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花  李军民 《武警医学》2012,23(4):342-343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我国患病率为0.41%。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类风湿疾病,最常见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RF是以变性的IgG、Fc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类抗体),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C-反应蛋白(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参与RA的发生与发展,能够作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抗CCP抗体在RA早期即可出现,诊断RA的特异性好于RF、CRP,在发病前10余年就能被检出。本研究通过检测我院2010-01至2011-01确诊为RA患者108例抗CCP抗体、RF、CRP水平,并与非RA组102例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45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ESR、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抗CCP抗体和RF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示值;测定RA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RA组和非RA组抗CCP抗体、RF、hs-CRP、ES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而RA组的hs-CRP和ESR水平与非RA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CRP、ESR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意义;抗CCP抗体对疾病活动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80例RA患者、56例非RA自免病患者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样标本,同时以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以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结果IgM-RF和抗CCP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78.75%和67.75%,抗CCP抗体和RF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7.62%和65.85%。抗CCP抗体和lgM-RF两者均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99.20%)高于单独检测IgM-RF(P<0.05)。结论抗CCP抗体、RF均是RA良好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两者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结果抗ACCP抗体的敏感度为42.5%,RF为67.8%。RF高于抗ACCP抗体,抗ACCP抗体的特异度为97.4%,RF为78.7%。抗ACCP抗体明显高于RF。在RA诊断预测中,抗ACCP抗体明显优于RF。结论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和预测性,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作为诊断RA的理想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 (HCV)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与疾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 (ANA) ,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多肽抗体谱 (ENA谱 ) ,以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 (RF)。以 2 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为对照 ,2 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伴ANA、ENA谱、RF (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也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1) ,其中RF的检出阳性率最高 (2 6 / 5 4 ) ,ENA谱中以抗SS -B或抗SS -A阳性为主要反应 (15 / 17)。结论 :慢性HCV感染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 ,应引起临床对疾病监测及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155例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104例,阳性率67.1%。RF阳性109例,阳性率70.3%;126例非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4.76%,RF阳性35例,阳性率27.8%;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94.8%;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70.8%;抗CCP抗体或RF某一项阳性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75.3%;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5.1%,特异性为99.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低于RF,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7,P〉0.05);但特异性高于RF,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2,P〈0.01)。结论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RF检测一样对RA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的诊断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有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应称为类风湿病,因为RA系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与自身变性的IgG等起作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结缔组织内、激活补体所致,以关节炎症状为主的周身免疫性疾病。RA不仅损害骨、软骨及滑膜,同时还波及心、肺、肝、肾等内脏器官,其中以心肺最为常见,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红斑狼疮(LE)是一个少见的综合征,其特征为出生或出生不久主要在面部发生皮肤损害.这些婴儿患先天性心脏阻滞的发病率较高,患儿的母亲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其它结缔组织病的危险较大.母子通常均有阳性的抗-Ro/SSA抗体,在某些病例中还能测到抗-La/SSB抗体.母子通常均出现斑点型荧光抗核抗体,但抗天然DNA抗体常为阴性.近来有些报导称新生儿LE的患者以后发生了SLE.这对普遍认为新生儿LE预后良好的看法提出了怀疑.本文报导三例新生儿LE,并结合文献复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SSA、SSB抗体的荧光特点和临床意义,并探索在进行临床抗核抗体(ANA)筛查的过程中,鉴定这些抗体的必要性。方法对所有送检标本进行ANA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检测,选择SSA、SSB阳性标本进行实验室和临床分析。结果在4 978个送检样本中,259个样本抗SSA、SSB阳性,阳性样本分为SSA+SSB-、SSA-SSB+和SSA+SSB+三组。与SSA+SSB-组和SSA-SSB+组比较,SSA+SSB+组ANA阴性样本比例(0.5%)明显降低(P<0.01),而高滴度样本比例(53.5%)明显增高(P<0.01)。SSA和(或)SSB阳性样本除呈现颗粒型荧光外,还出现各种荧光核型。SSA+SSB+组颗粒型荧光的比例明显高于SSA+SSB-和SSA-SSB+(P<0.01)。与SSA+SSB-组相比,SSA+SSB+组患有干燥综合征(SS)的比例明显增高,患有其他疾病的比例明显降低。SSA-SSB+组共8例患者,所患疾病各不相同。结论临床上检测SSA、SSB抗体具有必要性,联合检测SSA和SSB抗体可以提高SS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因子     
1类风湿因子的概念本世纪40年代,Waaler和Rose先后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使致敬羊红细胞凝集的血清因子,定名为类风湿因子(RF)。随后证实RF是针对人类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该抗体可以是IgM、IgG、IgA、IgD或IgE型免疫球蛋白,而以IgM和IgG型RF研究最多。RA患者的淋巴结、增生的关节滑膜等组织和皮下结节都是产生RF的场所。RF产生的原因不明,多数人认为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引起的自身变性的IgG产生的应答反应。RF的发现对促进RA的诊断和治疗,对推动RA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2例RA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人群,分为RA组和健康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根据放射学改变分为骨质破坏组和骨质未破坏组,并与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水平进行比较,评价COMP和抗CCP抗体在RA中的诊断作用,绘制ROC曲线,计算其各自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健康对照组检测指标同RA患者。结果 RA患者血清COM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活动期组COMP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骨质破坏组COMP水平高于骨质未破坏组(P=0.0156);当COMP和抗CCP抗体各自以21.51 ng/ml和34.76 RU/ml为最佳截断值来区分RA患者和健康人群时,COMP的AUC(0.864)、灵敏度(0.817)、特异度(0.882)均高于抗CCP抗体的AUC(0.764)、灵敏度(0.610)、特异度(0.824)。结论 COMP 作为软骨破坏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可以用来鉴别RA患者和健康人。  相似文献   

12.
