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检测小鼠单克隆抗体19-9和17—1—A以及抗癌胚抗原(anti—ACE)抗体在人体消化道腺癌中的特异性,选用了两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即(1)间接免疫萤光法:能在移植于裸鼠的人肿瘤冰冻切片上和在培养的瘤细胞株悬液中显示出萤光来;(2)免疫过氧化酶法:用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在石蜡切片上进行.所试验的肿瘤部分是培养的移植于裸鼠的人体肿瘤,包括结肠腺癌、HT—29、HRT—18,HCT8R、SW1116、肺未分化癌(LXI)和黑色素瘤(Foss)等瘤株;另部分是手术切除并按常规方法固定了的胰腺、胃、直肠和非消化道的肿瘤. 对上述移植于裸鼠的肿瘤来说,免疫萤光法和免疫过氧化酶法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抗ACE、17—1-A和19—9抗体在所有的结肠肿瘤中均呈阳性,而在LXI和Foss中则呈阴性,仅17—1—A抗体在肺肿瘤中显示免疫萤光弱阳性.手术所取的标本只用免  相似文献   

2.
1153例冰冻切片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切片是指导手术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1153例冰冻切片进行总结,着重分析误诊的原因,以达到提高冰冻切片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我科自1974年8月至1984年12月的全部冰冻切片共1153例。冰冻制片方法为甲醇致冷冰冻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剩余组织用石蜡包埋切片以作对照。所有诊断结果可归纳为三类:(1)确诊病例即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指肿瘤的良、恶性及类型一致,但分级不相一致)。(2)未能确诊:对诊断不能肯定性质(如瘤疑,恶性不能除外等)。(3)误诊病例。  相似文献   

3.
抗EBV—EA(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锡宾  张昌卿 《癌症》1992,11(4):260-263
在用正丁酸或IudR诱导过的Raji细胞(n—Raji和IudR—Raji)内能测定到表达EB病毒早期抗原复合物(EA+)的细胞。本文以n-Raji细胞为免疫原制备出四种抗EA单抗BAE4、5、6、7,它们均属小鼠IgM。该组单抗对丙酮固定的EA(+)细胞有反应,抗体定位于胞质,但对甲醇固定的EA(+)细胞呈阴性反应。免疫萤光染色显示,其中BAE5抗体能与检测过的15例鼻咽癌冰冻切片中的癌细胞起阳性反应。上述结果提示,该组单抗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EBV—EA(R)型抗原中,其中之一能被鼻咽癌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笔者实验室最近发现,高温烤片可有效解决甲基丙烯酸树脂包埋的组织切片的脱片问题,本文拟进一步研究确定高温烤片对石蜡包埋切片黏附、厚度及染色的影响。方法大鼠肾脏石蜡切片(切片机设定的切片厚度10μm)脱蜡后经90℃、140℃热板烤片30 min处理,然后用过碘酸-席夫试剂和苏木精染色,观察脱片情况、切片厚度及染色效果。大鼠脊髓石蜡切片(14μm厚)同样处理后分别进行小胶质细胞和突触素颗粒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对照(未烤片)相比,90℃或140℃烤片都有效防止了肾脏石蜡切片从载玻片上脱落,但染色后的实际切片厚度减少了约50%(与设定切片厚度相比),染色变浅,结构清晰度欠佳(90℃烤片后),甚至有细胞消失(140℃烤片后);90℃烤片后免疫阳性小胶质细胞或突触素颗粒减少,非特异性染色加深,140℃烤片后几乎未见免疫阳性结构。结论高温烤片防脱片的方法可能不适用于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5.
EB病毒与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瘤(BL)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与鼻咽癌(NPG)有关。在淋巴瘤(RL)活检组织中还未能发现 EB 颗粒,免疫萤光检查虽偶见病毒外壳抗原(VGA)与早期抗原(EA),阳性细胞也只有十万分之一。但淋巴瘤(BL)活检组织经培养后往往在3天内就可看到10%的细胞产生早期抗原(BA),  相似文献   

