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经典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中动态观察其蛋白尿发生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布和表达的时相变化,及其与足细胞裂孔隔膜关键分子nephrin磷酸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深入了解VEGF在蛋白尿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留取正常大鼠(对照组)及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肾病组)3、7、14和28d肾皮质标本。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对照组及28d肾病组大鼠肾组织VEGF分布。3.提取对照组及3、7、14和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总RNA,应用反转录获得cD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其VEGFmRNA表达。4.提取对照组及3、7、14和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总蛋白,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其VEGF蛋白表达。5.提取对照组及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总蛋白,应用免疫沉淀分析其nephrin酪氨酸磷酸化水平。6.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时间点肾病组与对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肾小球VEGF的染色较深,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足细胞及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膜区亦有少许表达。在28d肾病组大鼠,VEGF在肾小球足细胞和系膜区的染色明显减弱。2.与对照组比较,3、7、14及28d各时间点肾病组大鼠。肾皮质VEGF的mRNA表达无显著性改变(Pa〉0.05)。3.与对照组比较,肾病组大鼠肾皮质VEGF蛋白表达于注射多柔比星后7d显著降低(P〈0.05),且在14d和28d2个时间点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1)。4.与对照组比较,28d肾病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VEGF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发生,VEGF与裂孔隔膜关键分子nephrin的磷酸化水平可能存在联系,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维护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儿童。肾组织中的表达和二者的关系及这二种因子与肾脏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肾组织在光镜下的病变程度不同,61例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26例,临床诊断为单纯薄基底膜肾病患儿)、实验组I[22例,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S),光镜病变不明显,电镜诊断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儿]、实验组Ⅱ(13例,临床诊断为NS,光镜即诊断为FSGS患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各组患儿肾组织中HGF、TGF-β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计算及统计(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行单盲读片)。以胞质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信号,肾小球系膜区域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肾小管间质区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采用IMS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所选切片中的HGF和TGF-β的阳性面积占每个分析视野总面积的比值和阳性强度值;TGF-β和HGF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指数表示(免疫组织化学指数=阳性面积比×阳性强度值)。结果1.HGF及TGF-β在各组患儿肾组织中均有表达;2.FSGS病理改变的肾组织可见HGF及TGF-β表达明显增高(Pa〈0.05);3.TGF-β在3组中的表达随肾脏病理表现加重而增加明显(P〈0.05);4.FSGS肾病患儿肾组织中HGF与TGF-β的表达呈负相关,在肾小管间质区更明显(Pa〈0.01)。结论HGF可能延缓儿童FSGS的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检测尿液中两者的水平。观察氯沙坦片对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的表达及尿液中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注射链脲菌素制造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实验组和氯沙坦治疗组。于第6、12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质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尿液中两者水平。结果 与治疗组相比,实验组12周时尿液TGF-β1、CTGF水平、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增加,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质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肾小球系膜基底膜相对面积扩大(P〈0.05)。与6周相比,实验组12周时尿液TGF-β1、CTGF水平,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显著增加。肾组织内TGF-β1、CTGF蛋白质的表达亦明显升高(P均〈0.01);治疗组12周肾小球TGF-β1蛋白质的表达升高(P〈0.05),肾小管TGF-β1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内TGF-β1蛋白与CTGF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尿液中两者排泄量亦呈明显正相关(r=0.76P〈0.01)。结论 TGF-β1、CTGF蛋白在DN大鼠肾组织表达及尿液中的排泄显著升高。氯沙坦可减轻肾组织TGF-β1、CTGF蛋白的表达,减少两者尿液中的排泄,具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IL-1-、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PNS患儿25例分为激素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比较3种不同病理类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其血清IL-1-、6、TGF-β1及TNF-α水平。结果激素治疗前后PNS患儿血清IL-1-、6、TGF-β1、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微小病变型肾病(MC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3种不同病理类型血清IL-1-、6、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MCD治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MsPNG、FSGS(P<0.01),治疗前MsPNG血清TGF-β1水平与FSGS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FSGS血清TGF-β1水平高于MsP-NG(P<0.01)。结论激素对PNS患儿血清多种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不同病理类型PNS TGF-β1表达水平不同;FSGS表达最高,对激素治疗反应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新蝶呤(NP)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PNS活动期患儿42例(A组)。其中对类固醇治疗反应敏感30例(A1组);不敏感者12例(A2组)。缓解期PNS22例(B组)。