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出自《金匮要略》,指当无形病邪与有形实邪相合时,应根据其所相合情况的不同,施以恰当的攻逐方法以祛除有形实邪,从而使无形病邪无所依附而祛除。张仲景所谓无形之邪包括热邪、暑邪、寒邪、风邪、疟邪等;有形实邪包括水湿痰饮、宿食、瘀血等。无形之邪与有形实邪相合的类型共有热邪与水湿相合、寒邪与水湿相合、风邪与水湿相合、暑邪与水湿相合、热邪与痰饮相合、寒邪与痰饮相合、疟邪与痰饮相合、热邪与宿食相合、寒邪与宿食相合及热邪与瘀血相合10种。临床中,可根据两邪相合类型的不同,通过发汗、利小便、泻下、涌吐、下血、排脓等方法攻除有形实邪,使无形病邪无所依附,从而达到共同祛除两邪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中对辨治头痛的论述颇多,病因包括寒邪、热邪、饮邪,常兼夹风邪、湿邪为病。寒邪所致者,于太阳、厥阴两经常见;热邪所致者,于少阳病、阳明病、百合病、妇人产后病中常见;饮邪所致者,于痰饮病中可见。头痛的治疗,可分为正治法与权变法。有发汗散寒、开宣寒湿、温中散寒、温肝散寒、和解少阳、通下腑实、滋阴清热、逐饮下气之正治法;又有因于病体之不同出现变证者,采用助阳散寒、温阳利水、解肌祛风、解表清里、补散兼施等权变之法。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金明秀教授认为,活动期骨关节炎以实证为多,病因病机为毒邪侵袭或损伤经络,致经脉痹阻而导致骨痹.本病多以毒邪为患,治以解毒排毒之法,方用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临床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从体质角度对感染后咳嗽进行分析阐述。感染后咳嗽可分为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气已虚、变生他病三期;人之体质可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期阳质者表现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阴质者表现为风寒恋肺、凉燥伤肺,阴阳平和者表现为风邪恋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期阳质、阴质之人皆可因病机演变表现为肺肾阴亏、脾肾阳虚;正气已虚、变生他病期可见痰湿壅肺、痰热郁肺、阴虚痰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5.
宣展气机贯穿温病治疗的始终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陈锦芳温邪侵袭人体,首先导致受邪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郁滞,随着卫、气、营、血的病理传变,温邪郁阻气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因此,治疗温病始终应注重脏腑组织器官气机的疏理,通过宣展气机,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慢性咽炎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病因病机为邪、虚、瘀三邪交杂,以致气机不利,气滞血瘀,痰凝火郁,发而为病.从热毒郁积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虚证、风邪侵袭证、痰瘀互结证、肝气郁结证、胃阴虚证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病因学把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导致人体发病称为六淫,是外感病的主要病因,也称为病邪。而风邪,又是外感病邪的先导,寒、湿、燥、火等病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导致各种疾病,因而称之为百病之长。《黄帝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详细论述了各种风邪致病的病理变化特征,阐明了"风为百病之长"的重要意义。两千多年来,为后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记载 12种头痛,分别为:太阳中风表虚头痛;太阳中风兼水饮头痛;太阳中风表实头痛;悬饮头痛;阳明里热,热结成实头痛;太阳少阴两感,少阴寒化头痛;霍乱吐利头痛;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少阳胆气郁热头痛;阳明中寒,饮邪上干头痛;寒湿犯表头痛;产后中风头痛。张仲景在治疗头痛方面立足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精妙,配伍严谨,不仅应用药物治疗,还采用针刺之法治疗头痛。  相似文献   

9.
谢乐  伍大华  曹思佳  彭舟 《中医学报》2019,34(9):1850-1854
中风痉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外邪为患,如风邪外袭、风挟寒邪、风热外袭、风毒侵袭四肢等均可导致中风痉挛;正虚邪中,如体虚邪中、肝虚邪中、血虚风中等可发为中风痉挛;正虚失养,主要表现为血虚不能滋养筋脉,筋脉挛缩,产生痉挛;内生寒热,寒则血液凝滞不畅,热则火盛煎熬血液,从而导致筋脉挛急;痰浊阻滞,如痰邪内生,阻滞经络,导致筋脉失养,也可引起中风后肢体痉挛。治疗方法主要有祛风散邪、扶正祛邪、扶正养筋等。此外,食疗法、外洗法、外熨法等也可用于治疗中风痉挛。  相似文献   

10.
伤风鼻塞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病证,多于气候多变,寒热不调,或生活起居失慎,过度疲劳,致使正气虚弱,肺卫不固,风邪乘虚侵袭而致病。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常挟寒、挟热之邪侵袭人体,故伤风鼻塞患者入侵邪毒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外感风寒,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邪毒乘机外袭,皮毛受邪,内犯于肺,肺为寒邪所遏,清肃失常,邪  相似文献   

