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PM机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研制的下肢功能康复机,其缓慢、无痛及低应力的运动既能促进关节滑液的循环和骨膜的复活,又能塑造软骨雏形及防止关节粘连,适用于骨关节术后的康复训练。自体骨膜延迟游离移植术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一项新手术方法,此手术适用于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而又不宜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青壮年患者。我科于1996年开展了自体骨膜延迟游离移植术修复关节大面积软骨缺损9例,术后配合应用CPM机进行功能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CPM机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研制的下肢功能康复机,其缓慢、无痛及低应力的运动既能促进关节滑液的循环和骨膜的复活,又能塑造软骨雏形及防止关节粘连,适用于骨关节术后的康复训练.自体骨膜延迟游离移植术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一项新手术方法,此手术适用于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而又不宜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青壮年患者.我科于1996年开展了自体骨膜延迟游离移植术修复关节大面积软骨缺损9例,术后配合应用CPM机进行功能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膝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后,利用自体骨-骨膜复合组织移植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探索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创伤后B、C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6例6膝,在开放手术骨折内固定的同时,在膝关节同一切口内将自体骨-骨膜移植到膝关节面的软骨缺损区,通过良好固定使骨膜面向关节腔,骨质与受区软骨下骨牢固结合,再及时给予术后的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0.5 ~1.5年,平均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3膝、良2膝,优良率83.3%.结论 对于B、C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将自体骨-骨膜移植到膝关节面的软骨缺损区,使膝关节获得满意功能,减少了关节软骨面缺损为患者带来的伤残率.  相似文献   

4.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采用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并对其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方法 24只新西兰幼兔随机分成两组,用利刀切除股骨头全层关节软骨达关节软骨表面积的1/3,制成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模型。实验组取股骨全层游离骨膜,移植修复股骨头关节软骨缺损,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不作任何处理,于术后第4、8、12、24周取股骨头关节软骨进行大体,光镜观察,Wston-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结果 骨膜移植24周后,肉眼下实验组关节软骨缺损区被透明,光滑的软骨覆盖,与周围正常关节软骨组织已难以区分,而对照组软骨缺损区在24周后仍清晰可见,基底部少量暗红色纤维结缔组织,光镜下,实验组移植4周后软骨缺损区被骨膜再生组织完全填充,为幼稚透明软骨;12周后新生软骨细胞明显增多,逐渐成熟,但排列紊乱;24周后新生软骨排列趋于规则,与周围正常透明关节软骨结构相似,甲苯胺蓝呈异染性。对照组24周后软骨缺损区由纤维样结缔组织覆盖,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边缘可见少量幼稚软骨细胞,甲苯胺蓝异染性不明显,通过Wston-blot法检测证实自体骨膜移植后第4周起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呈持续高度表达。结论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于受损关节软骨,在一定条件下能演化形成关节透明软骨,可用于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寻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取健康家兔16只,单侧膝关节股骨关节面造成骨软骨缺损约4?8mm2,实验组采用自体骨膜一同种异体深冻骨修复缺损,对照组采用自体骨膜一骨块修复。结果:1、大体观察两组骨膜再生组织光滑完整,关节挛缩,关节内粘连轻微(P?0.05)。2、光镜观察两组在优势组织、表面特性、结构完整,与正常软骨连接等方面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3、电镜下两组再生组织软骨细胞细胞器丰富、生长活跃、结构正常。结果提示:1、同种异体深冻骨不影响骨膜生发层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2、移植骨膜能够转化为类透明软骨。3、自体骨膜-同种异体深冻骨移植是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的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年期间,选取中山大学附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100例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关节镜下在其非负重区的软骨面上用专用器械凿取圆柱状骨软骨,移植至软骨缺损部位以修复缺损。术后行系统功能锻炼和MRI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7~20个月,患者关节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关节软骨缺损区表面平整,移植骨软骨位置良好。Brittberg-Peterson评分其中0分89例,1分10例,2分1例。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曲度,可用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曹飞  陈建  李建 《首都医药》2011,(18):24-2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患者的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MRI显示原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平整,移植的骨软骨柱位置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创伤性股骨髁局限性软骨缺损创伤小,操作简单,能保持关节面的曲度,是修复创伤性股骨髁软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异体和自体骨软骨移植的修复软骨缺损的差别。方法采用20只成年新西兰兔,造成直径4mm的软骨缺损,采用压配技术进行移植修复;术后12周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行组织学检查,用改良的Wakitani标准评分,并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新鲜异体与自体骨软骨移植均成活,得分相近。结论新鲜异体和自体骨软骨移植在修复兔的软骨缺损,在组织学上无明显差异,新鲜异体骨软骨可以作为移植的供体。  相似文献   

9.
