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梗茎,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经。其主要作用有通便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大黄中引起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番泻甙甲。根据祖国医学“通则不痛”以及“六腑以通为用”的原理,对一些肝胆疾病患者兼急腹症属于实热结滞之证,常首选用大黄,配以清热、泻火、解毒、行气等药,每每取得较好效果。大黄泻下力强,并有清热、泻火、利胆退黄等作用,适用于乙肝初期湿热毒邪较盛和乙肝的急、慢性期的大便不畅以及湿热交滞胃肠引起便溏不爽,湿热蕴结脾胃,引起胃肠症状以及乙肝肝硬化腹水期均可选用大黄。  相似文献   

2.
大黄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炮制品有生大黄、酒制大黄及大黄炭。其作用各有差异,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云:“若峻用攻下生用。邪气在上,必用酒浸上行,而驱热下行。……实热内结,势不可缓,酒蒸用之。”生大黄味苦性寒,走而不守,能清阳明蕴热,荡涤宿食,推陈致新,故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为主,常用于热积便秘和热毒壅盛之证,制大黄采用酒蒸后,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由沉降药变为升浮药,性变微寒,泻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用大黄经验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擅用苦寒通泻之大黄。据统计,在其《伤寒》、《金匾》方中,用大黄者达80余处,约占总方的四分之一,且组方严谨,应用灵活。兹就其应用规律浅探如次:互.苦寒攻下即借大黄苦寒攻下之性,以破积导滞、荡涤肠胃、速通腑气。其用意有四:~日通腑:如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八里化热,与胸中燥屎相搏而成阳明腑实者。仲景立一水”(”之法,创“三承气汤”,以泻热通便,荡涤肠胃,意在釜底抽薪,祛邪安正。此三方均以苦寒攻下之大黄为君,但在立法、组方及应用上又各具特点。大承气汤以苦辛通降、咸寒泻热立法,重在荡涤热结,方中以大黄…  相似文献   

4.
大黄伍石膏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彬 《四川中医》1997,15(7):21-21
大黄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肺、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表、祛瘀之功,《本经》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草纲目》论:“……故号为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妇人闭经。盖热淫内结,用此开导阳邪.宣通涩滞,奏功独胜。”石膏性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同时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本草纲目》曰:“止阳明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大黄与石…  相似文献   

5.
大黄药对在仲景著作中的应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黄的作用主要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药品化义)谓之“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考仲景《伤寒论》、《金区要略》方剂,用大黄者有数十方,其配合之巧,功用、主治变化之多,令人叹为观止。此就大黄药对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略作探讨,冀对临床有所种益。三同类相须,荡涤肠瞩实效供结大黄、芒硝均为攻下药,仲景于伤寒邪传阳明化热化操之阳明腑实病证,善以大黄、芒硝相须为用,以求荡涤肠胃实热操结而泻热通便。大黄走而不守,直降下行,芒硝软坚润燥,二药为伍,成攻润互济之势,故能使便闭得通,院腹痞满胀痛得除。《伤寒论》…  相似文献   

6.
大黄伍石膏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肺、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为清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大黄与石膏,一为苦寒,一为甘寒,相互为用,尤能直折阳明经腑实热,达到存阴保津之功效。笔者常用大黄伍石膏为主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l牙痛王某,男,38岁,1995年10月8日初诊。患者牙痛3天。初起左侧牙龈内有小块坚硬物,红肿疼痛,连及服颊部。自诉恶寒发热,o渴,大便于结。查体温38.8”C,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胃大内炽,熏蒸于上。治拟清胃…  相似文献   

7.
大黄是常用的泻下药,本品苦寒沉降,人脾、胃、大肠、肝、心经。其功善荡涤肠胃,峻下热结,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能,主人阳明经,消积导滞,泻热通便,作用颇著。故适用于实积滞停留肠胃所致的阳明腑实证。  相似文献   

8.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状茎,临床有南北大黄之分。大黄味苦,气香,其性寒凉,入血分,兼走气分,其归经为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是一味攻积导滞,下结毒,泻火凉血.活血化瘀,苦寒攻下的要药。所以,《本草正义》谓其“迅速善走.直达下焦.深入血分,无坚不破,荡涤积垢,有犁庭扫穴之功。”因而大以攻为用,荡涤肠胃实热以通燥结。通里热大实以治惊厥,开心下热痰以愈癫狂,急下存阴治高热神昏谵语。性虽趋下,但可治实火上炎之目赤口疮,咽喉肿痛,吐血,衄血之证,由于大黄能活血祛瘀,下结毒,故  相似文献   

9.
应用大黄安和五脏的体会马金萍,任琢珊(河北职工医学院附院071000)大黄性味苦寒,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之功效,临床尤以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用之最广,疗效最著。但用其“安和五脏”者不多。笔者根据经义,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临床...  相似文献   

10.
大承气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虹  葛来安  龚蔚 《江西中医药》2005,36(11):59-59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和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这些病证的共同病机为实热积滞内结肠腑,热盛津伤。治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为君,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为臣,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散结;厚朴、枳实共为佐使,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该方配伍简洁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笔者临床用之,屡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看到医师开处方时,在中药大黄旁加脚注“后下”。有些患者怕麻烦,将大黄与其他药一同煎熬,其结果影响了药物疗效。现将大黄后下的原因阐述如下‘: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攻下积滞、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胆退黄的功效,主要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及鞣质,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蒽醌类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索等刺激大肠,  相似文献   

