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瑜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08-4010
目的:分析了解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持有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状况,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方法对我街道2011年-2013年新入学入托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结果2011年-2013年我街道的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完成较好,查验率100%,补证率100%,平均补种率96.6%。结论近3年东北塘街道的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都完成较好,但仍需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提高家长与学校的认知度,卫生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将查漏补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校一附院接种门诊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30740例7岁及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加强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儿童在短期内均恢复正常。结论加强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工作,并及时处理相应症状,是提高免疫接种安全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黄燕萍 《大家健康》2016,(4):178-179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为临床儿童预防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接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免疫接种法护理。接种后观察接种儿情况,统计家长满意度、知识了解程度、儿童配合度、接种率等。结果:对照组家长满意度、知识了解程度、儿童配合度、接种率分别为72%、78%、70%、74%,观察组为88%、92%、88%、98%,两组对比显示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对比于常规接种护理模式安全性好,儿童依从性更高,家长满意度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接种的整个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保证预防接种的效果。结果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院预防接种门诊未发生接种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实施,使儿童及其家长能够有效提高配合程度及满意程度,使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克香 《吉林医学》2013,34(7):1377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1 200例接种儿童来我院根据不同年龄段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对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其在接种中的恐惧感,减轻痛苦得到安全接种,使接种率达到98%以上。结论:对儿童预防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进行心理护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证,接种率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黄峰  谢琳  易婷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66-4867
目的探讨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2月1625例在我接种点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的8月龄~1周岁及2周岁~3周岁2组健康儿童为对象进行观察。结果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的接种剂次,个体差异和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做好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至关重要,预防接种人员要刻苦钻研预防接种知识,努力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预防接种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减少接种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2011年3月来我中心门诊接种的1220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全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间接种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接种后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预防接种率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3月来我院预防接种的656例儿童进行分组对比,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护理,实验组儿童在对照组儿童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儿童接种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接种及时率以及家长和儿童对接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接种及时率也较对照组儿童更优,P <0.05,差异具有可比性。接种后家长和儿童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长儿童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绮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63-163,201
目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运用心理护理,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在实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对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结果:在适当的心理护理下,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减轻紧张、恐惧心理以及疼痛的感觉,大部分儿童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结论:做好预防接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是计划免疫接种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顺利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卫生院接受疫苗接种和疫苗接种管理的524名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研究。我们将这524名儿童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7月以前接受疫苗接种的524名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接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接种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儿童的接种成功率为76.91%,观察组儿童的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疫苗接种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成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儿童于接种前详细记录基本资料后接种疫苗;对照组儿童直接接种疫苗。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前做好科学规划,强化接种培训,仔细观察疫苗质量,掌握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法,以减少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例在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比两组预防接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配合度及疫苗接种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给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有助于提高接种成功率及安全性,接种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9月进行接种预防疫苗的儿童中抽取2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儿童按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的儿童在常规接种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以稳定儿童情绪,减轻疼痛感,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的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为安全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报道的预防接种后死亡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道的7例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AEFl分类均为偶合症,3例病例临床诊断为婴儿猝死综合征。7例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接种后发病时间中位数为0d,接种后死亡时问中位数为1d。7例死亡病例接种的10剂次疫苗有8剂次为首次接种。引起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可疑疫苗分别为百白破(无细胞)、脊灰(减毒猴肾)、Hib、流感(裂解)、百自破、麻疹、乙脑(减毒)和卡介苗。结论偶合症是预防接种后死亡常见的类型,儿童接种尤其是疫苗首剂次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应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建立完善预防接种后伤害救济机制是处理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观察临床给予安全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预防接种儿童500例。针对所有儿童临床给予安全护理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所有预防接种儿童,临床给予安全护理干预,最终接种率有效大于95%。结论:针对预防接种儿童在进行接种的过程中给予安全护理干预,最终免疫接种儿童的安全性获得了有效提高,儿童家属满意度获得有效提高,凸显安全护理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干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接种的儿童家长600例,儿童(含双胞胎儿童)624例,将儿童家长平均分为2组,各300例,将进行健康教育的家长当作观察组,将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家长当作对照组,观察组儿童314例,对照组儿童310例。调查接种儿童家长知晓预防接种知识的机率,并观察2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2组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6%,对照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取得儿童和家长的信任,可明显提高接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升接种率,使预防接种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接种门诊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完善客户端软件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管理的儿童全部建立数据库,评价分析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结果:共录入儿童接种档案1 089人,占应建人数的100%,上传率100%,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运行良好。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使接种门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对于漏种儿童的通知和流动儿童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临床特点,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5月26日至2021年1月5日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咨询的主要内容、医学建议结果。结果:收集的59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中,男357例,女238例,平均年龄(26.7±30.5)个月;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12例(18.82%),新生儿期疾病91例(15.29%),过敏性疾病79例(13.27%),心血管疾病67例(11.26%),共占接种咨询人数的58.64%。经过综合评估给予508例(85.38%)儿童可规范接种(常规补种或者按疫苗免疫程序接种)或者仅接种灭活疫苗的医学建议,其中366例可规范接种疫苗,142例可接种灭活疫苗;74例暂缓接种疫苗,13例未进行相关检查,未给予医学建议。经综合评估可进行疫苗接种的508例中,仅4例接种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接诊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中经评估绝大多数可规范接种疫苗,儿童预防接种咨询门诊可为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疫苗接种提供咨询意见,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综合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预防接种保护儿童健康的同时。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和偶合症的发生,是我们在提高疫苗接种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工作中我们常会发现不同的接种反应和偶合症,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时还会影响社会安定。由于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多,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措施,保证接种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门诊与接种儿童的沟通技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预防接种儿童186例,分析儿童的心理特点,总结门诊沟通技巧。结果通过接种前后与儿童的有效沟通,提高了服务质量,家长满意度达98.9%。结论预防接种是儿童预防疾病的主要途径,提高门诊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是提高儿童和家长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