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晔 《中草药》2015,46(7):1096-1102
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长久以来困扰着肿瘤治疗的临床难题。MDR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多水平、多结构和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克服肿瘤细胞MDR,提高抗癌药物疗效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的重点与关键课题。目前多数化学药逆转剂往往只针对单一的耐药机制,且逆转剂本身不良反应较大,制约着临床的使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中药抗癌药物正在被挖掘、被研究、被使用。中药治疗疾病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能明显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的细胞毒作用。从论述MDR的机制入手,综述近年来中药逆转肿瘤MDR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淑兰  刘丽坤 《新中医》2007,39(3):90-92
胃癌是我国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化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肿瘤的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使胃癌化疗的疗效大受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把目光转向天然药物。中药具有毒性小、安全有效的特点,能够从多途径、多机制逆转MDR,本身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靶位、多环节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笔者就近年来中药逆转胃癌MDR的研究情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是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情较隐匿,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此时肿瘤已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错失了手术治疗机会[1-2].化疗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首选方法,常用的化疗方案是FOLFOX4方案,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效果不甚理想,且化疗药除杀死癌细胞外,也损伤人体正常的细胞,毒副反应较明显[3].采用中医疗法辅助化疗治...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肿瘤多药耐药(MDR)是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己成为恶性肿瘤化疗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中药有毒性小、安全有效、多靶点等优势,在逆转肿瘤MDR的研究中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药通过作用于介导MDR形成的膜转运系统、药物代谢系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对多种肿瘤的MDR具有逆转作用。如何有效地从浩淼庞大的中药资源库中快速筛选并定位到具有逆转MDR活性的分子仍是目前中药研发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之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和高效可靠的方法和系统,能够满足现代医学的科学阐述要求,又能兼顾中医药本身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还需要大量艰苦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实验研究表明,中药A2具有多药耐药(MDR)逆转作用[1].笔者于2000年1月~2001年6月,对60例化疗效果差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进行了以ADM或DDP为主的联合化疗,其中30例患者在联合化疗同时加用中药A2内服,以观察单纯化疗和化疗与中药联合应用对各种耐药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片仔癀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相比治疗毒热瘀结型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经中医辨证为毒热瘀结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片仔癀联合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24例和对照组(奥沙利铂、5-Fu、亚叶酸钙)23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2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等.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化疗毒副反应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 片仔癀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毒热瘀结型晚期结肠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延缓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多药耐药(MDR)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瓶颈。肝癌细胞作为一种先天性耐药的肿瘤细胞,普遍对放化疗不敏感,且肝癌患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多数患者确诊已为晚期,生存期短,复发率高,随之而来的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继之MDR成为原发性肝癌(PHC)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安全、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化疗增敏剂已成为肝癌耐药研究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中药在肿瘤疾病治疗的广泛应用,中药复方、中药注射液、中药单体在逆转肝癌化疗耐药方面机制研究也日益增加。基于中药研究现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其机制可概括为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影响酶类物质活性变化、诱导细胞凋亡,逆转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调控肿瘤微环境等。传统中医药从多靶点、多途径的角度减轻了肝癌细胞化疗耐药,增加了肝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以及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因此,从中医药角度探讨肝癌MDR作用机制,对于逆转肝癌MDR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参考价值。然而目前研究存在实验类型较单一,不良反应等不足,因而在未来需要从实验室到临床进行多机制,多靶点的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是中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其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我国急性白血病(AL)比慢性白血病多见,二者之比5.5∶1[1].众多临床工作者的研究与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AL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疗效更为显著[2],不仅能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还可以调节机体整体功能,提高缓解率,延长存活期,降低复发率,明显提高存活率,提升生活质量[3-5].现将AL常用中医辨证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已居全球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主要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近年来肺腺癌耐药发生率高于鳞癌,应用cis-dichlorodiamineplatinum(DDP)诱导建立的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DDP具有代表性。因此深入研究肺腺癌A549/DDP细胞的MDR机制及寻找安全、有效的逆转剂则成为当务之急。文献检索研究表明,肺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机制主要涉及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机制、酶介导的肿瘤细胞解毒和修复功能增强、凋亡调控基因异常、信号转导因子发挥抗凋亡机制、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MT)导致的免疫逃逸。针对肺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的中药逆转剂则主要涉及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复合物。现就近年来肺腺癌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及中药逆转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是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所谓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不同、作用机制迥异的另外一些抗肿瘤药也产生交叉抗药性。目前,认为MDR与P-糖蛋白、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过度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蛋白激酶C活性增加或拓扑异构酶-Ⅱ活性减少等有关。