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毁损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CT引导机为西门子AR型NOVR型.34例患者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作出三叉神经痛诊断,均有服用药物史,5例为经其他方法治疗后复发.34例中男8例,女26例,年龄55~70岁,平均58岁.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采用22G穿刺针,CT引导进针,确定针尖在卵圆孔时,分次缓慢注射2%阿霉素0.2~0.3 ml(不超过 0.5 ml).结果治疗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即刻疼痛减轻26例(76.9%),治疗后6个月,3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并发症少而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微创、疗效好、可重复操作的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经验,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材料与方法:16例患者头过仰机架倾斜半冠状位扫描体位在CT引导下穿刺到达卵圆孔。注入稀释对比剂观察其分布及弥散范围,2%利多卡因0.2ml行试验性治疗,后缓慢分次注入2%阿霉素液,每次0.1ml,共0.3~0.5ml,总量不超过0.5ml治疗。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随访半年13例(13/16)疼痛基本消失,3例疼痛较明显,但均较术前轻。9例随访一年以上大部分对镇痛疗效较满意,仅其中1例虽有较明显疼痛但仍较术前轻行药物治疗控制。并发症少而较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治疗具有微创、经济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疗效佳及可重复性的优点,不失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的可行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良好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CT 三维成像引导定位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 三维成像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H惫rtel 前入路法穿刺.当穿刺针触及颅底骨质或穿刺深度达6 ~7 cm 时,行颅中窝底CT 薄层扫描和三维成像重建,根据穿刺针和卵圆孔在三维影像位置空间关系,调整穿刺针方向以进入卵圆孔,再次行CT 扫描和三维成像重建,确定穿刺针已进入卵圆孔并测量穿刺针进入的深度,根据三叉神经痛的分布情况,调整进入的深度,在射频电生理确认位置正确后,行三叉神经半月节的选择性热凝.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一般1 ~2 次调整即可进入卵圆孔到达解剖深度,结合电生理定位可精确做到选择性的毁损,近期有效率约96.7%,其中仅1 例在手术未出现明显效果,但使用原剂量的卡马西平能够缓解疼痛外,其余均成功缓解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 三维成像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做到安全、准确和有效.可准确地把握穿刺针进入卵圆孔的深度,以此可作为解剖定位.三维CT 引导卵圆孔定位,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应用无水酒精治疗腹部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腹部囊肿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后注射无水酒精,其中肝囊肿24例,肾囊肿18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术后CT或/和超声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率为78%(36/45),显效率20%(9/45),有效率100%(45/45),无副反应发生.结论 CT引导下介入治疗腹部囊肿疗效显著,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CT三维成像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4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以前入路法穿刺半月神经节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 48例卵圆孔穿刺均顺利完成,45例治疗后疼痛消失,2例减轻,1例无效.术后随访3 ~18个月,复发1例,46例术后出现面部感觉麻木,7例咀嚼力减弱,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CT三维成像引导经皮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CT引导和非引导下半月神经节毁损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CT引导与非CT引导下经皮穿刺,用阿霉素毁损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8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35例,女54例,年龄39~81岁,平均60.4岁,病程1~16年不等,分为两组。治疗前CT冠状及轴位扫描卵圆孔,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第一组(44例)不用CT引导穿刺半月神经节,第二组(45例)用CT引导穿刺的方向并确认针尖的位置,经造影确保穿刺针准确位于半月神经节内,两组均向半月神经节注射阿霉素。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分别有26例和36例完全无痛,分别有17例和6例未缓解。第一组的并发症数量及程度明显超过第二组。结论:与传统的盲目穿刺方法相比,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毁楣术对三叉神终痛的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CT的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用药物毁损性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1994-03/2001-12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毁损治疗的7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前CT冠状及轴位扫描卵圆孔,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CT引导穿刺的方向并确认针尖的位置,经造影确保穿刺针准确位于神经节内,然后向三叉神经半月节注射神经阻滞破坏药阿霉素。在治疗后当日、治疗后第7天、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记录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①目测类比疼痛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②疼痛缓解度:采用0~4数字疼痛缓解分级标准,0度:未缓解(疼痛未减轻);1度: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4);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2);3度:明显缓解(疼痛减轻约3/4以上);4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③生活质量评分:就疼痛对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兴趣等的干扰进行自我评价,以0~10分表示,0分为无干扰,10分为最严重干扰。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76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毁损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除1例解剖变异未穿刺成功,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穿刺和治疗。①治疗前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治疗前(8.7±2.7)分,治疗后第7天(1.6±2.1)分,治疗后6个月(2.1±0.9)分,治疗后12个月(2.3±0.7)分,P<0.01]。②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治疗后1周内疼痛完全缓解61例,不同程度减轻11例,无变化4例,其中2例改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12个月,完全缓解58例,11例未缓解。③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食欲、睡眠、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生活兴趣治疗后第7天、6个月、12个月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5.7±2.8),(4.0±2.0),(6.1±2.4),(6.1±2.4),(6.9±2.3)分;治疗后第7天:(2.5±1.5),(2.8±1.2),(3.5±2.3),(2.6±1.6),(4.8±2.3)分;治疗后6个月:(2.9±1.3),(2.0±0.7),(2.5±1.2),(3.1±1.5),(2.4±1.1)分;治疗后12个月:(2.2±1.1),(1.8±1.1),(2.3±1.6),(2.1±0.9),(1.8±1.0)分,P<0.05或0.01]。结论:CT引导下经皮半月神经节毁损术对三叉神经痛效果明显。在CT引导下穿刺半月神经节,可使定位更准确,获得更好疗效。由于在局麻下操作,患者痛苦小,也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46例患者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作出三叉神经痛诊断。在CT引导下应用Hartel前入路法经皮穿刺卵圆孔,进行温控射频热凝毁损。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38例,减轻6例,无缓解2例,总有效率95.7%(44/46),治疗后6个月,4例复发,复发率8.7%(4/46)。