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分别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遣方用药、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丁彩飞名中医治疗痛经经验。丁彩飞教授认为痛经的病机在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通”,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分别从虚、瘀论治,调和气血冲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萍青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瘀阻冲任、胞宫为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关键,治疗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经前期补肾调冲、养血活血;经期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使冲任、胞宫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3.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郑伟达教授注重气血阴阳学说,重视肝、肾、脾胃,认为"种子先调经""经本于肾",认为肾气充盛,精血津液排泄适度,即可成孕。重视行经期、经后期、真机期、经前期四期的调理。行经期以理气活血调经,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味;经后期重在滋补肾精,以益其损,调脾胃,资其生化之源,以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真机期"阴消阳长",采用温补肾阳、益气活血,以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阴阳平衡,以伟达排卵汤温补肾阳,益气活血;经前期肾气旺天癸充,冲任盛,是阳气活动旺盛时期,故宜使阴阳达到平衡,气血和调,以伟达调经汤补阴阳,调气血。  相似文献   

4.
刘婵秀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39-139
<正>女子每于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发生小腹部疼痛,甚或痛引腰骶,重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痛经。本病发生的机理是素体精亏血少或邪气内状,每当经行前后血液由满而溢,冲任、胞宫生理变化急骤,加重了原有的虚损或阻滞,使虚者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使实者更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1],而导致痛经。其病因主要是气血瘀滞,寒湿凝滞。肝郁湿热,气血亏损及肝肾亏损。  相似文献   

5.
人流术时金刃损伤胞宫、冲任,易耗伤肾之精血,离经之血留而成瘀,使经血化生乏源、瘀阻冲任而发为闭经,故肾虚血瘀为其主要病机。《傅青主女科》"经水出诸肾"、《素问》认为治疗闭经当应用补肾活血法,能够使精血充足、气血调和则经自来。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女科》有云:"经水出诸肾",为临床辨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人工流产多为金刃损伤肾精肾气,以致冲任损伤,气血不足,血海空虚,离经之血瘀阻冲任胞宫,阻碍新血生成。中医学多从肾论治,根据其肾虚、血虚、血瘀、肝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补肾为根本,大致从补肾养血、补肾活血、补肾疏肝等方面论治。  相似文献   

7.
基于"冲任失调、伏邪致病"理论探讨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因房事不洁而使外在毒邪藏于体内损伤气血阴阳,日久则冲任失调,其发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随月经气血阴阳周期性变化。治疗上,经前期以疏肝清热为主,月经期以行气通经为要,经后期治以益气养血为宜,使冲任调和,机体阴阳气血平衡,为冲任失调所致的皮肤性病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痛经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痛经是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痛经乃因“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冲任淤阻,寒凝血脉或湿热蕴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不通则痛;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冲任胞宫失于濡养故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9.
浅谈补肾法治疗月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是胞宫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其产生与天癸成熟,冲任通畅,脏腑气血旺盛有关.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胃化生气血,肺气贯百脉,肾藏精、精化血,皆维持月经之正常.<素问奇病论>曰"胞脉者系于肾."<傅青主女科>曰"经水出诸肾".近年来,有的学者进一步强调:肾主月经,为生殖之本.因此治疗月经病,其本在肾.  相似文献   

10.
冲任阻滞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任学说是中医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妇科疾病的证治当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胞宫是体现妇女生理特点(经、带、胎、产、杂)的重要器官,奇恒之俯,生殖之脏。冲任是实现脏腑与胞宫之间的经络联系、运行气血通道,调控经孕的通路。文章总结并创新了"冲任学说",包括"任通冲盛、经孕有时"的冲任生理;冲任的现代内涵;"冲任阻滞、闭经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冲任病理;"生殖周期停滞、胰岛素抵抗、卵巢局部多囊"的PCOS冲任阻滞现代病机;"调畅冲任、行经助孕"治则治法;最终丰富、发展和诠释中医"冲任学说"。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认为,环卧胞宫,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行量多;或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气虚摄纳无权,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临床治疗以摄血治其标,而平时采用安冲、固冲治其本,可用清热止血、凉血止血、益气止血、化瘀止血之法。因热易动血,故少用或不用辛温之品,从而使“冲气安则血海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从“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的辨证观论治经前期综合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方法]围绕“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的论点,通过分析厥阴经脉循行与冲任、胞宫的关系,基于厥阴本病及厥阴与少阳、厥阴与少阴的关系,探析厥阴与经前期综合征的相关性,最后附一则医案以证其效。[结果]经前期综合征中医属于“月经前后诸证”的范畴,厥阴经病与冲任、胞宫关系密切,其病机多寒热错杂,临床可从厥阴病角度论治经前期综合征,以中医学“天人相应”之论,顺应厥阴时间节点,恰时给方用药,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所附验案系厥阴寒热错杂证之痛经,治以柔养肝木、温补元阳、调补中焦,处以乌梅丸改汤加味,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经前期综合征临证可从厥阴论治,灵活运用经方,如乌梅丸化裁;或循其厥阴法治疗,异病同治,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3.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气血失和、冲任淤阻,血海气机不利,胞宫经血流行障碍,以致不通则痛,是其主要病机。活血法具有疏通经脉,活血祛淤止痛之功,与斯证之病机默契,故为其常用治法。现将本法在该病中的运用及临床体会整理如次,供同道参考。 一、理气活血法 气血失调,是痛经重要病机。证见:经行小腹胀痛、拒按、伴胸胁乳房作胀,经色紫暗,多挟淤块,舌见淤点,脉弦滑或弦涩。治宜理气活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味。  相似文献   