12.
临证运用大黄举隅帅同英(江西省永新县中医院永新343400)关键词大黄;临床应用;喉痹;腰痛;虫积腹痛;肠痈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其作用善于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为苦寒攻下之要药。《药品化义》:“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  相似文献   

13.
大黄的炮制与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常用的炮制品种有大黄片、酒炒大黄、醋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蜜炙大黄等。 生大黄 也称将军,气锐而峻,生用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能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对于温热病的热结便秘,高烧不退者,用生大黄通腑泄热。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治肝炎喜用大黄,一般用量在9克以上,主张  相似文献   

14.
董文燊  李清  瞿发林 《光明中医》2014,29(1):207-208
<正>大黄与玄明粉同为攻下药。大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掌叶大黄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气清香,性寒、味苦,归胃、大肠、肝、心包经。玄明粉别名白龙粉(《御药院方》)、风化硝(《本草蒙筌》),为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无水硫酸钠,为白色粉末,性寒,气微,味咸,归胃、大肠经。共同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热泻火之功。大黄与玄明粉常相须为用,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以增强泻下通便作用,如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相似文献   

15.
大黄在药材中分为北大黄和南大黄。北大黄系指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根茎。南大黄系指药用大黄的根茎。掌叶大黄以产于青海省的西宁最为著名 ,故又称西宁大黄。锦纹大黄一名 ,首见于《千金方》。药材中将大黄表面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者 ,统称为“锦纹”。或见有黄色至棕红色的弯曲线纹 ,亦称“锦纹”。一般以有锦纹之大黄质量较佳。因而大黄又有“锦纹”一名。将军一名 ,首见于李当之《药录》。在炮制中因有酒制或蒸熟用或炒炭用者 ,故又有酒大黄 (酒军 )、熟大黄 (熟军 )、大黄炭等处方用名。大黄苦寒沉降 ,能峻下实热 ,善于荡涤肠…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所载主治血痹虚劳的大黄?虫丸由12味药物组成,却以大黄、?虫两药命名,其中大黄用量较为特殊,其中必有深意,推测方中大黄定有其他特殊作用。目前在临床中对大黄功效的认识仅局限于泻下攻积、活血祛瘀、泄热逐饮、清热退黄、泻火降逆、解毒消痈,对于除此之外的其它功效现代研究中涉及较少。笔者通过对大黄?虫丸的配伍、用量分析后认为小剂量熟大黄具有走窜行药使其不滞,护胃肠而运中焦,通气机而和脏腑的作用。本文将从大黄在诸药碍胃时运中焦、诸药量大时行药滞以及少量大黄和脏腑3个角度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李登岭  李瑞锋  李乔 《河南中医》2020,40(4):493-496
大陷胸汤,每服药用3两大黄,药力迅猛,以攻积破结。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每服药用大黄2两、4/3两或8/3两,药量之张弛变化,突显其临床用法灵活。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中,每服药用约1两大黄,以活血化瘀。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中,每服药用1两大黄,且浸渍取其气,以泻热除痞。茵陈蒿汤、桂枝加大黄汤和大柴胡汤中,每服药用2/3两大黄,以退其黄、通其络、彻其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每服药用大黄1/2两,以泻热清里。麻子仁丸中大黄解脾约,通利水谷。枳实栀子汤中大黄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大陷胸汤、大陷胸丸中大黄生用,取其攻下之猛。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中,大黄均酒洗,以通腑泻实。桃核承气汤先煎大黄,以缓其泻下、强其化瘀;抵当汤中,大黄酒洗以缓其泻下、强其化瘀。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中大黄均生用,浸渍,取其轻薄之性,薄其寒厚之味。桂枝加大黄汤、茵陈蒿汤中大黄化瘀、通络、导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麻子仁丸、枳实栀子汤、大柴胡汤中大黄均生用、同煎,其意为泻热清里,引邪从肠道出。可见,大黄多则泻下,少则性收。大陷胸汤、大陷胸丸服法当依药后反应随机应变。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服法均...  相似文献   

18.
浅议《金匮要略》中大黄配伍张博生(扬州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25001)大黄性味苦寒,为通腑泄热要药,临证用途甚广。仲景用此,配伍灵活,匠心独运,实堪后学效法。其《金匮要略》书中用大黄方约20余首。其配伍方法大率言之,有以下几种:配行气药:如大承气...  相似文献   

19.
周继莲 《光明中医》2012,27(4):823-824
1药材来源 ①掌叶大黄Rhenum palmatum L又名北大黄、天水大黄、葵叶大黄;②唐古特大黄R.tangutieum Maxim.ex Reg又名鸡爪大黄;③药用大黄R.officnaleBaill又名南大黄.药用干燥根及根茎. 性能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 ①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②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③热毒疮疡,烧烫伤.本品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④瘀血证.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⑤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本品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  相似文献   

20.
浅析大黄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本草经》将大黄列入下品,言其性味及功用为:“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等,临床应用其功用,必须配伍得当方能奏效。如郭绍庭曰:“总之药用当而通神,在于用之者得其权衡可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泻血分伏火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可见大黄确泻五经,能随其伍而导其用。下面就将大黄的配伍应用浅析如下: 一、大黄与同性味药配伍 1.大黄配黄芩 黄芩苦寒清热,偏于清上焦肺热,与大黄伍用使邪热由下而出,起上热下走之功,凉膈散中的黄岑大黄配伍,就是此义。胸膈烦热、口渴、发热便秘等以膈上实热为主之证,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