并发症少而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并且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及精确性,是一种微创、可重复操作的技术,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型臂引导下,根据影像学将卵圆孔划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按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穿刺针分别位于卵圆孔内侧、中部、外侧区域。行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疼痛缓解度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12月的临床疗效。结果: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穿刺和治疗。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当日、治疗后7天、14天、1月、6月、12月VAS和有效缓解例数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和12个月VAS评分均降低(P<0.05)。12个月随访观察A组有效率为76.7%,B组有效率为76.7%,C组有效率为73.3%。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治疗三叉神经痛时,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均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三维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中、重度三叉神经痛患者,在Hartel前入路穿刺过程中,穿刺针抵达卵圆孔、触及骨质或穿刺深度达6~7cm时停止穿刺,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重建影像的指导下穿刺。结果所有穿刺均成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三维CT引导下行经皮卵圆孔穿刺,结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穿刺和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颈侧入路舌咽神经射频热凝合并无水乙醇毁损术对舌咽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对35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颈侧入路经皮穿刺,进行舌咽神经射频热凝合并无水乙醇毁损术,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随访时的疼痛情况、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 结果 28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例术后疼痛减轻,余3例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接受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期间30例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在出院1个月内疼痛消失,1例部分缓解,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所有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疼痛与情绪评分明显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CT引导下颈侧入路射频热凝合并无水乙醇毁损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疗效可靠,定位准确,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和神经刺激仪定位法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眼支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眼支痛患者采用C型臂X线和神经刺激仪双针定位下0.5%阿霉素0.5ml卵圆孔注入后,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7天、1月、6月、12月、24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简化McGiLL疼痛量表(the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计算各时间点治疗有效率.结果:随访有效病例46例,VAS评分,SF-MPQ评分、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天、7天、1月、6月、12月、24月镇痛有效率分别为76%、83%、93%、91%、78%、73%.结论:双引导法阿霉素介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眼支痛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估,并随访2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后各时段与术后1 d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后各时段与术后7 d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各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当代治疗三叉神经痛3种外科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相同原则,对48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用3种不同外科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微血管减压(MVD)治疗155例,出院时分析获疼痛完全缓解76.1%,部分缓解19.3%,无效4.5%;平均随访52.5个月,疼痛完全缓解58.5%,部分缓解27.3%,无效14.1%。采用射频热凝(TCG)治疗113例,出院时疼痛完全缓解61.9%,部分缓解25.6%,无效12.5%;平均随访45.4个月,疼痛完全缓解2.2%,部分缓解33.7%。采用经皮球囊压迫(PMC)治疗215例,出院时疼痛完全缓解67.4%,部分缓解21.4%,无效11.2%;平均随访38.3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3.6%,部分缓解29.2%,无效57.1%。结论MVD最有效,尽管PMC在治疗上也起很大作用,但应作为MVD的一种替换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CT三维成像精确定位卵圆孔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近、中期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穿刺前,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测量以明确穿刺方向和深度,按Hartel前入路穿刺。穿刺后,再次通过三维CT扫描和三维重建以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神经电生理测试定位明确卵圆孔位置,穿刺卵圆孔定位成功后,行射频温控热凝术,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术中所有患者穿刺均成功,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近期疼痛缓解程度和有效率随时间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随访27例,有效率为88.89%,1例复发,占3.70%。结论:经CT三维成像精确定位卵圆孔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阳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340-1342
【目的】观察预给舒芬太尼和(或)利多卡因预防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利多卡因组(L组)、舒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组(SL组)及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50例。给予丙泊酚前1min,四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2mL)、利多卡因40mg(2mL)、舒芬太尼+利多卡因(0.2μg/kg+40mg)以及生理盐水(2mL)。所有患者以0.5mL/s速度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00mg,从预给药开始由另外一名麻醉医生观察是否发生注射痛及严重程度。【结果】与C组比较,L组、S组及SL组注射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S组及L组比较,SL组注射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给舒芬太尼或利多卡因均可有效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以及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严重程度,且联合舒芬太尼及利多卡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形臂后前位 正侧位影象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的临床优缺点。方法:按入院顺序选择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C形臂后前位 正侧位影象指导下前外侧入路穿刺卵圆孔,记录低频电刺激下三叉神经三个分支支配区的皮肤电位,依电位强弱决定穿刺针深度和方向再行射频热凝毁损。随机选择前期15例盲穿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患者和15例单纯C形臂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患者为对照,比较穿刺过程顺利程度和近、中期疗效。结果: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穿刺次数少,但总治疗操作时间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显著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C形臂结合皮区刺激电位引导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