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对梅尼埃病患者听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6例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手术前后眩晕发作频率、纯音听阈及前庭功能的改变.结果 6例患者手术前后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眩晕完全控制,1例基本控制;2例患者前庭功能完全代偿,4例部分代偿.结论 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能有效地控制眩晕,保留或改善患者既有听力,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听道内听神经瘤残留病灶清除术中内镜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应用内镜技术减少术后肿瘤残留发生率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观察和比较常规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15例)与术中使用内镜检查和切除内听道底残留肿瘤病灶(11例)的两组手术病人手术前后听觉、前庭功能、面神经功能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组病人术后有3例发现有残留肿瘤,而术中使用内镜使用内镜组病人均无残留;手术前后听觉和前庭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乙状窦后径路跌神经瘤切除术术中结合使用内镜非常方便和安全,未出现由此而引起的任何并发症,并可有效防止或减少单纯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后病灶的残留及肿瘤的复发,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技术在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应用内窥镜的方法及其在减少残瘤发生率中的价值。方法:常规乙状窦后径路切除听神经瘤(常规手术组)15例,乙状窦后径路加内窥镜检查切除听神经瘤(结合窥镜组)11例,比较其疗效。结果:常规手术组术后3例有残留肿瘤,而结合窥镜组均为阴性;术后听功能,前庭功能障碍发生率及面神经麻痹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术中使用内窥镜操作方便,安全,未出现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并可防止或减少残留病灶及肿瘤复发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内镜辅助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在行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在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径路听神经瘤切除术12例,术中行面、听神经监测,手术前后面听功能评估,并与未采用内镜辅助的乙状窦后径路手术进行综合比较。结果:12例听神经瘤完全切除,手术完成顺利,术后无并发症。术中面听神经均获解剖保留,术中神经监测以观测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情况,术后半年面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所有患者听觉功能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内镜辅助下手术组术后面神经功能及听觉功能改变与未采用内镜辅助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状窦后径路手术中应用内镜辅助能为桥小脑角区手术提供精确的信息,在避免后半规管、颈静脉球损伤的前提下,完全切除内耳道底的肿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对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的手术安全性、可靠性、术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单侧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行经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75例患者平均病程(53.11±43.87)个月,术前500 Hz、1 000 Hz、2 000 Hz、4 000 Hz平均听阈(63.71±16.85)dB HL。听力分期Ⅱ期2例,Ⅲ期34例,Ⅳ期39例。Ⅱ期2例患者为内淋巴囊减压术后复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1例(1.3%)、脑脊液漏4例(5.3%)、暂时性面瘫1例(1.3%)、切口感染2例(2.6%)、切口脂肪液化3例(3.9%)。无颅内出血及术后即刻全聋的病例。术后眩晕疗效评定73例患者为A级,2例患者为B级。 结论 经迷路后前庭神经切断术疗效确切,风险与并发症可控,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短期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行半规管阻塞手术的梅尼埃病患者资料,均为确诊单侧梅尼埃病,行规范化药物保守治疗至少1年以上,眩晕仍反复发作者.全麻下经乳突进路行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10个月.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纯音测听、冷热试验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检查(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进行听力学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 17例梅尼埃病患者,术前按听力进行分期,Ⅱ期(平均听阈25~40 dBHL)2例,Ⅲ期(41~70 dBHL)15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无眩晕发作,眩晕控制率为100% (17/17).同期行内淋巴囊减压术的25例梅尼埃病患者,眩晕控制率为72.0%( 18/25),半规管阻塞术的眩晕控制率高于内淋巴囊减压术(x2=3.87,P<0.05).术后3个月12例患者纯音平均听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5例听阈提高,但均小于20 dBHL,听力下降率29.4% (5/17).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短时间眩晕及平衡障碍,眩晕均在术后3d内消失,10例患者术后1~2周内恢复平衡功能,7例患者术后2个月内平衡障碍完全消失,平衡恢复时间平均12.6d.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冷热试验均提示半规管功能丧失,VEMP检查示球囊功能无变化.所有患者均无面神经麻痹、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短期疗效确切,听力保留率高,不影响耳石器功能,无严重并发症,有望成为治疗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梅尼埃病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梅尼埃病患者行内淋巴囊减压术.9例行乙状窦后前庭神经切断术,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经3~6年随访,内淋巴囊减压组眩晕完全控制11例,基本控制4例,部分控制4例,未控制2例。前庭神经切断组眩晕均得到完全控制。结论:内淋巴囊减压术仍然是手术治疗梅尼埃病的首选方法,但对内淋巴囊手术治疗无效或严重眩晕失去工作能力者.应考虑采用前庭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8.
改良乙状窦后径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减少乙状窦后径路桥小脑角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常规乙状窦后径路在皮肤切口、骨窗位置、颅内操作技术及硬脑膜缝合等方面进行了适当改进 ,并采用改良乙状窦后径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 5 4例。结果 :5 2例术后止痛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2例术中未见三叉神经 ;随访 2~ 9年 ,复发 2例 ,为眶下神经痛 ,行眶下神经切断后疼痛消失。结论 :改良乙状窦后径路手术暴露桥小脑角较充分 ,操作更方便 ,并能减少颅内意外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内淋巴积水程度与其症状、听觉及前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34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双侧鼓室内注入稀释8倍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4小时后在3T场强下行内耳3DFLAIR序列磁共振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FLAIR MRI),评估内淋巴积水程度,并与患者年龄、病程、疾病分级、眩晕发作频率、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结果、耳蜗电图结果、冷热试验结果、纯音听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鼓室注入钆剂后,除5例出现短暂眩晕外,其余患者均未诉不适,未见鼓膜穿孔、感染等并发症。3DFLAIR MRI显示34例患耳前庭外淋巴间隙均清晰显影,可清晰对比显示前庭内淋巴积水征象,其中轻度积水8例,中度积水11例,重度积水15例。34例患者平均听阈为9~90dB HL,平均为43.56dB HL;冷热试验异常21例,正常13例,诊断率为61.76%;VEMP正常17例,异常7例,未引出10例,诊断率为50%;耳蜗电图异常22例,正常12例,诊断率为64.71%。患者前庭内淋巴积水程度与病程、眩晕发作频率、耳蜗电图结果、冷热试验结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纯音听阈、疾病分级、VEMP结果有显著相关性(P<0.01),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0.568、0.590、0.495。结论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内淋巴积水程度与其年龄、疾病分级,纯音听阈及VEMP结果显著相关,与病程、眩晕发作频率、耳蜗电图、冷热试验结果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神经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6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面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技巧。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中、重度面瘫,按HB分级法,面神经功能Ⅲ级2例,Ⅳ级1例,Ⅵ级2例,其中面瘫病程1年以内3例,1年半1例,18年1例。5例均伴一定程度听力下降,1例感音神经性聋,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60dB HL,1例传导性聋,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65dB HL;3例混合性聋,言语频率纯音平均听阈分别为65、80、100dB HL。3例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RI)示瘤体累及面神经水平段及垂直段,1例累及腮腺,近颈静脉孔区,1例接近桥小脑角及内听道段。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经乳突径路、2例经颞下窝A型径路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Ⅰ期面神经重建3例,肿瘤与面神经同时切除2例;术后病理报告面神经鞘瘤4例,面神经纤维瘤1例。随访6个月~7年,均未复发。3例Ⅰ期面神经重建的患者中2例面神经功能Ⅳ级、1例Ⅴ级。结论面神经瘤术前需行高分辨率CT(HRCT)或MRI检查,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应尽可能保留面神经纤维或术中行面神经重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