6.
痰液沉渣切片和痰涂片检查诊断肺癌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寻找更快捷准确的痰液检查肺癌癌细胞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 12 0例肺癌患者 ,进行痰液涂片和痰液沉渣切片两种方法检查癌细胞的比较性研究。结果  ( 1) 12 0例肺癌患者痰涂片发现癌细胞 3 8例 ( 3 1.67%) ,而痰沉渣切片检出癌细胞 86例 ( 71.67%) (P <0 .0 0 1)。两种方法联合检出癌细胞 10 9例 ,检出率为 90 .83 %,显著优于单纯的痰沉渣切片法 (P <0 .0 0 1)。 ( 2 )痰沉渣切片HE染色能明确肺癌组织学类型的为 5 5 /86例 ( 63 .95 %) ,而痰涂片仅能分型 6/3 8例 ( 15 .79%) (P <0 .0 0 1)。 ( 3 )痰液沉渣切片可进一步作免疫组化染色 ,绝大部分HE染色不能分型的病例 ( 2 9/3 1)得以明确分型。结论 痰液沉渣切片方法简便、取材全面、癌细胞检出率高 ,并且能进行组织学分型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理     
腹水和胸水中脱落细胞的萤光显微镜检查。李文镇等(河北医学院)。天津医药杂志7:510,1965。 Wittkind(1958)倡用本法。Bertalanffy(1962)用本法观察胸、腹水624例。作者取新鲜胸腹水,离心沉淀涂片,95%酒精固定10分钟后Bertalanffy染色并用巴氏染色对照。炎细胞:多核白血球和淋巴球,胞核呈绿色,胞浆浅绿或橙色,吞噬细胞核浅黄,结构清楚,浆细胞萤光强而浓密。活跃的间皮细胞胞体较小,萤光强而浓密,核色黄或黄绿,偶有  相似文献   

8.
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对淋巴细胞的认识,从它的来源、发育、分化及功能,都增加了许多丰富的乃至更新性的内容。进入七十年代,不少学者将免疫学技术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发现T、B两类淋巴细胞在若干组化反应上有所不同,诸如PAS反应,酸性磷酸酶(简称ACP),β-葡萄糖醛酸酶(简称βG)以及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简称ANAE)等。另外,从免疫组化方面,借助表面Ig和抗原的不同,用免疫萤光和免疫酶标技术也可以对T、B淋巴细胞进行鉴别。《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1979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利用细胞化学反应区别T、B淋巴细胞及其  相似文献   

9.
常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组织病理学中广泛应用的诊断技术.但该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包括观察者间的变异性高,每张组织切片仅能标记一个标志物.本文详细描述了各种多重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克服了上述局限性,可在单张切片上同时检测多个标志物,可对细胞组成、细胞功能和细胞间相互作用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应用卟啉类光敏剂PSD—007和氩离子(Ar+)激光对13例消化道癌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标本萤光分布的观察结果。13例癌灶中12例检出橙红色萤光。26个癌切缘的萤光检测结果中24个与病理诊断相符。提示:PSD—007具有在消化道癌组织中的定位能力。萤光检测有助于显示癌灶的部位及浸润范围,故可望成为术中检测癌切缘的一个手段。此法安全、毒副反应小。但萤光检测的方法学和假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步核酸扩增(one-step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OSNA)检测技术及快速直接免疫组织化学(rapid direct immunohistochemistry, RDIHC)染色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聚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标记的抗体CK和CK19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冷冻切片进行RDIHC染色,OSNA检测淋巴结CK19 mRNA表达量,以术后石蜡诊断为金标准,对常规冷冻切片(frozen section, FS)、OSNA及联合RDIHC的冷冻切片(FS+RDIHC)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67例206枚淋巴结的结果分析,FS+RDIHC准确率(100%)显著高于FS(97.09%,P<0.05)。67例的整体诊断中FS与FS+RDIHC在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假阴性率以及延迟诊断率无显著差异。对同时进行FS、RDIHC以及OSNA检测的结果分析,OSNA准确率(95.45%)与FS准确率(94.32%)显著低于FS+RDIHC(100%,P<0.05...  相似文献   