健康对照组26例(C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不同时期血清VEGF、NP水平。结果A组血清VEGF、NP较B及C组显著升高(Pa〈0.01)。B组血清VEGF、NP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A1与A2组血清VEGF、N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a〉0.05)。A组血清VEGF、NP分别与尿蛋白程度呈正相关(r=0.47,0.43Pa〈0.01)。结论血清VEGF、NP在PNS活动期升高,可能是反映PNS急性活动期指标,但不是区分激素敏感或耐药指标。血清VEGF、NP水平与PNS蛋白尿形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大鼠模型,探讨水飞蓟素对Ⅲ型胶原蛋白(Col11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小管间质中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水飞蓟素治疗组(治疗组),各24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造成UUO,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而不结扎作为对照。治疗组术前24h开始予水飞蓟素灌胃[30mg/(kg&#183;d),1次/d]。模型组与假手组同一时间予等量9g/L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实验第7、14、21天各处死动物8只,光镜下评价各组大鼠TIF病理积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TGF-β1和ColⅢ表达。结果1.治疗组第7、14、21天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均明显轻于模型组(Pa〈0.05),但重于假手术组(Pa〈0.01);2.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肾脏TGF-β1和ColⅢ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却高于假手术组(Pa〈0.01)。3.模型组大鼠在14、21d时TGF-β1和ColⅢ的表达量与小管间质损伤积分呈正相关(r=0.781,0.762 Pa〈0.01)。结论水飞蓟素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过度表达,使肾间质ColⅢ沉积减少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它们在FSGS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FSGS肾组织标本共33 例,其中FSGS不伴肾小管间质病变6 例,为实验1 组;FSGS伴肾小管间质病变27 例,为实验2 组;同期因孤立性血尿入院肾活检,病理证实无显著异常改变的肾组织标本共7 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和HGF在3 组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和HGF在3 组中均有表达,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两个实验组的TGF-β和HGF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2组TGF-β的表达量高于实验1组,HGF的表达量却低于实验1组。肾小管间质指数与TGF-β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763,P<0.01;与HGF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是-0.461,P<0.05。TGF-β和HGF在FSGS肾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425,P<0.05。结论:TGF-β和HGF在儿童原发性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增加;TGF-β随着 FSGS病变进展,在肾组织中表达量增加,与肾小管间质向纤维化发展相关;HGF的表达相反,与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30-633]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中(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规律,探讨高氧肺损伤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周左右的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暴露3、7、14d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FN-γ和TGF-β1在空气和高氧暴露3、7、14d组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IFN-γ mRNA在高氧3d达高峰水平,高氧7d后开始下降,高氧14d下降更为明显,与空气组比较P分别〈0.05,〉0.05,〉0.05;TGF-β1 mRNA的表达在高氧3、7、14d均明显高于空气组(P均〈0.05);高氧3d IFN-γ/TGF-β1比值显著增高(P〈0.05),高氧7d开始下降(P〉0.05),高氧14d明显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显示了基本一致的动态变化趋势。结论高氧肺损伤早期,IFN-γ的升高促进了高氧肺损伤炎症的发展;高氧肺损伤中晚期IFN-γ和TGF-β1的失衡可能是促进高氧肺损伤纤维化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先天性膈疝(CDH)模型肺发育活性物质的影响,了解EGF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DH模型。随机分为正常、CDH、CDH加EGF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胎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情况。结果 TTF-1和TGFβ1在各实验组中均有表达,且二者在正常、CDH和CDH加EGF组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只〈0.05)。随EGF剂量增加,TTF-1表达增强,而TGFβ1表达减弱,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EGF对CDH大鼠胎肺组织TTF-1和TGFβ1表达部位和强度均有影响,可能是其影响CDH肺发育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中VEGF、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HSPN患儿在轻到中度肾损害时,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肾损害时,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VEGF浓度随着血管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P均〈0.01)。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肾血管与肾病理损害的加重而递增(P均〈0.01);血清VEGF与肾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及血浆ET-1明显负相关(P均〈0.01);ET-1与肾病理损害和血管损害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 VEGF和ET-1在儿童HSPN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血VEGF和ET-1浓度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价HSPN患儿肾组织及肾血管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微小病变(MCNS)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25例、局灶节段硬化(FSGS)8例、膜性肾病(MN)7例,观察TGF-β1、bFGF蛋白在儿童肾小球疾病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肾小球疾病患儿肾小球上皮细胞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TGF-β1和bF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正常肾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管间质TGF-β1和bFGF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肾小球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TGF-β1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bFGF的表达以FSGS最强,其次依次为MN、MsPGN、MCNS。