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检验科静脉采血室消毒及感染监测,以防止或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方法 本院感染科制定了一套消毒制度及消毒后的监测,并于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细菌病源学监测。结果 消毒前有病源菌生长,消毒后均无菌生长。结论 实施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可有效防止或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质量。 相似文献
2.
1998年贵阳市霍乱流行,我院肠道门诊及传染病房从6月到10月上旬收治霍乱疑似病人及霍乱病人共270人,现将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防止气性坏疽手术期院内感染的发生而进行严密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方法 通过术前人员、环境、物品的充分准备,术中严密的隔离消毒管理,术后的严格消毒隔离灭菌措施.结果 经过手术室严格隔离,手术人员防护隔离,严格环境管理以及手术后严格的物品消毒灭菌等一系列严密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术后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严密有效的手术室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成功避免了气性坏疽病菌的扩散,有效保障了手术病人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方法 2010年5~6月共收治53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病情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无一例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病区及患儿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大流行,有利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35例烧伤病人,针对不同的烧伤深度及部位采取了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监测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探讨手微生物消毒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在我院及本市其他三家医院检验科工作的120位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双手进行微生物检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三组,用清水冲洗、肥皂冲洗、消毒液消毒等3种方法进行消毒后再次抽样检查,对比3组消毒效果。结果 120位试验人员的手微生物污染情况都很严重,其中处于清洁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手污染程度最严重。3种消毒方法中,消毒液消毒法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消毒方法。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科人员的手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要采用恰当的消毒方法消毒,并采取其他干预措施,降低手污染率,预防疾病感染。 相似文献
8.
我科采取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多种措施 ,对霍乱进行了有效的临床护理及消毒隔离 ,确保了病区内其它病员正常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2年8~12月收治霍乱患者3例 ,留察密切接触者5例。留察者连续3天大便培养阴性解除隔离出院。3位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以后连续2次大便培养阴性解除隔离治愈出院。1.2治疗方法 :补充水份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口服和静脉补液两条途径。对密切接触的留察患者给予口服氟哌酸0.4g,每日3次 ,或者环丙沙星0.25g,每日3次。2护理2.1心理护理 :确诊患者安… 相似文献
9.
产房的消毒是指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及产床等的消毒。产房是孕妇分娩的主要场所,它关系到母婴健康。因为产妇在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机体抵抗力严重低下,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抵抗力弱?所以两者易受感染的机会较大。因此,加强对产房的院内感染控制,提高母婴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感染率,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现将我院产房的消毒隔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6,(21)
目的探讨应用消毒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效果控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1.9%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5,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2.9%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的应用,能够促进多重耐药菌重复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前提,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种院内感染。因此新生儿病房通过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及严格管理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以预防及减少患儿交叉感染机会,使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优化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过去2年的门诊手术室管理资料及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实施门诊手术室消毒优化管理,严格落实执行《内镜清洁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门诊宫腔镜进行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和精心保养,我院的门诊手术室消毒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结论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落实优化管理措施,对提高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部分乡村医生和个体行医者隔离消毒知识匮乏、观念淡漠,由于不按消毒技术规范操作而引起的院内感染事故不断发生,县卫生局决定在1989年全县隔离消毒知识普训的基础上,2000年5~7月份全部复训一次,现将培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肖毒隔离技术的认识、态度、行为的现状
为医药内感染的学习、培训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本院手术科室的129名医生和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消毒隔离技术认知程度偏低
与职称有关(中级以上职称优于初级及其以下职称)
护士对消毒隔离技术的认知程度高于医生
对传统技术的认知高于新技术;消毒隔离技术的态度和应用正确率高于认知程度
护士对消毒隔离技术的应用正确率高于医生.结论提示医院内感染教育应根据各级各类人员对消毒隔离技术的认知程度分别进行
内容应侧重消毒隔离新技术、新概念;要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
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
重点做好医生护士诊疗行为的现场临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肖毒隔离技术的认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医药内感染的学习、培训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手术科室的129名医生和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消毒隔离技术认知程度偏低,与职称有关(中级以上职称优于初级及其以下职称),护士对消毒隔离技术的认知程度高于医生,对传统技术的认知高于新技术;消毒隔离技术的态度和应用正确率高于认知程度,护士对消毒隔离技术的应用正确率高于医生.结论提示医院内感染教育应根据各级各类人员对消毒隔离技术的认知程度分别进行,内容应侧重消毒隔离新技术、新概念;要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重点做好医生护士诊疗行为的现场临控. 相似文献
18.
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短距离内空气传播的感染 ,其中某些疾病也可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播 ,如在护理过程中消毒隔离不当 ,极易造成交叉感染。下面是将如何做好消毒隔离的几点经验介绍如下。1 呼吸道传染疾病病房的空气消毒处理1 1 病房有人的情况下 ,可用乳酸加热熏蒸消毒 ,每天上、下午消毒 1次 ,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1 2 病房无人的情况下 ,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用量为 2 0~30ml/m3 ,30分钟 ;或 3%的过氧化氢喷雾 ,用量 2 0~ 4 0ml/m3 ,6 0分钟 ;或用活化后的二氧化氯 ,浓度为 0 0 5 %喷雾 ,用量为 2 0ml/m3 ,30分钟 ;或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仅就乙肝来说 ,病毒携带者约为 1 .5亿人以上。在带毒者中约有 2 5%将发展成各种类型肝病(炎 )。全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 30 0 0万 ,再加上每年新感染的甲肝、戊肝、丙肝和其他型的肝炎 ,其发病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面对这么多的肝炎病人 ,全部病人住院隔离治疗是不可能的 ,也做不到的 ,绝大多数肝炎患者仍在家里休息和治疗。那么家庭如何做好隔离消毒和护理呢 ?1 隔 离对急性期特别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 ,应予单间隔离 ,直至黄疸消退 ,肝功能正常方可解除隔离。对于慢性 (轻型 )肝炎 ,可以不作特殊的隔离 ,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