12.
多原发癌病人的细胞遗传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明  寇慧珠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7):497-499,T000
以细胞遗传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系统观察2例多原发癌病人。1例于12年内在结肠不同部位及泌尿系统发生6次癌,另1例于3年内在结肠及子宫等发生3次癌,2例均死于癌复发及全身衰竭。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及癌组织中ABO(H)血型抗原观察表明: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率较高(P<0.01);免疫功能低下,癌组织切片中ABO(H)血型抗原缺失;提示多原发癌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缺陷、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性有关,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常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法(CT),来判断腹膜后的淋巴结有无转移性肿瘤,淋巴结大于1.5cm或粘连成团时,认为是异常。但是,CT不能确定淋巴结的内部特征,当淋巴结为正常大小时,就不能确定淋巴结是否有恶性改变。作者应用小鼠单克隆抗体1083—17—1A(IgG_2a),用胃蛋白酶裂解成无菌、无热原质的F(ab′)_2片段,标志~(131)I后,静脉注入结肠癌患者的体内,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来判断有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一例在肾脏和左肾门水平的中线附近显像。外科医生根据单克隆抗体扫描结果,切除了最大可触及的淋巴结,直径不到1cm。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呈现一些腺癌微小病灶,表明为原发性结肠癌的转移,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对1083—17—1A结肠直肠癌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冰冻切片技术对150例患者的胸腹水进行检测,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中见肿瘤细胞的78例患者进行分类,并与直接细胞涂片结果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患者中直接涂片法检测肿瘤细胞阳性率为33.3%(50/150);冰冻切片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阳性率为52.0%(78/150),其中转移癌50例,淋巴瘤18例,间皮瘤10例,2种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显著提高胸腹水细胞阳性诊断率,且能准确的对肿瘤细胞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病毒相关RNA(virus-associated RNA,VA RNA)的293F-VA细胞株,并探讨其对靶向HER2阳性肿瘤的免疫促凋亡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含VA RNA的功能序列,克隆入PiggyBac转座系统质粒,将VA RNA编码序列转入293F细胞中,经过抗性筛选和流式细胞仪鉴定,得到293F-VA细胞株。将萤光素酶、红色荧光蛋白及免疫促凋亡分子编码质粒分别转入293F-VA细胞株或亲本293F细胞株,通过萤光素酶活力检测和Western Blot实验,比较两种细胞株对外源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iggyBac-VA质粒。共转染PiggyBac-VA质粒可以明显提高细胞内Fluc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VA RNA编码序列通过PiggyBac转座系统转入293F细胞中,获得293F-VA细胞株。与293F亲本细胞相比,293F-VA细胞株将萤火虫萤光素酶Fluc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363.9%(P<0.05);对海肾萤光素酶Rluc蛋白及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表达均表现出3倍左右的提高(P<0.05)。293F-VA细胞株不仅能够提高免疫促凋亡分子e23-Fc-Fdt-tBid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并且显著增加目的蛋白向细胞外分泌的水平,较293F亲本细胞提高4.2倍(P<0.05)。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VA RNA的细胞株293F-VA,该细胞株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免疫促凋亡分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和针对各种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出现,尤其是免疫酶标石蜡切片染色以及商品化抗血清试剂问世,为肿瘤免疫诊断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抗角蛋白(keratin)、抗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癌胚抗原(CEA)等抗血清常用于诊断上皮源性肿瘤;波纹蛋白(Vimentin)  相似文献   

17.
本室自1978年以来应用淋巴细胞分化标记测定技术,对淋巴瘤组织做了多标记观察,现初步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各例均取自新鲜淋巴瘤标本,部分组织进行免疫标记观察,部分做电镜、组织化学及常规切片形态观察。新鲜淋巴瘤组织制备成细胞悬液及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球蛋白(包括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及  相似文献   

18.
应用癌胚抗原诊断胃癌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Gold和Freedman报告癌胚性抗原(CEA)系存在于结肠癌组织中的相关抗原。其后经过很多作者研究认为,很多癌肿(如结肠、直肠、胰、胃、肺、乳腺、膀胱等癌肿)、一些良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变和肺气肿等)、以至重度吸烟和酒精中毒均可出现血CEA增高,因而失去诊断癌肿的特异性或敏感性。本文仅就应用CEA诊断胃癌的几个有关问题作一综述。一、应用CEA诊断胃癌的生理病理学基础(一)正常胃粘膜内CEA的含量Burrin等应用萤光免疫技术证实正  相似文献   

19.
3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3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较少见 ,美国RoswellPark癌症研究所 2 2年间共收治 2 0例[1]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 83例 30岁以下肺癌患者资料 ,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1 材料与方法83例青年人肺癌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提供。标本均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 ,切片 ,HE染色。对全部病例HE染色切片重新阅片 ,确诊为肺癌 ,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的评估 ;对部分低分化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包括角蛋白 (keratin)、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 )、波形蛋白(Vim)、白细胞共同抗原 (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器官石蜡包埋切片的切片压缩。方法从一成年雄性SD大鼠的肺、心、肝、睾丸和脊髓腰膨大各切取3个长、宽、高均约为2 mm的组织块,石蜡包埋后从每个组织块切取5~40μm厚(切片机设定厚度)的切片各3张进行苏木精染色,然后利用体视学图像系统的指针测微计测量每张切片染色后的实际厚度,以后一厚度(实际厚度)与前一厚度(切片设定厚度)之比作为切片压缩系数。结果与结论不同器官的平均压缩系数分别为84.4%(肺)、81.4%(心脏)、80.6%(肝脏)、77.9%(睾丸)和72.2%(脊髓),不同器官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