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铅是一种常见毒物,在体内过量的铅可影响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卟啉代谢。普遍认为铅中毒的根本变化在于原卟啉不能与铁络合,造成血红蛋白形成障碍,导致原卟啉在红细胞中的积聚。因此,血液中游离原卟啉(简称血原卟啉)的含量测定可作为铅接触和铅中毒诊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吸收铅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尤其在诊断慢性铅中毒上意义重大,它比尿中δ—ALA敏感,在特异性方面亦优于血铅,而且不受铅污染的影响。1976年美国就应用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血液中锌原卟啉,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指标。在八十年代初期已经受到国内学者的推荐,继国内锌原卟啉血液荧光测定仪问世以来,由于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侯巍 《职业与健康》2005,21(3):359-360
测定血液锌原卟啉(ZPP)是反映体内铅代谢引起的损害的敏感指标。近几年来,国内已作为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对鞍钢非职业接铅人群ZPP的测定,为铅中毒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一项直接反映铅所引起代谢损害的生物学指标,也是一较好表达铅吸收作用的指标,现已被列为我国铅中毒诊断标准之一。近年来,由于测定仪器国产化,此项指标普遍得以应用。为进一步探讨红细胞内ZPP测定对铅中毒诊断的实用价值,我们对172名接触铅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和ZPP测定,对ZPP的变化与铅中毒、铅吸收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锌原卟啉对铅中毒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锌原卟啉对铅中毒诊断价值的探讨广东省汕头市职业病防治所(红领巾路,515041)肖英炜庄衍忠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一项直接反映铅所引起代谢损害的生物学指标,也是一较好表达铅吸收作用的指标,现已被列为我国铅中毒诊断标准之一。近年来由于测定仪器国...  相似文献   

6.
正常的卟啉代谢情况下 ,原卟啉 IX在铁络合酶作用下与铁形成血红素 ,但在铁缺乏时 ,没有足够的铁与原卟啉 IX结合而影响血红素的合成。在铅中毒时 ,由于铅可抑制卟啉代谢中的铁络合酶 ,使原卟啉不能与铅结合形成血红素。二者在引起贫血的同时可造成原卟啉在体内堆积 ,此时红细胞内含量丰富的锌离子与堆积的原卟啉结合 [1 ] ,导致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含量升高。因此 ,测定小儿血中 ZPP含量对小儿缺铁性贫血及铅中毒的诊断与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1 原理  血液荧光计是测定全血中荧光物质的前表面型荧光计 ,能用全血直接进行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为探讨本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对本市243名无职业性铅接触的健康成人作了ZPP测定。  相似文献   

