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 调查了解剑川县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石龙盆地的鼠疫染疫宿主动物巢鼠秋季巢穴蚤的种类及组成分布状况,为鼠疫等与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及农林鼠害防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剑川县鼠疫疫源地核心区石龙村周边巢鼠分布区采集巢鼠巢穴,对获得的巢穴按新巢和旧巢分类,对巢蚤进行分类计数,同时对获得的巢鼠幼鼠一并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蚤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蚤类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研究掌握主要宿主动物寄生蚤种类、构成及其数量季节消长,以及与动物间鼠疫流行关系,对制订鼠疫防治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因此,对我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康保牧场鼠疫监测点1971-2001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长  相似文献   

3.
<正>内蒙古自治区对蚤类的分类研究最早始于1923年[1],蚤类的研究工作主要结合鼠疫疫源地的调查而进行,经过几代蚤类学者几十年的调查和研究,采集了大量标本,目前内蒙古共  相似文献   

4.
5.
<正> 1970年以来,我们对银川市鼠疫自然疫源地进行监测调查,摸清了该地区鼠类、蚤类的构成,以及蚤与宿主的关系,为控制该自然疫源地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自然地理概况 银川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系黄河灌区河套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南邻青铜峡,北接平罗,面积4.467km~2。自然地理景观以西干渠为界,分为两个类型:东部为黄河灌区,西部为荒漠草原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合浦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地面游离蚤的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制定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合浦县1987—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合浦县室内地面游离蚤有5种,人蚤占93.40%,为优势蚤种;年平均蚤指数为0.0536,以1—4月和11-12月为高峰期。结论 可以了解蚤种构成和密度变化,从而可及早发现鼠间鼠疫。  相似文献   

7.
1概述滇西山地大绒鼠-齐氏姬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云南西北部一个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位于滇西横断山中部黑穗江和弥沙河之间的山区,东经99°40′~99°50′,北纬26°15′~26°45′,海拔2200~3500米的混交林带。主要宿主为大绒鼠、齐氏姬鼠。主要媒介为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和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监测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为鼠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生境分层抽样,黄鼠采用1日弓形夹法;夜行鼠采用5米夹线法,病原学采取培养法。结果调查620公顷,捕鼠511只,鼠密度为0.82只/公顷;鼠体检蚤501匹5种,蚤指数为0.98。鼠疫病原学培养结果全部阴性。结论野生啮齿动物种群丰富,以黄鼠为绝对优势种,目前黄鼠种群结构是一迅速增长的种群,每年4月底前为该疫源地灭鼠的最佳时间;退耕还林的实施短期内增加了鼠害及鼠疫发生的频度和危险。  相似文献   

9.
鼠疫主要是由跳蚤叮咬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蚤类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长期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蚤种类较多,群落结构较为复杂。研究蚤类群落结构特征,探讨不同生境对蚤类群落结构的影响,这对维持鼠疫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鼠疫生态系统的构成以及预防和控制鼠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家野两型疫源地七种主要蚤类传播鼠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染疫动物及染疫媒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染疫媒介种类、构成和相互关系 ,为今后防治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我所 195 3年到 2 0 0 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 6种 ,染疫蚤 3种 ,其中狭颅田鼠和宽圆纤蚤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和疫蚤。结论 :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 ,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 ,其它动物积极参与流行 ,对动物病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主要传播媒介。宽圆纤蚤为次要媒介 ,但该蚤对鼠疫的流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1年至1995年4—8月,对西藏阿里地区的啮齿动物及体外寄生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常见啮齿动物1目4科4属5种,数量组成以白尾松田鼠最多(49.0%),其次为高原鼠兔(25.4%),高原兔(17.8%),体外寄生蚤4科8属11种,数量构成以冰武蚤宽指亚种(49.4%)、方指双蚤(36.3%)为优势种,高原兔带蚤最多,带蚤率67.6%,指数3.01。不同生境啮齿动物组成及体外带蚤率、带蚤指数亦不相同,草原灌丛生境中高原兔的带蚤率(85.7%)及指数(4.71)最高。  相似文献   