11.
肝癌的发病多由感受邪毒、肝气郁滞、饮食损伤导致,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为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李秀荣教授提出正虚邪实的概念,以脾虚为本,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扶正培本,并与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方法结合,提高肝癌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  相似文献   

12.
感冒是感受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头痛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外感头痛以邪实为主,治疗首当祛邪,据邪气性质之不同,分别采用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等法,诸邪多以风邪为首,故强调风药的使用.内伤头痛初期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法祛邪扶正兼顾,采用平肝、化痰、活血、益气、养血、滋阴等法;后期病久及肾、肾精亏耗,则当益肾填精补髓.  相似文献   

14.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转归与玄府理论密切相关。本病的核心病机为正气不足,玄府失司。其中,脏腑娇嫩、玄府失养为发病的基础;痰阻食积、玄府郁滞为致病的因素;风邪触发、玄府失司为发病的诱因。儿童肺、脾、肾不足,易致玄府失养,进而影响玄府输布津液之功,玄府因虚而滞,则邪气有可乘之机;加之后天脾胃失养,运化失常,易聚湿生痰,或食滞中焦而阻滞玄府通道,影响气机畅通,为发病埋下隐患;若遇风邪触发,内外邪气相互交感,玄府功能失司,导致肺失宣肃而诱发咳嗽,且病情缠绵。治疗上,本文强调因势利导、通玄达郁的原则,分别予祛风散邪、化痰除积、扶正补虚以开玄,同时,注重特色开玄药物的应用,尤其理气开玄药、搜剔开玄药和活血开玄药,以恢复肺玄府失司之职,则疾病自愈。  相似文献   

15.
解表药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的功效 ,主治外感表证以及麻疹初起、疮疡初起、水肿初起等见有表证者 ,可助疹毒透发 ,疮疡消散 ,使湿邪随汗而解。解表药以其气清味薄 ,味辛能散能行 ,轻扬上行之性 ,常与其它药物配伍组成方剂用于治疗多种疾患。1 辛散能行1 .1 理气散郁 :《内经》曰 :“木郁达之”,“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肝属木 ,为将军之官 ,主疏泄 ,恶抑郁 ,凡情志不畅 ,或暴怒伤肝 ,常致肝郁气滞 ,治以疏肝理气之法。解表药以其味辛气香 ,能散能行 ,常在治疗肝气郁滞的方剂中助理气疏肝 ,散郁消滞之用。如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  相似文献   

16.
<正>表里双解剂即表里同治、内外分解的一类方剂。表里同病是指表有寒邪,里有气血郁滞或气郁化热的表里同病病变,这时仅用解表药,则里邪不去;仅治其里,则引邪入里,表邪不得解,故须考虑两者兼顾,应用表里双解之法,使表邪去而营卫调。防风通圣散为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此方是为表里俱实的风热证而设,民间流传"有病没病,防风通圣"之说。  相似文献   

17.
风邪的相兼性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邪的相兼性是指风邪既可以单一侵害人体,亦可兼挟其他病邪伤人致病。风邪相兼性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二个方面:一是风邪与人之体表有较高的亲和性风邪最易侵袭人体卫表而形成表证;二是根据风的自然特性,临床辨证求因时,症候中有类似“风”的表现,即认为有风邪参与其中。风邪的相兼性是风邪的基本特点,但关于风易兼他邪的机理,教材当中并未深究,阴阳五行属性是风易兼邪的内在根据,风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风多兼邪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表明,风常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流感、柯萨奇等100多种病毒能通过气溶胶的方式引起疾病,相当多的疾病与气溶胶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肝气郁结证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气郁结“简称“肝郁”,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此证多与情志有关,属实证、郁证的范畴。关于郁证,《素问》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之说。后世朱丹溪根据病因将其划为气郁、热郁、湿郁、痰郁、血郁、食郁六类。张景岳又提出了情志三郁:怒郁、思郁、忧郁。肝气郁结系属《内经》中的木郁,与张景岳的情志之郁也相吻合。 本证的病因多为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使肝的疏泄功能受到抑制,升发受阻,导致肝经经气阻滞而产生,当然也有因其它病邪侵扰而发病的。  相似文献   

19.
郁证,古谓之“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引起病邪郁滞、瘀结、壅遏的一组疾病。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王安道亦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滞而不通之义”。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均属广义的郁证,  相似文献   

20.
从《内经》有关理论出发,阐述少阳在输转卫阳之气中的"枢机"作用。认为少阳病寒热往来的发生机理为:邪郁少阳,正邪相争,少阳经气郁滞,升发不畅,其输转阳气之机不利,阳气不能畅达于体表,则太阳经气偏寒于外而见恶寒;少阳相火内郁,加之正邪相争则导致发热,随正邪分争胜负而见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同时揭示了少阳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