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病例选择和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检查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共81例。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8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室间隔缺损4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超声与X线共同监测封堵器传送、释放全过程,术后超声复查随访封堵结果及后期效应。结果 49例室间隔43例成功,2例干下型及1例缺损畸形未成功,3例术中发现条件不符合放弃封堵;18房间隔缺损均成功;14动脉导管未闭13例成功,1例未成功。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无论是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实时指导检测还是术后随访和评价,彩色超声心动图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梁均强 《吉林医学》2012,33(9):1805-180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29例适合封堵术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分别是10例、3例、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果:29例患者成功进行了封堵,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封堵器固定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合并PS者,跨肺动脉瓣平均压差由术前(52.6±20.5)mm Hg(1 mm Hg=0.1333 kPa)下降到术后(14.3±9.5)mm Hg。结论: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虽较单纯型复杂,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超声心动图能对多种心血管结构改变进行诊断,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对手术方式、预后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筛选适宜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者32例,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封堵手术,术后TTE随访评价疗效.结暴:32例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完成封堵治疗,封堵术后即刻分流消失或存在微少量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选择病例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检查,选择适合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37例,其中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10例膜周部型室间隔缺损(VSD),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值的2~4 mm。术中在X线和TTE监测下观察封堵器的释放过程。术后1天、1周、1个月及6个月应用TTE观察封堵伞有无脱落,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结果:20例ASD封堵成功19例,10例VSD封堵成功10例,7例PDA封堵成功7例。术后1天复查,1例ASD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患者三尖瓣瓣下见少量返流,2例VSD封堵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结论:TTE在封堵术前选择合适病例,以及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是否准确,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疗效评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的大小、位置、形态、类型及距离相邻瓣膜的距离,选择封堵器的大小、型号,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指导释放封堵器,并观察有无分流、瓣膜返流以及右室流出道、降主动脉、左肺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5例ASD缺损大小平均为2.0cm,4例VSD缺损大小平均为0.6cm,2例PDA导管内径平均为0.3cm,与术中测值相符合;11例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为100.0%,无明显分流、瓣膜返流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经超声心动图能准确的观察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大小、形态及周边的结构关系,对于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筛选病例;使用Amplatzer封堵器;在X线透视及TTE监视下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多切面观察确定无残余分流及瓣膜返流后,释放封堵器。结果:23例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完成封堵治疗。ASD14例TTE测值为6~36mm,平均(21.89±7.71)mm,封堵器型号12~40mm,平均(29.57±8.04)mm;VSD5例TTE测值为5~8mm,平均(6.00±1.10)mm,封堵器型号6~18mm,平均(10.4±4.80)mm;PDA4例TTE测导管直径为5~10mm,平均(6.75±1.92)mm,封堵器型号8~10mm,平均(8.75±0.83)mm。封堵术后即刻分流消失或存在微少量分流。结论:TTE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中,起到了术前筛选病例、术中指导释放封堵器、术后监测有无残余分流、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及观察疗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莉  郑萍  阳维德  罗秀锋  邹莲英  李润英 《广西医学》2006,28(10):1515-1517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后各房室形态及左室功能的改变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2例采用国产封堵器行ASD、VSD、PDA封堵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4h、1个月,分别对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血流峰值流速以及各心室容积、左室功能变化进行检测,用定量的方法说明封堵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及随访期右心室内径缩小,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血流峰值降低,右心前负荷的降低,短期内右心-肺循环高动力状态逆转,在新的前负荷水平达到新平衡;左室前负荷、收缩功能改善。结论应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根治了患者先天性的解剖畸形,纠正了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左右心室形态、血流动力学进行性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9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进行微创封堵治疗,包括17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采用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术,3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采用经皮封堵治疗术,63例室间隔缺损采用经胸小切口微创封堵术,29例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矫正术。术后3 d、3个月、6个月、1 a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疗效。结果 17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中,13例改为经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修补术,余均封堵成功。3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采用经皮封堵治疗术中,27例封堵成功,7例改为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63例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治疗中,7例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心内直视修补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11例合并Fallot四联症,7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1例合并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全部封堵成功,术后房、室水平无分流。术后随访1 a,封堵成功患者无封堵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地指导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封堵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共218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共80例;室间隔缺损共40例;房间隔缺损80例;肺动脉瓣狭窄18例。