同步观察发现TGF-β1与bFGF肾内表达在阳性染色强度及分布上基本一致,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肾小球疾病肾组织TGF-β1、bFGF表达水平与尿RBP、24h尿蛋白定量显著相关(P<0.05)。结论TGF-β1与bFGF在肾组织内的共同表达,提示二者对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可能有协同作用。其过度共表达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进展,主要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因此,阻断TGF-β1和bFGF信号传导,可能会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 患儿激素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ELISA法检测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各16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TGF-β1、VEGF水平变化。同期1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PNS单纯型患儿用激素治疗,TGF-β1、VEGF由病初高水平较快下降,而肾炎型患儿激素治疗前后两者变化不明显。肾炎型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单纯型。结论TGF-β1、VEFF参与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监测两者变化有助于临床分型,早期对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窒息复氧心肌损伤后心肌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探讨TGF-β1在心肌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及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制作窒息复氧心肌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将6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成窒息复氧心肌损伤1d组(A组)、7d组(B组)、14d组(C组)以及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5只,快速定量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心肌TGF-β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用Masson染色方法测定心肌总胶原容积(CVF),同时利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血清cTnI呈一过性增高,A组明显高于D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B、C组下降,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GF-β1表达及CVF随复氧时间延长而增加,A组轻度增高,但较D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明显增高,C组达高峰,与D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CVF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0.574,P〈0.01)。结论大鼠窒息复氧心肌损伤后,TGF-β1表达随复氧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可能参与了心肌损伤后的自我修复及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的74例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水肿、血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乙肝5项、血清清蛋白、血HBVDNA等),并对其肾组织进行光镜(常规染色及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IgG、IgA、IgM、C3e、C4e、HBsAg、HBcAg)。根据血清HBVDNA水平不同将74例HBV—GN患儿分为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0&#215;10^8copies/L)58例和低病毒载量组(HBVDNA〈1.0&#215;10^8copies/L)16例,并比较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NS)52例(70.3%);血尿和蛋白尿13例(17.6%);单纯性蛋白尿6例(8.1%);单纯性血尿3例(4.1%)。病理分型:膜性肾病(MN)56例(75.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2例(16.2%);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5例(6.6%);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1例。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入院时血清清蛋白[(22.04&#177;7.69)g/L vs(31.95&#177;5.83)g/L],C3[(0.759&#177;0.252)g/L vs (0.986&#177;0.330)g/L]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a〈0.05)。高病毒载量组病理类型多样,而低病毒载量组相对单一,以MsPGN、MN为主。结论HBV—GN患儿学龄期多见,且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以NS为主,病理类型以MN多见,血清HBVDNA水平与HBV—GN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的分布及表达,以及血清HGF水平,探讨其在PNS慢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处于PNS活动期的患儿45例.根据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分为无损伤组7例,轻度损伤组21例,中度损伤组12例,重度损伤组5例.20份正常血清和1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法观察PNS患儿肾组织HGF、c-Me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清HGF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重度损伤组PNS患儿肾组织HGF、c-Me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轻度损伤组和中度损伤组(Pa<0.05),与无损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NS患儿肾组织HGF蛋白表达水平与c-Met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04 P<0.01).HGF蛋白表达水平与TGF-β1、α-SMA蛋白表达水平在重度损伤组中均呈显著负相关(r=-0.945,-0.992 Pa<0.01),在轻至中度损伤组中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1, 0.603 Pa<0.01).血清HGF水平与肾组织HGF、c-Met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721,0.601 Pa<0.01).结论 PNS患儿肾组织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一致增高,提示PNS患儿肾小管上皮细胞是HGF的主要作用部位.PNS患儿肾小管间质病变过程有HGF 与TGF-β1的共同参与,二者相关性的变化可能影响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多柔比星诱导肾病大鼠肾 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bFGF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肾病组(40只)。肾病组一次性尾静 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建立多柔比星肾病模型,于注射多柔比星后第3、7、14、 28天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并分批处死肾病组大鼠,于第28天处死正常组 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bFGF的表达,采用彩色图像分析 系统对bFGF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对各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和 两变量间相关分析。