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坏死。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约为0.02%~0.06%,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9~5):1。每10万人口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为男性15.0,女性11.7。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87%~96.5%,女性发病较男性晚10年。近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呈现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几乎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在此基础上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痉挛所致。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 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的窦性心律是整齐的,其频率在成年人为60~100次/min。窦性心律的频率因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等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故所谓正常范围对个人来说只具有相对意义。一般说来,经常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的人心率偏慢、长期静坐工作者心率多较快。 相似文献
3.
1概述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少数病人可形成动脉瘤。临床分为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肾动脉型、肺动脉型和混合型5型,上述5型均可累及肺动脉,引起肺动脉高压。本病好发于青少年,30岁以内发病者约占89%; 相似文献
4.
陈椿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1):18-23
晕厥是指突然的、短暂的、通常能自行恢复的意识丧失,常伴肌张力消失,但无神经定位体征.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社会人群中30%~50%的人曾经发生过1次或1次以上的晕厥.占急诊室就诊人数的1%~6%、住院病人数的0.6%~1.0%.晕厥有两个发病高峰时期:青少年期(以心脏神经性晕厥为主)和60~80岁的老年期(以器质性或退行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见). 相似文献
5.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一)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1概述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是房室交界区提前发出的异位激动。 相似文献
6.
陈椿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0):23-2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各种心脏病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相似文献
7.
钱思轩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4):18-23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
1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相似文献
8.
钱卫冲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2):20-25
1 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达10%~20%.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病人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卢瑞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5):11-13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
1概述 过敏性紫癜为免疫复合物疾病,伴IgA、IgG和C3沉积于皮肤和肾脏的血管壁。主要病变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表现为过敏性血管炎的征象。出现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和(或)肾脏病变等。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会造成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症状。但近年来临床实践已证明。发生心肌缺血时并不都发生心绞痛;而且不伴有心绞痛发作的,较伴随心绞痛发作的约多四倍:这种没有心绞痛发作的心肌缺血.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老年人最容易罹患此症。 相似文献
11.
储旭华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12):14-17
第一节 面神经炎
1概述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激发因素可能为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继而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也可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一个体征。面神经炎的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2.
殷咏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5):15-19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1 概述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与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 ,以黏膜糜烂溃疡为主 ,多累及远端结肠 ,亦可累及全部结肠。主要症状有血性黏液便、腹痛、里急后重、腹泻等。 1 875年Wilks和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本病好发于欧洲和美洲 ,亚洲较 相似文献
13.
尤志学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1):15-17
1概述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侵犯生殖器皮肤黏膜,引起炎症,水疱、糜烂、溃疡性病变的性传播性疾病。1967年,Nabmais证实其病因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后来有人证明HSV-1也能引起生殖器疱疹,占10%,但多数是由HSV-2引起,占90%。生殖器疱疹呈慢性复发过程,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殷凯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19-2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部及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本病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部分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刘嘉茵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3):18-19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概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因下丘脑-垂体-巢卵轴内分泌功能调节失衡所导致的大量的子宫出血而没有器质性原因。功血可发生在青春期至绝经期之间的任何年龄,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缩短、经期的延长和(或)月经量的增多,是妇产科的常见和多发病之一。临床上一般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大类,85%的患者为无排卵型,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绝经前期。 相似文献
16.
脑栓塞指脑血管被随着血液循环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栓子栓塞,致血液中断而引发脑梗死,故又称栓塞性脑梗死。脑栓塞的发生率比脑出血及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少,发生在左侧的较右侧为多,以心源性栓子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尤志学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2):16-20
第五节 梅毒
1概述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一种系统的、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又可能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发生先天梅毒。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也一直是中国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而老年人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中的一大类疾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包括有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等。 相似文献
19.
刘嘉茵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4):13-14
第二节 闭经
闭经是一个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临床症状。传统上将闭经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18岁作为诊断的界限。但因为闭经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加上环境和时间的变迁以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闭经的认识、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有了较大改变和进步。月经是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周期性调节造成子宫内膜周期脱落形成的,因此,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生殖道特别是子宫的各个环节上出现的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均可能引起闭经。其他内分泌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以致发生闭经。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后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广义的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狭义的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肾病是导致肾衰竭的首要病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