14.
气血是妇女经、带、孕、产的物质基础 ,经脉通畅 ,血液运行正常 ,以和调五脏、洒阵六腑 ,灌溉全身 ,胞宫的气血运行正常 ,有所濡养 ,从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反之 ,若瘀血内留 ,冲任不通 ,则可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笔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妇科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1 痛经临床常见为气滞、血凝或胞宫受寒、血行不畅 ,以致痛经。例 1,女 ,2 8岁。患者痛经数年。月经量少 ,色紫伴瘀块 ,经来小腹胀痛 ,舌边紫斑 ,脉细涩。证属气滞瘀阻。治拟理气活血化瘀 ,佐以暖宫。血府逐瘀汤加减 :丹参 30g、生地 12g、归尾 15g、川芎 12g、红…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痛经已经严重影响各个年龄阶段女性的日常学习、常规工作和生活,广大患者迫切希望消除月经来潮前后及行经期间的痛苦。冯晓玲教授临床经验丰富,认为痛经之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病位在冲任两脉及胞宫,以寒凝血瘀型多见。首辨虚实、次调气血以及标本同治为治疗痛经的3种特色辨治方法,针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温经散寒,调和气血,治病求本,效如桴鼓,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痛经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后附医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浙江省名中医章勤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痛经的经验。[方法]通过例举章师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之三则医案,结合平素跟随章勤教授临诊体会,分析总结章师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结果]三则案例显示,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章师认为其发生总以寒凝气滞、血运不畅、胞络不通为主。有以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客于胞中,施以温经散寒、行血调冲;有以寒凝血瘀为主,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亦有血虚肝郁、瘀阻胞宫为主,治宜温经消膜、疏肝化瘀止痛。随证治之,以温和气血为治则,冀使气血调和,冲任通盛。[结论]章师辨治痛经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盆腔炎多由经行产后,胞门未闭,正气未复,风寒湿热,或虫毒之邪趁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耗伤气血,虚实错杂,缠绵难愈。临床以气滞血瘀型为多见,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物选用:红藤、败酱、紫花地丁、三棱、莪术、延胡索、桃仁、香附、川楝子。红藤、败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散结,行气止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抗感染、抗菌、消水肿、镇痛。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盆腔病灶药物浓度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能充分发挥药液物理性热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妇女正值月经期或行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为"痛经"。本证以青年妇女为多,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女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宫,损伤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汪沛  朱玲 《中医学报》2020,35(9):1885-1888
崩漏病位在冲任胞宫,其发病源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虚、热、瘀是其常见病因,致病之根首责于肾。罗元恺教授认为,妇人以血为本,崩漏下血量多或时间长,因损及阳,而经水出于肾,气血之本在于肾,崩漏日久必损及肾阳,肾阳不足则难以温煦脾阳,导致脾不统血,经血不循其经,非时暴下不止。因此,脾肾不足是崩漏发病的主要病机,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治疗崩漏的基本原则。二稔汤有岗稔根、地稔根、续断、制首乌、党参、白术、熟地黄、棕榈炭、桑寄生、赤石脂、炙甘草组成。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达止血养血、补肾健脾之效,全方固摄止血之力较强,并兼顾气血和肝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20.
吴惟康,我国现代著名中医专家,龙江医派杰出医家。吴老潜心研修中医各家学说,深谙经典,治学严谨,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文献学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对吴惟康医案的研究,对吴老辨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析,吴老认为妇科疾病的发生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胞宫、胞脉、胞络受损,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气血失调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辨治妇科疾病虽以气血为纲,但亦不可忽视脏腑、经络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