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2年2月对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中肝细胞癌诊断符合率、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肝局灶性增生结节诊断符合率及总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21、11.17、8.84、28.27,P<0.05).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7.29、22.03,P<0.05).结论 超声造检查技术可明显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我院269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92.4%恶性病变动脉相呈现回声增强.病灶动脉相呈现高增强或等增强、延迟相消退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在良性病变中占13.8%(19/138),恶性病变中为94.7%(124/131);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限性病灶的敏感度89.6%,特异度97.5%,诊断符合率93.2%.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可显示肝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对肝局灶性病变的分类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欣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6):392-394,40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常规超声比较。方法 83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病变(38例恶性和45例良性)均经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在造影检查中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逐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并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两种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肝脏局灶性病变随其良性与恶性而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超声造影正确诊断34例恶性和43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5.6%和92.8%,而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3例恶性和22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5%、48.9%和54.2%。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取代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临床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进行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确诊病灶类型:肝细胞肝癌38例,血管瘤8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不均匀脂肪肝5例,硬化结节6例,结核球2例,术后包裹性积液1例,肝转移癌5例。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65.12%,特异性为72.00%,准确性为67.65%;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8.37%,特异性为92.00%,准确性为89.71%;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发现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组的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消退时间及峰值强度与良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取得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变化特征能够反映肝肿瘤微小血管血流分布情况及灌注量,对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用西门子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超声对比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三个时相的对比剂灌注模式,并用自动跟踪对比量化技术(Axius ACQ)对病灶及周围肝组织进行定量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30例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超声造影正确诊断29例,包括肝癌复发18例、非均质脂肪肝5例、肝血管瘤4例、梗死灶2例;超声造影误诊1例,超声造影怀疑肝癌复发,经穿刺活检诊断为局灶性脂肪浸润。结论: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各自典型的增强模式,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移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对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拾命  黄道中   《放射学实践》2011,26(5):553-55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显像(PIH)技术实时观察52例(57个病灶)FLL血流灌注增强方式,并通过TIC定量参数对FLL血流灌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7个恶性病灶与20个良性病灶比较,各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始消时间、消退后强度、峰值强度与延迟期强度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将病灶峰值强度与消退后的差值为7dB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区分点时,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91%和90%。结论:肝脏局灶性病灶峰值强度和消退后强度的差值对于FLL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梁莉  梁艳  张宏 《武警医学》2008,19(1):65-67
肝转移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病变之一,其发病率和恶性程度较高。超声声像图检查时对于不典型或合并肝弥漫性病变、原发性肝癌、肝内局灶性病变与肝内转移灶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的超声造影剂在肝、肾、乳腺等器官中的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已有较多报道。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造影增强技术对肝转移癌的诊断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超声造影能有效增强肝脏的二维超声表现,反映出正常肝组织与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的不同,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以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匹配技术,观察肝脏转移癌的灌注时间、回声变化规律,并与常规超声及CT比较,探讨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肝胆特异期扫描可提高局灶性病变的诊断率和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增强CT及增强MRI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78例经常规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80个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39个行增强CT检查,28个行增强MRI检查,其中5个同时行增强CT及增强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增强CT及增强MRI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结果80个病灶中,57个为恶性病变,23个为良性病变;超声造影诊断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69.6%、88.3%、80.0%;增强CT诊断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72.7%、90.0%、88.9%;增强MRI诊断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66.7%、90.5%、57.1%;3种检查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CT及增强MRI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果相当,临床可以根据各个检查技术的特点,为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宜的检查,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性诊断恶性肿瘤治疗后肝内可疑复发转移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8个肝脏局灶性病变,同期行实时超声造影、CT增强检查,最终诊断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62个结节,另13个局部治疗后坏死结节及3个增生结节经综合影像及12~34个月随访证实。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6.2%,特异性92.3%,准确性94.9%,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96.2%。70个结节同期CT增强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及超声造影诊断的一致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是定性诊断肝局灶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尤其对经肝动脉栓塞后碘油沉积病灶残存血流灌注的评判较CT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微小局灶性病变(最大径≤2cm)的实时超声造影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5个≤2cm肝脏局灶性病变分别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恶性和不能确定,最终诊断经病理学、同期其他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证实,并随访10~30个月。结果:恶性肿瘤65个病灶,良性病灶140个。与病理诊断比较,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0%、90.5%及88.5%,常规超声分别为40.0%、47.6%及42.6%。病灶动脉期高增强及门静脉期或延迟期低增强为诊断恶性的重要指标。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肝脏微小(≤2cm)局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肾囊性病变的准确性,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分级诊断肾囊性病变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对30例患者的36个肾囊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分析良恶性肾囊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征象;按照Bosniak标准对超声造影的表现进行分级诊断,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Kappa值及验后概率,分析该方法分级诊断肾囊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造影可显示常规超声不能发现的囊内分隔及实性结构.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诊断肾囊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2.9%、90.9%、94.8%、86.7%、10.2,Kappa=0.83;应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可提高肾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验后概率.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肾囊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评价病灶增强时相及其形态学特征,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同时与CDFI进行比较,部分病例与CT进行对照。结果不同性质占位性病变具有不同的造影增强表现;与CDFI相比,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病灶血流显示率;同时,对于直径≤1.0cm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本世纪初在欧洲发端,2004年引入我国,其中经验最成熟的是以肝脏为主的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超声造影能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真实灌注状态,通过分析造影剂灌注特点来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1,2],为肝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肝占位性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的诊断阳性率,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对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3.33%、88.00%及82.14%,而CT增强扫描分别为88.89%、92.00%及85.71%,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种检查方法对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6.
实时超声造影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是筛检肝肿瘤应用最广泛的影像手段,但常规的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但超声造影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肝脏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测、定性和局部消融监测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就诊并手术的浅表软组织局灶性病变65例,并对其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病灶软硬度不同进行评分,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病灶超声弹性图中良性囊肿病变以红绿蓝相间为多,良性实质性病变以1~3分多见,而恶性病变以4~5分多见.两组病变的弹性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4分作为判断恶性病变的标准,其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90%,准确率为8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软组织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5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价值的征象。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实验室证实的51例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资料,5例平扫,46例平扫加增强CT扫描,采用薄层扫描,多窗宽、多窗位观察。结果:(1)局灶型:甲状腺瘤13例,甲状腺囊肿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癌1例。(2)弥漫肿大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癌11例,桥本氏病8例,Graves病2例。CT对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94.8%,对良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6%。结论:CT对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并提出增强CT扫描与超声、ECT相结合对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超声方法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个乳腺肿块患者行二维超声常规检查和多普勒检查,并进行超声征象评分和多普勒分析,用设定的三种方法进行良恶性判断,并与病理和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三种方法进行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符合率明显不同(46.7%,60%,83.7%),其中以二维超声征象评分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定量分析,符合率最高。结论:综合二维超声征象评分和彩色血流的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了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减少了诊断中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 RI对X线摄影中乳腺“局灶性不对称”(FAB )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FAB的M RI形态学特点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 IC )的类型。结果在FAB相应区域,M RI检出46例病灶,病理证实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11例。其中外形分叶及边缘毛刺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66.67%、86.49%和86.96%、85.71%、87.18%。T IC显示:Ⅰ型17例,均为良性;Ⅱ型6例,其中良性4例,恶性2例;Ⅲ型9例,均为恶性。M RI对其良恶性诊断的准确度为86.9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与96.88%。结论 M RI能够准确判断FAB中是否存在潜在病灶,并能较准确地判断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