例复苏成功,成功率26.67%。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Pearson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χ~2=19.342)、第一目击者急救(χ~2=8.661)、心肺复苏开始时间(χ~2=61.204)、复苏时患者心律(χ~2=13.208)、肾上腺素用量(χ~2=19.171)及基础疾病(χ~2=30.727)等因素与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70岁[OR=1.627(95%CI:1.43~2.24)]、无第一目击者急救[OR=1.587(95%CI:1.36~2.04)]、心肺复苏开始时间5min[OR=1.513(95%CI:1.15~1.98)]、复苏时患者心律非室颤[OR=1.487(95%CI:1.07~1.84)]、肾上腺素用量5mg[OR=1.822(95%CI:1.52~2.31)]及有基础疾病[OR=1.423(95%CI:1.02~1.78)]为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在3个月后均较治疗7d时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第一目击者急救、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复苏时患者心律、肾上腺素用量及基础疾病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1007CCV型萨勃心肺复苏机(简称萨勃机)与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的复苏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14例使用萨勃机和102例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患者,比较两种心肺复苏方法患者的生理参数、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萨勃机心肺复苏组生理参数优于人工按压组,复苏成功率较人工按压组高,萨勃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胸外按压组(P<0.05).结论 使用萨勃机进行心肺复苏比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有较多的优越性,完全可以替代人工进行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0.
高原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死亡率极高,部分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后,常遗留脑组织不可逆损害,最终死于相关并发症。我科抢救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脑组织的保护和复苏,最终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脑复苏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 将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成早期HBO治疗组(发病l周内)和晚期HBO治疗组(发病1周后),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2组的HBO治疗压力、疗程均相同,但HBO治疗的介入时间不同.评定标准采用“2001年中国重新修订的PVS诊断和疗效评分标准(南京标准)”,在HBO治疗前和发病后的第6个月进行意识状态评定.结果 早期HBO治疗组18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4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2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7人(无效),有效率50.0%:晚期HBO治疗组53人,清醒、恢复正常生活9人(有效),清醒、轻残但可自理生活15人(有效),最低意识状态4人(无效),植物状态生存25人(无效),有效率为45.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有效率与国内外报道的脑复苏成功率(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的HBO治疗可改善部分心肺复苏患者的预后,保护残存神经细胞,提高智能水平,但早期、超早期HBO治疗不能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肺脑复苏 (CPCR)患儿血糖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5 8例心肺脑复苏患儿的血糖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患儿血糖水平越高 ,死亡率越高 ;多器官衰竭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组。结论 监测CPCR患儿血糖 ,对判断病情 ,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超长时间心肺复苏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广泛实行,尤其是基层医院,而有关超长时间心肺复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十分有限。但临床实践过程中,不少成功病例告诫我们应当重视超长时间心肺复苏。作者对进行了超长时间心肺复苏的35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而心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术(CPR)。传统的CPR技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等因素可影响按压的效果,而MSCPR-1A型心肺复苏器是一种以高压氧气为驱动力的心肺复苏一体机,可以调节好心脏按压的频率  相似文献   

15.
脑复苏后续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利人 《人民军医》2001,44(5):284-286
随着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提高 ,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率明显提高。但仍有相当的存活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 ,不能恢复正常生活 ,幸存者中约有 2 0 %遗留永久性脑损害 ,约 4 0 %意识不能恢复乃至死亡。因此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为此 ,近年来国内外的脑复苏的研究较多 ,且获得一些重要进展。对此进行综述 ,旨在同行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或掌握相关内容。1 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脑组织对缺氧异常敏感 ,若完全性缺氧 6s可致神经元代谢受损 ,15s可致短暂昏迷 ,2min便有脑活动停止 ,5min则有脑不可逆损伤。脑活动所需能量的 90 %来…  相似文献   

16.
吕楠  青华 《人民军医》2012,(8):767-768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搏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胸外心脏按压、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律,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1]。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因素,研究其救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已成为近年来研  相似文献   

17.
脑复苏一般是指心肺复苏成功后针对脑缺血、缺氧所致意识障碍(也包括心肺复苏以外的意识障碍)而进行的治疗。其目的是使患者意识恢复。脑复苏是涉及全身生理、生化、病理等变化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较长,伴有脑严重缺氧损害的复苏更为困难。近年来对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较快,而脑复苏的研究进展相对迟滞。脑复苏为衡量复苏成败的关键,意识恢复是脑功能复苏的标志。一、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脑组织,同其它组织比,耗氧量最大,贮氧最低,对缺氧最敏感。它每分钟需要750~100Oml血液运输50~60ml氧气,同时需75~100m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血乳酸值在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急诊抢救室行心肺复苏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7例,入院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有效的心肺复苏(CPR),自气管插管开始即持续监测患者的P_(ET)CO_2,并分别监测患者复苏后5、10、20、30 min动脉血乳酸值。分析P_(ET)CO_2波形变化,比较复苏成功组(15例)与失败组(32例)患者各时间段乳酸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P_(ET)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乳酸值在5、10 min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0、30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监测P_(ET)CO_2,可即时反映心肺复苏时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时反应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同时动态乳酸值测定对判断心肺复苏成功与否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立祥  张承英 《武警医学》1996,7(2):108-109
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复苏抢救时的心电图观察北京武警总医院心内科王立祥,张承英,张健鹏,王发强,汪琪(北京100039)关键词心肺复苏器,心脏骤停,心电图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杠杆吸盘式心肺复苏器,进行了一系列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观察。现将13例患者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关于心肺脑复苏某些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瑞 《人民军医》1998,41(4):225-227
心肺脑复苏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心肺脑复苏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如循环支持机制、给药途径、肾上腺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循环支持技术以及低温脑复苏等问题,现综述如下。1 循环支持机制问题  以往认为,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是心泵机制,即当按压心脏时,血液之所以从心脏流出,是因为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受到挤压的结果。胸骨下陷时,左心室压力高于主动脉压,使左房室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当按压解除后,胸廓弹性复位,心室压力下降,房室瓣开放,肺和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充盈心室。但近年来认为,胸外心脏按压的机制主要是胸泵机制,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