结果1.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加,第7、14、28天与 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2.在肾病组大鼠肾组织中,bFGF阳性反 应颗粒呈棕黄色染色,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并沿 毛细血管襻分布;3.不同时期肾病组bFGF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指数(PI)明显高于同 期正常组的bFGFPI,有显著性差异(Pa〈0.01),且不同时期bFGF呈现不同程度的表 达;4.肾病组在不同时期bFGFPI的变化与24h尿蛋白的排泄量呈正相关 (r=0.720P〈0.01)。结论1.bFGF在MCNS肾脏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和分布。2.MCNS 中bFGF的表达和分布与蛋白尿的进展密切相关,bFGF可能是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 一。3.bFGF可能在足细胞损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血氧浓度波动致新生大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血氧浓度波动所致新生大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模型,进一步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机制。方法208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氧气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及RT-PCR技术,观察生后14、18、25d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Flk-1(VEGF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且在氧气暴露后4d,取幼鼠眼球进行视网膜铺片以及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情况。结果(1)氧气组18d幼鼠视网膜无血管面积明显大于空气组(P〈0.05),且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多于空气组(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2)氧气组视网膜VEGF及Flk-1在14、18d时表达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在25d时阳性表达明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及Flk-1在18d时表达最强,与14及25d比较,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氧气组视网膜组织VEGF mRNA及Flk-1 mRNA表达水平在14d、18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d时氧气组VEGF mRNA及Flk-1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血氧浓度的波动可导致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组织中VEGF及Flk-1表达明显增强。本研究还提出,ROP视网膜血管增生过程中存在一种正反馈机制即VEGF与Flk-1的上调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肾组织CD2AP蛋白和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PNS且行肾活检的病例为PNS组,以同期我院行泌尿系统肿瘤切除患儿为对照组,取远离肿瘤并病理确认为正常肾组织。PNS组和对照组均行常规切片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足细胞的结构变化,分别采用q PCR和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CD2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NS组CD2AP mRNA表达与血清白蛋白(ALB)、SCr、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补体C3、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NS组18例、对照组11例进入分析,两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PNS组肾组织CD2AP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1.302±0.885)vs(2.24±1.18),P0.05,且病理表现为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的PNS患儿CD2AP蛋白表达最低。2PNS组肾组织CD2AP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0.008 58±0.006 12)vs(0.019±0.012),P0.05。3PNS组肾组织CD2AP mRNA表达与血清TG(r=-0.527,P0.05)、24 h尿蛋白定量(r=-0.602,P0.01)呈负相关,与肾组织CD2AP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88,P0.01),而与血清Alb、TC、补体C3、GFR和SC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NS患儿肾小球足细胞中CD2AP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特别是病理表现为FSGS的患儿,可能对足细胞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帮助。CD2AP的表达量可能与PNS临床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黄芪对P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PNS患儿(PNS组)和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5mL静脉血并提取PBMC,分别加入NF-κB刺激剂IL-1β、NF-κB抑制剂对甲苯磺酰-L-苯丙氨酸氯甲基酮(TPCK)及黄芪注射液。经培养后离心,留细胞沉渣提取核蛋白,采用ELISA检测其NF-κB活性。结果PNS组PBMC的NF-κB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在常规培养状态下黄芪明显降低PNS组NF-κB活性(P〈0.05),但不影响健康对照组NF-κB活性(P〉0.05)。经IL-1β刺激后,PNS组和健康对照组NF-κB活性均增高,黄芪可降低IL-1作用后的NF-κB活性(P〈0.05);经TPCK抑制后,PNS组和健康对照组NF-κB活性均降低,黄芪提高TPCK作用后的NF-κB活性(P〈0.05);黄芪对PNS组PBMC NF-κB活性的影响较健康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PNS患儿PBMC的NF-κB活性上调,黄芪降低PNS患儿PBMC的NF-κB活性,NF-κB可能是黄芪治疗PNS的作用环节之一,黄芪对PBMC的NF-κB信号途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生后2—3日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各24只,分别置于空气及常压氧气(I〉95%)喂养,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第1、3、7天时各组大鼠肺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动态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肺组织第1、3、7天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高氧组明显低于空气组,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mRNA:1天(0.86±0.35)比(1.00±0.28),3天(0.54±0.26)比(0.92±0.34),7天(0.32±0.20)比(0.61±0.12);VEGF蛋白:1天(0.78±0.33)比(1.00±0.16),3天(0.60±0.08)比(0.85±0.27),7天(0.34±0.12)比(0.56±0.18)]。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肺组织显著发育不良,肺泡结构简单,肺泡数目减少,肺微血管发育受阻。结论VEGF对肺发育起重要作用,其确切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