该文所选患者均实施介入封堵术治疗。结果①8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封堵术均成功。其中1例巨大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术后出现头晕、胸闷等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症状,给予强心类药物、利尿剂等后症状改善,3d后心衰症状消失。对上述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心脏听诊杂音消失,无明显分流。②4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38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其余2例患者造影后提示不符合介入治疗条件而转入心脏外科治疗。③房间隔缺损80例患者中,封堵术全部成功。其中1例患者封堵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但在随访期间检查显示分流消失。④18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均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成功扩张。术后跨瓣压差降到20mmHg以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显著,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辉  胡江苇 《华夏医学》2014,27(6):181-185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引导、术中效果评价及术后长期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其在经胸微创封堵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介入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术后心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间在我院应用超声心动图介入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治疗ASD、VSD和PD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仔细检查缺损范围和程度、术中实时监测及术后3个月超声复检,统计分析超声监测结果与封堵器选择的相关性,评价术前术后各项心功能检测结果。结果:80例患者封堵器均夹固牢稳,无偏移位置或滑脱,对临近重要组织无严重不良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缺损范围平均值同封堵器的选择情况显著相关性(P〈0.05);术后ASD、VSD、PDA患者心功能大幅度改善。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术前封堵器的选择、术中实时监测和术后封堵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姜秋华 《中外医疗》2009,27(9):172-172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的大小、位置、形态、类型及距离相邻瓣膜的距离,选择封堵器的大小、型号,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指导释放封堵器,并观察有无分流、瓣膜返流以及右室流出道、降主动脉、左肺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5例ASD缺损大小平均为2.0cm,4例VSD缺损大小平均为0.6cm,2例PDA导管内径平均为0.3cm,与术中测值相符合;11例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为100.0%,无明显分流、瓣膜返流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经超声心动图能准确的观察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大小、形态及周边的结构关系,对于病例的选择、术中引导和监护、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中的观测重点及术后心功能的改变。方法:术前对51例VSD、14例PDA、27例ASD患儿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量封堵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LVSV)、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左房(LA)、右房(RA)、右室(RV)、主动脉(AO)、肺动脉(PA)大小及变化。结果:封堵术后1个月VSD、PDA患儿LVEDD、LVEDV、LVESV、LVSV、LA、PA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封堵术后6个月,LVEF、LVFS也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ASD患儿封堵术后1个月LVEDD、LVEDV、LVESV、LVSV、LVEF较术前增大(P<0.05或P<0.01),RA、RV、PA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6个月LVFS增大(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VSD、PDA、ASD患儿进行术前筛选,评价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前后左心室内径改变的对比。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36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228例,房间隔缺损(ASD)168例,室间隔缺损(VSD)240例。在TTE及x射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胸片和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结果605例患者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5.1%,31例封堵未成功,改为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正畸肜。术后100%的患者接受了1—2个月随访,85%的患者接受了12个月以上随访。x射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TTE检查PDA及VSD患者封堵术后1—2月左心室腔缩小(P〈0.01),ASD封堵术后左心室内径无明显改变(r=0.45,P〉0.05);心电图提示无明显心律失常发生。结论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1—2个月,PDA及VSD患者左心室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特点,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59例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施行介入术均获得成功,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安全康复。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并发症极少且成功率高,术前和术后的正确护理对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选择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初步筛选适合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的病例,术中TEE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决定封堵术的可行性并进行全程监测引导,即刻评价封堵疗效.术后1周内经胸超声检查随访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前初步筛选合适病例10例[房间隔缺损(ASD)4例、室间隔缺损(VSD)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其中8例成功封堵,2例因术中TEE检查认为不适合封堵而改为修补手术,术中证实超声的诊断及对手术方式决定的准确性.结论:术中TEE检查在外科开展经胸小切口封堵术中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对手术方式起指导作用,能对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提供依据,对释放封堵器提供正确引导,对术后疗效进行即刻判定.  相似文献   

19.
田文霞 《吉林医学》2013,34(24):5047-5047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对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6例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然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6例患者有2例患者体温升高,余下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患者全部封堵成功。结论:对于进行介入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做好护理服务是很重要的,其可以让手术顺利开展,同时也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先心病患者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观察组患者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介入封堵术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保证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同时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了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