应用间接血凝法测定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对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与免疫电泳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SLE病45例检测抗Sm抗体阳性率为100%,抗RNP抗体阳性率为91%。抗Sm抗体可作为SLE的特异性标志抗体,抗RNP抗体在RA,PSS,DM,MCTD病人中检出,其中MCTD病23例,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达96%,且凝集效价高,可作为此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因子(RF)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存在的一种自身抗体,测定血清中RF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对于RA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常规检测RF的方法为胶乳试验,此法敏感性与精密度较差,不能定量,也不能区别RF的Ig类别。我们立足于国产试剂与仪器,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血清三种Ig类别RF的ELIsA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RA患者:共86例。其中男26例,女60例均符合ARA诊断标准,其它风湿病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0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1例,干燥综合征11例;其它疾病患者、肝炎30例,肾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B淋巴细胞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以及上述指标在RA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03至2022-03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住院的RA患者15例和同期行膝关节手术的关节损伤患者10例,分别为RA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滑膜组织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对滑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p-AKT、Bcl-2、MMP-9蛋白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RA疾病活动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WBC、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A组患者滑膜组织Krenn’s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RA组滑膜组织中p-AKT、Bcl-2、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CT为参照,比较组合体层与X线摄影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手与腕骨侵蚀的检出。材料和方法本次研究获得当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取得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唇腺病理在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和非SS患者的病理特点,为S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理资料.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科门诊行唇腺活检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特点与诊断及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117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ren's syndrome,sSS)17例,非SS 85例.pSS患者中,唇腺病理灶性指数(focus score,FS)≥1占46.2%,0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半定量分级与RA(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指标、关节活动度、ESR(红细胞沉降率)、RF(类风湿因子)相关性.方法 选取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类风湿关节炎DAS28(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分为A组(均为缓解期患者20例)、B组(均为低活动期患者27例)、C组(均为中活动期患者29例)、D组(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Sharp-van der Heijde 评分(SH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的 RA 的临床及双手 X 线正位片资料,选用 DAS28临床评分、抗 CCP 抗体及 SHS 对治疗前后的 RA 病情活动性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SHS 与 DAS28之间中等相关(r s =0.61,P =0.00)。SHS 和抗 CCP 抗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 s =-0.15,P =0.03)。抗 CCP 抗体和 DAS28无显著相关性(r s =0.14,P =0.05)。治疗前后 SH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27,P =0.00)。治疗前后 DAS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P =0.00)。提示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治疗前后 SHS 差值与抗 CCP抗体之间呈中等相关(r s =0.66,P =0.00)。结论SHS 与 DAS28评分和抗 CCP 抗体密切相关,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制订临床方案、评价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两种α-胞衬蛋白(αfodrin)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等风湿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56例,其中包括pSS 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5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6例,其他风湿病137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其血清αfodrin抗体IgG、IgA型,以免疫印迹法测定其抗SSA、SSB抗体。结果 pSS 组、RA 组、SLE 组 IgG 型αfodrin 抗体测定值分别为(10.87±7.44) u/mL、(8.21±4.02)u/mL、(6.70±1.50)u/mL;IgA型αfodrin 抗体测定值分别为(12.72±15.52)u/mL、(6.60±2.36)u/mL、(6.55±1.73)u/mL;αfodrin抗体IgG、IgA型诊断pSS的敏感性分别为36.7%、33.3%;特异性分别为87.6%、92.1%。结论本研究检测的αfodrin抗体IgA型诊断pSS的特异性较高,与抗SSA、SS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SS的诊断水平,但其敏感性较低,可能与检测方法和试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液系统损伤相关性。方法分析16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应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2例SLE患者中113例(69.8%)出现血液系统损伤,单系受损占52.2%(59/113),多系受损占47.8%(54/113),以贫血最常见,其次为全血细胞减少和WBC减少。抗SSA抗体阳性率血液系统受损组(68.1%)高于无血液受损组(49.0%);抗ds-DNA抗体阳性率多系受损组(55.6%)高于无血液受损组(30.6%)和单系受损组(35.6%);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SLE活动组与稳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53.7%高于稳定组22.6%。结论血液系统是SLE易侵犯的器官,贫血最常见;抗SS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可能参与了SLE血液损伤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