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首例报道至今仅30年,目前HIV感染人数在4 000万左右,仅2002年至今有近2 000万人死于AIDS[1]。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病例,至2007年HIV感染已超过100万人。有分析  相似文献   

2.
郑雪英  张沛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86-3787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全球约有2 500万人死于AIDS。目前,我国AIDS疫情呈上升趋势,HIV感染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近年来,我国AIDS患者不断增多,照护AIDS患者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大挑战。我院自2005年1月~2009年4月共收治了46例AID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1]。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AIDS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现阶段世界上每年有260万的艾滋病孕产妇需要分娩,如何对艾滋病孕产妇进行护理,减少及阻断母婴传播的可能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例HIV感染的孕妇,对其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20余年来,已在全球范围造成了流行,在我国AIDS流行趋势十分严峻,截止到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为126 808例,感染人数年增长率约30%~40%.据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我国HIV感染者有可能达到1 000万人.随着HIV感染者的增多,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环境中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我院自2002年7月~2009年8月共收治AIDS患者41例,其中男34例,女7例,年龄21~73岁.随着这类患者的日益增多,加强AIDS院内控制与防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正>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已发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HIV-1和HIV-2。HIV-1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因。自1981年6月首例艾滋病患者被确诊,HIV病毒便开始肆虐全球并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1]。抗病毒治疗是治疗艾滋病的关键,现在全球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1981年美国报告第一例艾滋病以来,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报告了60多万病例和800万带毒者。鉴于本病传染方式酷似梅毒和乙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7.
中国艾滋病防治研究的进展与形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简称艾滋病,1981年首先发现于美国,迄今已遍布全球。截至1998年6月底全球已有19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1893784例艾滋病患者,估计全球已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3340万例,分布于2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生活在发展中国家。1997年全球新感染HIV的人数有580万例,平均每日新增加感染者16000例。我国自1985年6月于北京首次发现AIDS病例以来,迄今已有14年历史。截至1998年9月,我  相似文献   

8.
石西南 《贵州医药》2013,37(2):168-170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 4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2001年增长17%[1]其中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携带者最多的国家,估计有560万人。截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对其病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深入了解,已开发出一些治疗HIV感染的药物,双脱氧核苷类是较有价值的一类,其中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即叠氮胸苷是唯一经FDA批准上市的抗HIV药,但其严重骨髓抑制毒性及耐药病毒株的迅速出现限制了它在临床中的应用。最近第二个更强效的双脱氧核苷类,2’,3’-二脱氧胞苷(2,3-dideoxycytidine,ddC)进入了Ⅰ期和Ⅱ期临床试  相似文献   

10.
覃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03-204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主要侵犯和破坏部分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明显受损,最终并发严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从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到2004年底,已累计报告HIV感染者68546例,AIDS患者4975,死亡2159例。专家估计,至2004年,我国实际HIV感染者已超过120万。艾滋病流行在我国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可以预见我国将出现大量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与严重危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德纯 《淮海医药》2003,21(1):84-86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自1981年美国首次正式报道以来 [1] ,现已蔓延到全世界 ,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和政治问题。目前全世界已有 2 0 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和 AIDS病例 (HIV/ AIDS)。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报告 ,迄至 2 0 0 1年底 ,全球已有 6 5 0 0万人感染 HIV,其中 2 5 0 0万人已经死于 AIDS。 AIDS流行范围广泛 ,病情复杂严重 ,死亡率很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 ,HIV/ ADIS已成为第 4位主要死因。1 对艾滋病认识的重大转变人类发现 AIDS 2 0…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AIDS)快速增长期,卫生部评估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底我国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PLWHA)65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7.5万人。今  相似文献   

13.
<正>艾滋病(AIDS)是由于人类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作者就本院200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住院的22例AIDS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年8月至2015年10月出院第一诊断为AIDS的死亡病例12份。艾滋病及其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按  相似文献   

14.
HIV感染与月经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也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I)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探讨HIV感染病人的月经异常情况,作者在中非首都班吉的友谊医院妇科门诊,对1年来收治的36例HIV感染病人出现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患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临床综合征。HIV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我国艾滋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各种疾病合并艾滋病的病例也不断增多。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4年6月9日对1例上颌骨根尖囊肿伴感染合并艾滋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由于采取了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得到完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于红  蔡崧 《哈尔滨医药》1999,19(2):28-29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简称。是由一种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所致。这种病毒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被感染者很容易感染普通人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自1981年首次报告以来,发病人数逐年上升AID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进展期,并发症期,无症状的AIDS。主要侵及胸部、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抗艾滋病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简要概述艾滋病(Acqur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世界大流行疾病。AIDS 死亡率很高,从确诊到死亡一般1.5~2年。感染HIV 的人不一定全都发展成AIDS,  相似文献   

18.
浅谈艾滋病的治疗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刘剑英 《江西医药》2003,38(4):302-303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极强的致死性疾病。据我国卫生部通报,2002年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累计总人数已增长至近100万。随着艾滋病蔓延态势的严峻,中国政府对艾滋病的防治已日益重视。现将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综述如下。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此类药通过抑制HIV逆转录酶(HIVRT),干扰HIV复制起作用。它包括齐多夫定(AZT)、去羟肌苷(ddI)、扎西他宾(ddC)、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及阿巴卡韦、坦洛弗韦。其中齐多夫定是抗艾滋病首选药,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阿巴卡韦的…  相似文献   

19.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首例艾滋病(AIDS)于1981年6月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确认以来,艾滋病横行肆虐于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1998年底,全世界仍存活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总数为3340万,已死亡1390万,两数共计达4730万。1998年全世界新增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580万,平均每天有16000HIV新感染者。在全球范围内,AIDS是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按目前发展趋势可预测,在不久的将来,AIDS死亡将替代一些常见死因而进入五大死因之列。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AIDS以来,HIV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尤以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必须予以高度警惕,严格控制。截至1999年9月,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HIV感染者15080例,其中AIDS477例,死亡224例。据专家估计,我国实际HIV感染者可能已逾40万。仅1998年,全国共报告HIV感染者3306例,其中AIDS136例,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在1994年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艾滋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