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颞浅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颞浅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1次穿刺的成功率及其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4%,对照组为80%;穿刺部位瘀斑发生率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0%;血肿发生率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经颞浅静脉采血比股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蓝秀花 《吉林医学》2013,34(4):779-780
目的:探讨疑难静脉小儿静脉采血的方法,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采出满意的血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方法:将在门诊采血室采血的120例疑难静脉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择患儿内踝前上方大隐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选择患儿肘正中静脉穿刺采血。对两组患者全程抽血时间、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全程抽血时间、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疑难静脉小儿选择内踝前上方大隐静脉穿刺采血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快速采集所需血量,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580例需取血进行化验的刚出生患儿和1个月以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和直穿刺术采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时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口周、鼻根皮肤颜色,采血侧下肢皮肤颜色与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97%,穿刺操作时间5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8%,标本溶血率4%.直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1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患儿痛苦轻,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几种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10月在我科住院需采集血液标本的足月新生儿218例,分为观察组80例,采用股静脉斜刺抽血;对照组(1)80例采用股静脉直刺抽血;对照组(2)58例,采用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抽血。结果股静脉斜刺抽血成功率95%,血凝率3.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静脉斜刺抽血成功率高,凝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林碧云 《吉林医学》2015,(10):2157-2158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和股静脉采血穿刺的效果。方法:将采集血标本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桡动脉采血穿刺,对照组采取股静脉采血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及采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对照组为8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采血时间为(3.85±0.46)min,对照组为(6.77±1.32)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0%,对照组为39.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采血时间短、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少、患儿疼痛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慧荣  曹艳丽  张艳 《吉林医学》2011,32(13):2680-2681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新型定位法,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对344例新生儿及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同时自行设制了股静脉穿刺采血针,试验组184例,根据股静脉在腹股沟横纹处的体表投射点,为股静脉穿刺采血定位点进行穿刺采血。对照组160例,应用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穿刺采血。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穿刺成功率48%,经统计学处理:χ2=8.86,P<0.01,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探讨了穿刺采血中的注意事项、适应证、禁忌证。结论:新的股静脉穿刺点体表定位法安全可靠,实用便捷,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最佳的股静脉穿刺抽血定位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静脉穿刺抽血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观察组采用股静脉投影定位穿刺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定位穿刺采血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局部血肿、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局部血肿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28例,一般1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7%,对照组满意16例,一般18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为81.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股静脉穿刺抽血患者采用投影定位穿刺采血法效果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提高患者对穿刺工作的满意度,赢得了医疗市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80-2081
目的:探讨急诊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抽血的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血液样本质量,减少患儿痛苦。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头皮针斜刺法,对照组采用注射器直刺法,观察两组患儿股静脉采血穿刺数、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血肿。结果:对两组患儿采血穿刺数、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血肿情况观察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头皮针斜刺法明显优于注射器直刺法。  相似文献   

9.
瞿云 《吉林医学》2013,(29):6150-615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效果。方法:抽取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采血;对照组50例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2%,而且出血、溶血率低;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成功率高,出血、溶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5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 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3.6%;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2%;对照组 87.3%;采血时间:观察组(4.0±1.05)min;对照组(6.2±1.38)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6%,对照组18.2%; 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操作省时、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损伤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划线定位斜刺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股静脉穿刺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28例与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采血,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血肿发生率低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且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法,且操作时间短,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探讨婴幼儿静脉采血法的方便、快捷、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儿科150例2月—3岁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颈外静脉采血组130例,股静脉采血组120例,均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采血,从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瘀血情况等方面分析两种方法的效果、安全性.结果:颈外静脉采血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0.8%,股静脉采血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采血时间较颈外静脉采血时间长(P<0.05);股静脉采血穿刺点部位瘀血发生率较颈外静脉高(P<0.05).结论:2月—3岁的婴幼儿首选颈外静脉穿刺采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生儿股静脉引垂线斜角穿刺采血的方法。方法对214例需要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按最小不平衡指数分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0例)患儿用引垂线斜角穿刺法采血,对照组(104例)用传统的垂直穿刺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引垂线斜角穿刺法成功率为90.9%,垂直穿刺法成功率为73.1%。引垂线斜角穿刺采血法并发症发生率为5.4%,垂直穿刺法并发症发生率为22.1%。两种方法的一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引垂线斜角穿刺法直观、可行、实用,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优于垂直穿刺法,建议进行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胡裕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80-18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采血化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必不可少的依据,由于股静脉粗而且固定,抽血不费力,很容易抽取血液,而且溶血机会小。结果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采集血液标本的主要手段。因新生儿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够成熟,血管细,搏动弱,即使是大静脉也不易看清和触摸。结论掌握好股静脉的解剖位置,采用正确的方法,会大大提高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取血方便而量足,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5.
曹侠 《吉林医学》2011,(17):3608
目的:探讨直刺法采血和传统法采血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56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110例采用传统法,146例采用直刺法。结果:股静脉穿刺采血直刺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结论:股静脉穿刺采血直刺法成功率高,能减轻患儿的痛苦,节省时间,且不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0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4.0%;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对照组86%;采血时间:观察组4.0±0.98min;对照组6.0±1.42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2%,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操作用时少、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较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协助诊治,短时间内完成静脉血标本采集,提高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120例1~28天需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使用改进的方法,对照组60例使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种方法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淤血或小血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进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淑珠 《吉林医学》2009,30(16):1782-1783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穿刺采血在新生儿采血中所需时间长短、成功率及不良反应。方法:桡动脉穿刺、股静脉穿刺采血,记录1次采血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观察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1次采血成功率为95%,对照组为8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5.5m in,对照组为9.4m in;观察组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穿刺采血1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损伤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股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28例需要行股静脉穿刺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按照常规采血法和连线定位两种方法,比较股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完成时间。结果:连线定位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采血法,且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连线定位法成功率比常规方法高,且缩短穿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争取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生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釆血方法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高新生儿抽血成功率提供资料支持,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新生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均使用头皮针采血,观察组选取股静脉采血,对照组选取头皮静脉采血。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平均采血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分别为(3.6±1.6)min和(3.4±1.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5,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成功率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皮静脉相比,股静脉相对较粗,固定性较好,血液充足,为一次性穿刺成功提供基础条件,并发症少,患儿家长容易接受。同时熟练的技术操作以及加强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