自1970年Biedler等首次阐述交叉耐药现象以来,针对MDR机制逆转剂的研究较多,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环孢菌素A、三氟拉嗪有一定的逆转MDR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限制了临…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群体高发的恶性肿瘤,对人民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化疗是除手术及放疗外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化疗过程常伴随着乳腺癌多药耐药(MDR)的产生,从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停药后癌症复发、医疗资源消耗量增大以及及医疗系统负担增加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以往研究证明,乳腺癌MDR机制相当复杂,涉及药物外排、DNA损伤修复、肿瘤微环境、自噬、表观遗传学调控、肿瘤干细胞及脂质代谢等一系列过程,且各耐药机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深入揭示MDR的产生机制,开发相应药物针对性地逆转MDR,提高乳腺癌化疗效果,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需要。中医药具有高效低毒,多靶点、整体调控的优势,大量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单体、单药及复方能够通过调控药物外排蛋白表达、促进凋亡、调节自噬等途径逆转乳腺癌MDR,表现出对抗乳腺癌MDR的潜力。据此,该文将对近年来关于乳腺癌MDR的产生机制及中医药应对乳腺癌MDR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概括,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其中化疗是癌症标准治疗的支柱。中药具有多分子、多靶点、毒副作用轻微的特点,能够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经查阅和整理近5年相关文献,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中药单体与化疗药的联合应用能增强抗乳腺癌的疗效、减轻因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逆转对化疗的耐药性3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单体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此深入研究,有助于抗乳腺癌中药制剂和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逆转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耐药性。方法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建立,主要采用阿霉素(ADM)持续接触浓度递增法,必要时结合高低浓度交替法诱导人胆管癌细胞QBC939产生多药耐药性(MDR)。将三种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即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分别作用于QBC939及QBC939/ADM,用CCK-8法检测不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MDR基因的表达水平,将得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果,从而证明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的建立。以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作为MDR逆转剂,逆转QBC939/ADM的MDR,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RT-PCR法检测其逆转作用。结果CCK-8法检测化疗药物作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OD值(吸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药物作用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T-PCR法测定MDR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MDR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QBC939/ADM,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胆管癌多药耐药细胞株QBC939/ADM成功建立,并初步证明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能有效逆转其MDR,但其逆转机制尚未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并且配合化学治疗为辅。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多重耐药性和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发出更多的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而中药的高效低毒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亲睐。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在治疗结肠癌方面取得的成就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对结肠癌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同时,对增殖旺盛正常细胞,如造血系统、上皮细胞等均有影响,其中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最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病率高达24.8%~67%[1];口腔溃疡不仅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和对治疗依从性,严重可导致治疗计划中断[2],更是导致致死性感染重要因素之一[3].因此,研究化疗所致口腔溃疡发生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参被列为上品药物,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肝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有明显的抗肿瘤、协同化疗作用及减轻化疗副反应的作用。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对结肠癌的治疗常以手术、化疗以及中药辅助化疗的方法,部分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化疗副反应而终止药物化疗,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最新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可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和gasdermin E介导正常细胞的焦亡产生相关毒副作用。查阅国内外人参皂苷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综述,发现人参皂苷能抑制细胞焦亡、减轻结肠癌化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中医药逆转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海  范忠泽 《中医杂志》2011,52(12):1068-1072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DR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合理使用中药联合化疗药物能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可起到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从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中筛选MDR逆转剂,在内可改善、纠正机体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功能基因及蛋白组学,在外可改善肿瘤生物特性,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医药逆转MDR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药物或单一提纯成分方面,而关于中药复方逆转MDR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复方逆转MDR的相关研究作一总结,发现研究者分别从抑制P-糖蛋白(P-gp)的酶活性、降低多耐药基因1信使核糖核酸(MDRlmRNA)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调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等方面解释了其的作用机制。但是多数研究仅限于一个或两个靶点蛋白,未能提出具体的分子通路。笔者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分析MDR形成机制中一条比较重要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A蛋白激酶/核因子.KB(P13K/AKT/NF-κB)分子通路,并借此探讨中药复方逆转肿瘤MDR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多药耐药(MDR)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失败及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姜黄素是一种来源容易、用药安全、用途广泛的纯天然药物,大量研究证明,姜黄素能够有效的阻断转运蛋白、凋亡基因、酶系统等介导的MDR,从而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对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及病情的的预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药耐药(MDR)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失败及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姜黄素是一种来源容易、用药安全、用途广泛的纯天然药物,大量研究证明,姜黄素能够有效的阻断转运蛋白、凋亡基因、酶系统等介导的MDR,从而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对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及病情的的预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