楼跃  唐凯  夏榕圻  张志群 《江苏医药》2004,30(2):111-112
目的 探讨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在小儿髋关节脱位矫形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小儿髋关节脱位矫形重建术中对髋臼软骨缺损面积超过其表面积2/3以上的39例(48髋),取自体股骨上段全层游离骨膜,面积大于软骨缺损范围约10%,将其生发层朝向关节腔,用生物粘合剂(由广州白云医用胶总公司提供)粘贴覆盖于髋臼软骨缺损处。术后石膏外固定,主、被动活动髋关节。结果 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6个月),临床主要根据下蹲活动、有无疼痛、步态、Trendelenburg征、髋关节伸屈运动范围和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本组优19例25髋(52.1%);良12例10髋(25.0%);可7例8髋(16.7%);差3例3髋(6.2%);优良率达77.1%。结论 小儿自体游离骨膜具有良好的成软骨作用,移植修复髋臼软骨大面积缺损可以提高小儿髋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左强  崔维顶  范卫民 《江苏医药》2013,39(12):1365-1367,1360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体(BMSC-PLGA)复合物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在12只小型猪的双侧膝关节股骨内髁建立陈旧性软骨缺损模型,并将这24例膝关节随机均分为对照(A)组和复合物(B)组。两组缺损首先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B组多个移植物之间遗留的死腔再使用富集BMSC-PLGA复合物填塞。术后6个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在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评估中,B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A组(P<0.05)。B组的弹性模量明显高于A组(36.2MPa vs.26.9MPa)(P<0.05)。结论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集BMSC-PLGA复合物修复膝软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自体骨软骨移植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指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46例手指外伤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发生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有1例,皮瓣血运发生障碍有2例,余患者皮瓣均成活。皮瓣断蒂时间为35周,平均4周,平均住院天数为26 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综合、全面的术后护理是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修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鹿瓜多肽对动物膝骨关节炎(OA)软骨的影响,探讨鹿瓜多肽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6只,正常空白对照组:非手术,正常喂养;模型对照组:行双膝关节部分软骨缺损手术;观察组:行双膝关节部分软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周开始,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观察组按0.6ml/kg腹腔注射鹿瓜多肽,1次/d,术后12周处死动物。切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血清、关节液。结果正常空白对照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正常;模型对照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缺损部分修复;观察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缺损完全修复。观察组关节软骨形态学上明显改善,血清及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分别为(117.31±11.49)mol/L、(76.28±19.11)mol/L,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102.37±11.54)mol/L,(57.58±17.31)mol/L](P〈0.01)。结论鹿瓜多肽能够降低兔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的退变,通过抑制关节软骨炎症,加强关节软骨下骨的吸收应力的能力来保护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骨软骨柱移植方法治疗软骨缺损(osteochondral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OAT)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2012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OAT治疗20例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将股骨髁非负重区骨软骨柱移植至负重区软骨缺损处,术后膝关节支具固定、康复治疗。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膝软骨缺损患者功能恢复,疼痛明显减轻,术前采用Brittberg—Peterson评分为(82±3.8)分,随访终末时评分为(12±5.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OAT创伤小、能恢复关节面的曲度,是治疗小面积软骨缺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降钙素(Calcitonin,CT)对动物膝骨关节炎(OA)软骨的影响,探讨降钙素对OA的治疗作用。方法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非手术,正常喂养;模型对照组(B组):行双膝关节部分软骨缺损手术;CT组(C组):行双膝关节部分软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周开始,A、B组不予任何处理;C组按15U/kg皮下注射CT,1次/2天;共给药12周;术后12周处死动物。切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大体观察,HE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血清、关节液。结果A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正常;B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缺损部分修复;C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缺损完全修复。与B组比较,C组关节软骨形态学上明显改善,血清及关节液中SOD明显升高(P〈0.01)。结论降钙素能够明显降低兔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的退变,通过抑制关节软骨炎症,加强关节软骨下骨的吸收应力的能力来保护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比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5例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和穿支皮瓣移植术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部外伤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种手术的恢复时间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穿支皮瓣移植术的45例患者中,44例皮瓣成活,1例未成活,成活率为98%;应用传统皮瓣移植术的40例患者中,有2例皮瓣未成活,成活率为95%。结论应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有效克服了传统皮瓣移植术对供皮区损伤大,患者需行二次断蒂手术住院时间长的痛苦。供皮区皮损小,受皮区皮瓣美观,且利于活动,成活率高,手部功能正常,可使皮肤达到高效再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微骨折手术组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踝关节VAS、AOFAS踝-后足评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VAS均有所下降,AOFAS踝关节评分均升高,且微骨折术组踝关节VAS高于移植术组,但AOFAS踝关节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骨折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移植术组。结论: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相对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给予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112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行微骨折术修复的34例(54膝)为对照组,以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的36例(58膝)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优良率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均一期愈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88%,观察组无并发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不易造成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打压植骨法在胫骨平台骨缺损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48例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在行膝关节置换术中采取自体打压植骨方法进行修复,对手术前后患者的主动屈伸度与K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自体打压植骨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48例患者的主动屈伸度及KSS评分均较低;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主动屈伸度及KSS评分均有显著上升,且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打压植骨法在胫骨平台骨缺损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术后关节部分功能改善和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强荣  王黎明 《江苏医药》2007,33(5):511-512
由创伤或各种骨关节疾病造成的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其自身修复能力很差,关节软骨一旦损伤将很难修复.长期以来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软骨下骨钻孔技术、截骨术、骨软骨移植、软骨移植、骨膜移植、骨髓细胞移植,疗效多不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新的载体材料的出现,软骨工程学应运而生,为软骨细胞的移植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与手段,为成功治愈关节软骨缺损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技术和方法。方法:取兔自体关节软骨细胞,经体外扩增、^3H-TdR标记后与生物材料PluronicF127结合,修复人为造成的兔关节软骨缺损。结果:8周后关节软骨缺损由白色透明样软骨组织充填;12周后缺损修复,表面较光滑,组织切片显示软骨陷窝、基质均匀;放射自显影显示修复组织带放射活性。结论:组织工程技术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