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并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265例,对纳入医案中的药物利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总计使用药物202种,最常用的中药是川芎,柴胡,怀牛膝,党参,天麻5味药物。聚类分析发现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圣愈汤和天麻钩藤饮是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心处方。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体现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并重,重在肝肾,兼顾痰瘀,标本同治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施杞应用补肾法治疗颈椎病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施杞教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注重肾与颈椎病密切相关的理论,治疗颈椎病强调分初期、中期、末期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自始至终贯穿补肾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用药规律,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间就诊于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典型AS患者193例,对纳入医案中使用的药物采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计使用药物209种,总频次为4 483。川芎、柴胡、熟地黄、党参、当归、炙甘草6味中药是最常用的药物,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行气药、清热药、化湿药是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聚类分析显示圣愈汤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核心处方,身痛逐瘀汤、当归拈痛汤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基本处方。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基本大法,体现了其治疗AS气血并重,扶正兼顾外邪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杞教授治疗AS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施杞教授关于颈椎病理论与临床的探讨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施杞教授关于颈椎病理论与临床的探讨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200032上海)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国内报告其患病率为3.8~17.6%,并有不断增高趋势。施杞教授自七十年代起即着手于该病理论上的不断探索并用于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施杞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提倡辨病、辨证、辨型相结合,根据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的不同,在运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形成了具有显著疗效的系列经验方。  相似文献   

6.
施杞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已40年余.临床上善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特别是对颈椎病的治疗,颇多心得[1].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在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累及相应的神经和/或血管,而引发的有着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2].  相似文献   

7.
施杞运用圣愈汤治疗颈椎病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杞继承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理论,以“益气养血,行气活血”为治则,将圣愈汤作为治疗基本方.从痹分期论治颈椎病。文章通过探讨圣愈汤的组成、历史沿革、临床各科应用,以及分析施杞用圣愈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辨证要点及加减变化,探析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对张世明教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强调要严格查体,明确诊断,将颈椎病的原有分型进一步辨证治疗,独创了俯卧位进行手法治疗,总结了一套颈椎病功能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9.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压迫或/和脊髓血供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因此脊髓型颈椎病的根本病理变化是慢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后,损伤节段以远的肢体瘫痪、胃肠功能紊乱,膀胱括约肌、逼尿肌功能失调、性功能障碍等均是严重的并发症。脊髓损伤并发症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药辨证施治有优越性。施杞教授根据脊髓型颈  相似文献   

10.
关于"肌源性颈椎病期"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l临床常见病,传统上将其分为颈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期、骨源性颈椎病期、脊髓变性颈椎病期三种专科分型。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肌肉系统在颈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在以上3种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肌源性颈椎病期”,现结合导师施杞教授对颈椎病的长期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结果,再次对“肌源性颈椎病期”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