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祛瘀通窍方治疗经行头痛的效果。方法: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研究组46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祛瘀通窍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O及PGE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PGF2α、PGF2α/PGE2、AVP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祛瘀通窍方治疗经行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止痛汤加减治疗肝火上炎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火上炎型经行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自拟清肝止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患者50例,予经前3d服用;3个月1疗程,1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7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4.00%.结论 采用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滕月新 《江苏中医》1997,18(1):14-15
运用自拟“消痛汤”辨证加减,临床治疗疗经行头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7%。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该病患者采用羚角钩藤汤加减内服并结合针刺疗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50例中,治愈3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羚角钩藤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经行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杨枫  罗红斌  王霞  黄梓宁 《光明中医》2009,24(8):1485-1486
目的:吴茱萸汤加味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符合厥阴经行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加味吴茱萸汤,对照组22例口服芬必得胶囊,两组均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治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2.9%,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愈率为27.25%,总有效率为54.5%;两组停药6个月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9%.结论: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厥阴经行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一20H09年收治的经行头痛患者50例,按照住院甘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VA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运用自拟“消痛汤”辨证加减,临床治疗经行头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7%。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4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主诉为经期或经后出现以头痛或巅顶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腰膝酸软手足心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32例,中医辩证以阴虚阳亢证为主,运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味治疗.结果:32例中,治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结论:杞菊地黄丸加味治疗经行头痛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崔玉衡教授疏肝止痛汤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归纳崔玉衡教授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经验。结果:经行头痛的发生大多由肝血虚损、肝气郁结、气郁血滞、循经上扰清窍引起。五脏经脉惟足厥阴肝络能上达巅顶。治疗当从肝入手,疏肝解郁,活血祛瘀为主,佐以祛风止痛之品,再结合经期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部位所属脏腑经络,佐以引经药,灵活施治。结论:崔玉衡教授疏肝止痛汤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经行头痛是每遇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其病因为肝火、血瘀和血虚.但临床上以肝郁化火居多.笔者自2005年以来运用羚羊钩藤汤加味治疗本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为18 ~45岁;经前头痛20例,经行期头痛10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辨证分型治疗经期头痛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大43岁,最小19岁,平均30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5年。60例患者均于月经来潮前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经1个周期后可再次复发。1.2诊断标准[1]:头痛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2次以上,头痛大多为单侧,或左或右,亦可见于两侧太阳穴或头顶部。痛如锥刺,或掣痛,或绵绵作痛。须排除经期外感,高血压及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头痛。2治疗方法2.1气血瘀滞:经前或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色紫有块,或伴小腹痉…  相似文献   

13.
归脾汤治疗经行头痛39例杨云霞河南省用口地区中医院(466000)主题词归脾汤/治疗应用,经行头痛/中医药疗法笔者自1988年起,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经行头痛39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9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2月,运用自拟通络清窍汤治疗经行头痛5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方法: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分别观察疗效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71%,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1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3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为主治疗经行头痛远期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经行头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建宇  郑建宙 《河北中医》2001,23(8):612-613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维生素B6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痊愈率为66.7%,对照组则分别为80%、16%,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治疗经行头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5年起应用珍珠安神胶囊(广东医学院医药科技开发中心生产)结合西比灵治疗内伤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内伤头痛患者59例随机分为珍珠安神组与西比灵组。珍珠安神组36例,男性10例,女性26例;年龄(37±11.46岁);病程(15±8.23)年;头痛轻度6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头痛发作(6±1.35)次/月,持续时间(1±0.57)d。西比灵组23例,男性6例,女性17例;年龄(36±10.23)岁;病程(15±7.65)年;头痛轻度5例,中度15例,重度3例;头痛发作(5±1.80)次/月,持续时间(1±0.63)d。两组病程、病情、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等差…  相似文献   

18.
19.
杨准叶 《河南中医》2003,23(12):58-58
经行头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以头痛为主的病症。笔者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上扰型头痛取得良好疗效 ,现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 ,中医辨证均为肝火上扰型。症见经前或经行头痛 ,甚或巅顶掣痛 ,伴头晕目眩 ,性情急躁易怒 ,口苦咽干 ,或带下量多 ,色黄质稠 ,纳谷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于每月经行前1周开始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头痛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 67%(33/36),对照组为72. 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经行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