8.
儿童血铅与红细胞相关因素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厉勇  肖琨  祝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35-4436
目的:以锌原卟啉(zinc protorphyrin concentration,zpp)作为铅生物学标志物,探讨铅对儿童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及红细胞压积等的影响。方法:用ZPP-3800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现场对456儿童测定血铅,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血铅中毒分组标准将受检儿童分为3组:对照组(铅<10μg/dl、中度中毒组(铅10~44.9μg/dl)、重度中毒组(铅≥45μg/dl)。对血铅超标者进行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压积(Hct)测定并分析。结果:重度中毒组儿童的Hb、RBC、Hct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中毒组中只有Hb与血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都随血铅水平增高,Hb、RBC、Hct降低,血铅与Hb、RBC、Hct成负相关关系。结论:儿童铅中毒会引起贫血,中度铅中毒时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以Hb降低为主,发生重度铅中毒时,除Hb降低外,RBC,Hct也相应降低。应根据RBC、Hb、Hct等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在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铅中毒早期,及时诊断儿童铅中毒,重视儿童铅中毒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9.
铅中毒和缺铁性贫血时体内红细胞锌原卟啉(ZPP)水平升高,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血液锌原卟啉列为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目前已被众多国家广为采用[1]。我国已于1989年将血液锌原卟啉列为慢性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为了解ZPP与其它铅中毒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关系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对356例触铅工人ZPP、尿Pb.尿σ-ALA测定结果及93例非触铅工人ZPP的测定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非触铅工人93人,年龄19~50岁,男55人,女25人;触铅工人356人,年龄20~52岁,其中蓄电池制造工人104人,男70人,女34…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浓度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为探讨本地区锌原卟啉正常值,特对本市243名无职业性铅接触的健康成人做了ZPP测定,现将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铅接触者生物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检测结果表明:铅接触者除出现卟啉代谢障碍、幼稚红细胞增多外,染色体畸变率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染色体畸变在无铅中毒表现的接触工人中均有升高,提示这两项指标能灵敏地反映铅的损伤。建议增加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健康监护指标,以观察铅作业工人的遗传学效应。本文还对血铅、尿铅与卟啉代谢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274名健康成人锌原卟啉正常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是机体受铅毒作用后的异常代谢产物。ZPP的浓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代谢的影响,是一个可靠、敏感的铅中毒早期诊断指标。我们于1990年对济南市274名健康成人做了ZPP测定,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中锌原卟啉的测定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血中锌原卟啉的测定及探讨,为铅中毒的评价、诊断提供一项可靠的早期系列化指标,同时为基层检验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用XY—D型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锌原卟啉(ZPP)值,并对一些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测定血中锌原卟啉的精密度试验、检测结果变异系数均小于10%,操作中对标本稀释影响做了不同稀释比例、不同时间测定的结果比较,证明在一定时间内血液用生理盐水稀释不影响测定结果。结论 轻度铅吸收患者血中ZPP值变化与自身尿铅含量变化成正比。ZPP值随驱铅治疗而逐渐下降,在无缺铁性贫血情况下,能较快恢复抑制情况与临床表现相一致。ZPP值不仅能与尿铅、血铅相结合作为铅中毒诊断的可靠指标,在对铅接触者普查和生物监测铅的毒作用也是一项很有用的初筛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体内铅量的指标:尿铅、血铅、尿中可络合铅与血红素合成障碍的指标,尿氨基乙酰丙酸(ALA-u)、红细胞原卟啉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作者在1972年,测定了美国一个城市周围一组有过量铅吸收但无铅中毒症状的儿童的尿铅、血铅、可络合铅、ALA-u和红细胞原卟啉。分析了  相似文献   

15.
铅是一种古老的毒物,许多研究认为铅不仅具有神经毒性、肾毒性,而且对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铅可以影响卟啉代谢,抑制血红素合成酶的生成,从而引起铅性贫血。本实验对牛磺酸对铅中毒大鼠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一种拮抗铅中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认为由于铅抑制卟啉代谢中的某些酶活性所造成的卟啉代谢障碍是铅中毒的重要变化,其中铅抑制δ-氨基酮戌酸脱水酶(δ-ALAD)活性已为大多数学者公认。外周红细胞中残存的δ-ALAD极易受铅的抑制,已成为  相似文献   

17.
血液锌原卟啉测定对铅中毒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锌原卟啉测定对铅中毒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00041)陆新华铅中毒的实验室诊断,在50年代初主要依据点彩红细胞计数及尿中粪卟啉检查,随后又增加尿铅测定;60年代开设尿中氨基酮戊酸和粪卟啉定量测定;1976年美国Bume...  相似文献   

18.
闽西北地区非铅作业者血液ZPP值调查福建省三明市职业病防治院(365000)王建平吴小平黄福模赵青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值是国内外普遍用作职业性铅接触和慢性铅中毒诊断指标之一。ZPP血液荧光测定仪检测ZPP值,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读、灵敏、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尿中原卟啉测定条件的探讨湖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410078)陈安朝,吴维生红细胞原卟啉测定是铅接触调查和铅中毒诊断时一项较特异的监测指标,该指标的测定国内已有许多报道。但在现场调查及实际工作中获取血样有一定的困难,而尿样则较易获得。为此我们根据测定...  相似文献   

20.
铅作业工人尿中γ—谷氨酰移换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8名铅作业工人的肾功能和卟啉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果表明尿γ谷氨酰移换酶(γ-GT)活性下降与尿铅浓度和铅中毒程度无明显相关;尿γ-GT活性下降是反映铅中毒性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γ—GT检测可作为铅中毒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