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苗苗  吕春梅  王洁 《妇幼护理》2022,2(13):2905-2907
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科疾病的常用手段。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儿童对疼痛忍耐度低、天性活泼好动,给输液操作带来了一 定困难。再加之药物剂量、药物选择、输液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甚至社会舆论的影响,儿科静脉输液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本文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对小儿静脉输液中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应对防范策略,为提高儿科 静脉输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工作组于2021年2月发布了《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该指南基于严谨、科学的循证研究制定,立足为儿科静脉输液临床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指导。文章在介绍指南概况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组建静脉输液治疗团队,静脉输液装置的选择、置入和拔除等核心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指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为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3月25日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调查表》,对我院15个临床科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15个科室共851例患者,静脉输液工具包括钢针、留置针、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PORT)导管5种。目前临床静脉治疗使用的工具以外周静脉导管即留置针使用为主,其使用比例达到83.2%,其中安全型留置针占42.9%,普通留置针使用次之,占40.3%;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主要集中于血液科化疗患者。穿刺部位48.2%选择手背,14.3%选择手腕;患者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4%,导管固定及维护存在的问题占36.42%。结论以2016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指导,合理选择静脉治疗工具,应规范护士操作,从而降低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儿科患者静脉的特殊性,导致穿刺难度比成人更大,在穿刺部位选择存在不尽规范的情况,因此应该根据儿科患者的特点,制定儿童静脉治疗相关的行业标准,加强静脉治疗的专科培训,促进儿童静脉治疗的发展,提高妇产儿童医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儿童注射室新入职护士静脉输液培训方法和体会。方法对22名新入职护士采取集中授课、班前小讲课、模拟培训、实战培训的培训模式,严格考核管理。结果儿科注射室新护士静脉穿刺水平在短时间内(4个月)提升至90%以上,执业自信心增强。结论对儿科新护士进行系统的静脉输液培训,可以为其打下较扎实的操作基础,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其较快地适应儿科注射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穆永静  李玉连 《护理研究》2010,24(7):1802-1802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我院儿科在儿童手部穿刺成功后使用儿童静脉输液手部固定器进行手部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我院儿科在儿童手部穿刺成功后使用儿童静脉输液手部固定器进行手部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的输液途径在儿童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探求更快捷、有效、安全的静脉治疗途径。方法:将13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9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和颈外静脉留置CVC管两种方法作为输液治疗的静脉通道,并观察在儿童静脉治疗中的效果。结果:颈外静脉留置CVC管较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结论:颈外静脉留置CVC管更适合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  相似文献   

8.
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肢体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护理技术,它主要适应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或高渗粘稠的液体(如TNP),以及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反复输入血液制品、每日多次采血、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为危重、抢救、长期需要输液、肿瘤化疗病人等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无痛性静脉通路,一般可长期留置体内达3个月以上。此项操作简单易行,护理人员可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使用安全,极少引起并发症,避免了血胸、血气胸等深静脉穿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正静脉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设立静脉输液门诊,培养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使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走向专业化。为了促进静脉治疗学科发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护理学报》设立了"静疗护理"专栏,欢迎踊跃投稿。征稿内容:静疗护士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如资质界定、实践标准、职业培训等;静疗专科护士门诊及静脉输液小组的运作及管理;长期静脉置管患者的随访,静脉治疗的社区干预及  相似文献   

10.
李美娟  王薇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53-1056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临床需求的变化,对静脉输液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各式的留置针和输液接头,如外周留置针、深静脉导管、输液港等。由于留置针具有可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急危重、长期输液患者[1]。随着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技术的成熟、适应者的增多等,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报》2014,(12):54-54
<正>静脉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设立静脉输液门诊,培养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使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走向专业化。为了促进静脉治疗学科发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实施成功的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护理学报》设立了"静疗护理"专栏,欢迎踊跃投稿。征稿内容:静疗护士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如资质界定、实践标准、职业培训等;静疗专科护士门诊及静脉输液小组的运作及管理;长期静脉置管患者的随访,静脉治疗的社区干预及  相似文献   

12.
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急性危重患者,输液是一种重要的抢救措施,某些慢性疾病也需要通过输液进行治疗和维持生命.尤其小儿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液体疗法显得更为重要.该讲座拟从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生理;水和电解质紊乱;钾代谢的特点与静脉补钾的原则;液体疗法常用的溶液;液体疗法的原则和步骤;以及几种儿科常见疾病的输液原则等,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儿科输液一直是静脉输液中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技术,其对于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要求较高,加之患儿年龄较小,静脉较细,且多表现为不配合穿刺的进行,因此输液过程明显较成人困难[1],尤其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儿,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改善治疗效果更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就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输液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来,我科围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开展了一系列的专科建设活动,把人性化护理具体落实到小儿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人性化服务应从细节做起1.1输液空间布置人性化,提供温馨的输液环境儿科输液室的布局及色调应适应儿童的特点:病区地面采用卡通防滑地板,走廊布置一些儿童喜爱的介绍儿科常见病防治知识或科普知识的卡通画,色调宜令人悦目又有利于患儿休息的颜色。每个输液厅内设有传呼系统、卫生间方便患儿,安装有线电视播放一些动画片缓解小儿输液过程中的不安,并定时插入播放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是一项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为了提高头皮静脉输液质量,顺利完成治疗,下面浅谈头皮输液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儿科患者特殊,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精细度高,而患者家属不易配合,静脉输液治疗各环节均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儿科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予以分析,并与同行商榷。1输液治疗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1.1医嘱复杂、医嘱执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能级对应模式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5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6月至8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能级对应模式输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首次成功率、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P<0.001);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应用能级对应模式,可有效提高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儿童静脉特点的限制,使PICC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受到了局限,尤其对于危重患儿,由于长期、反复输液治疗及疾病危重期的影响,致使其PICC置管成功率更低.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本院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制订的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进行上臂PICC置管的护理流程给11例危重患儿置管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宗贝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5):1468-1468
外科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偏小、生性好动、配合能力差、滴速慢、输液时间长,在输液过程中反复穿刺的现象较常见.为保证输液顺利进行,除掌握好穿刺技术,做到一针穿刺成功外,对输液部位的固定也极为重要.我们将盛针剂的空纸盒应用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可制动患儿手腕部,减少局部活动,确保输液通畅,减少了因反复活动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而导致输液局部渗漏的现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干预策略。方法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原因、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小儿自身因素、药物因素、血管的解剖位置等,此外护理人员的技能、穿刺技术、血管的选择等也非常重要。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与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