13.
收集整理近30a的鼠疫监测资料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野鼠鼠疫疫源地,特别是玉龙鼠疫的发现、证实及其流行态势.结果发现玉龙存在野鼠鼠疫疫源地,目前正处于活跃时期,疫源地范围尚不清楚,由于疫区距中心城市较近,其潜在危害较大.玉龙鼠疫与剑川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可能同属一种类型的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我省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尤其是有齐氏姬鼠、大绒鼠、喜马拉雅旱獭栖息的一些地带可能存在有鼠疫的活动.从鼠疫菌某些生物学特征看,玉龙鼠疫菌株能酵解甘油、麦芽糖、阿胶糖,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阴性,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菌株相似,提示玉龙鼠疫有可能渊源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可能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沿横断山脉向南扩散的一种过渡型.这一研究发现将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鼠疫遗传与进化提供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鼠疫菌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分离自云南省的鼠疫菌质粒DNA种类、毒力、毒力因子和生化特性。结合地理分布将其划分为剑川山区和滇西、南部平坝居民区两种生物型,其中后者还可分为A、B两个亚型,各生物型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城。本文还证实鼠疫菌6、45和65MD质粒与毒力相关,并介导着Pst、Vwa和Fra的产生,但质粒与本研究所检测的13种生化特性无关。通过质粒分析,从分子水平证实滇西南及滇南存在着黄胸鼠鼠疫疫源地。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动态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21年来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我省鼠疫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从1986-2006年,云南省有51个县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其中2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确诊鼠疫患者507例,死亡2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传播途径为鼠→蚤→人;流行季节为7-11月,高峰期为9月;流行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县城及农村集镇;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病型均为腺型。结论加强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培训、加强鼠疫监测和疫情三报,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动物鼠疫,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灭鼠、灭蚤是防止人间鼠疫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蚤类群落中主要蚤种性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蚤类自然种群的性比。方法:在对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区室内及室外农耕区进行现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常规分类鉴定所获的小兽宿主及其体表寄生蚤。选择采集数量较大的蚤种作为重点对象,进行雌雄蚤性比分析。结果:在流行区12个县(市)的担样调查中,从37种5114只小兽体表检获在27种4288只,其中有8种蚤的采集数量较大,占总采集蚤数的95.48%。8种主要中中,除偏远古蚤的雄性个体比例(52.3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曲靖市鼠疫流行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曲靖市的 2 9个乡镇捕鼠 ,对捕获鼠进行鼠种及蚤种的分类鉴定。取鼠血清用间接血球凝集实验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曲靖市位于北纬 2 4°2 1′~ 2 7°0 4′之间 ,平均气温 14℃ ,最热月平均气温 19.7℃。总鼠密度为 11.90 %。黄胸鼠密度为 4 .0 5 %。主要宿主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地区有陆良县、宣威的榕城镇、板桥镇、罗平的大水井乡、鲁布革乡。在北纬 2 5°5 3′以北没发现印鼠客蚤 ,以不等单蚤为优势蚤种。在北纬 2 5°7′~ 2 5°5 3′,以缓慢细蚤为优势蚤种。在北纬 2 5°7′以南 ,除陆良以缓慢细蚤为优势种外 ,其他地区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鼠血清中未找到F1抗体。结论 :鼠疫流行危险因素中的主要宿主和媒介在曲靖市均已存在。气候有利于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鼠疫是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鼠疫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以鼠疫菌、宿主动物和媒介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并在一定生物地理环境条件下自然进化形成的鼠疫生物地理群落,即鼠疫自然疫源地。丽江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和证实,是云南鼠疫防治研究工作中的又一重要突破,目前,该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鼠间鼠疫流行处于持续活跃状态,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本文根据2005—2019年对丽江玉龙鼠疫自然疫源地历次现场调查、监测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对该疫源地的范围、流行特点、宿主媒介生态学以及病原体特征研究进行概述,分析防治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该疫源地的监测防控及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非鼠疫疫源地三株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株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查明该菌株与鼠疫菌的免疫原性关系。方法采用生长特性、糖醇酵解试验、毒力因子和免疫原性交叉等试验方法。结果试验菌株的菌落呈圆形光滑、G^-短杆菌、22℃有动力、37℃无动力,生化测试葡萄糖、蔗糖、尿素、甘露醇和山梨醇阳性,鸟氨酸出现不稳定,而赖氨酸、鼠李糖、明胶和乳糖呈阴性,对氯霉素和链霉素呈高度敏感,而青霉素有耐药性,三株菌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的抗血清不起凝集作用,而且与鼠疫反向试验的诊断液不发生凝集。三株菌抗血清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的诊断液不起凝集作用。结论153和271菌株属小肠结肠炎菌(生物Ⅰ型),而272菌株属中间型耶氏菌.它们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无免疫原性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