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药物大剂量应用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年版《国家药典》颁布的中药用量为标准,以五版《伤寒论讲义》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折算法为依据,对《伤寒论》中的药物大剂量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1)书中大剂量用药34味,使用152方次,组方85个方剂,应用比较广泛;(2)大剂量用药分类10种,集中体现在解表,清热,补虚,温里和化痰止咳平喘5大类上;(3)大剂量用药使用方次较多的是大枣和附子,表明张仲景重视补益脾肾;(4)大剂量用药多用于阳经病症;(5)大剂量用药多作为方剂中的君药;(6)大剂量用药的依据是病情危急重笃;(7)大剂量用药有7个方面的应用法度;(1)重量运用多先煎;(2)药后螟眩示趋愈;(3)发散解表求微汗;(4)清泻攻下中病止;(5)活血化瘀求下利;(6)体质强壮宜重量;(7)虚人体质宜慎用,书中大剂量用药内容丰富,经验可贵,开拓了中医药大剂量用药的先河,对危急重症的治疗,新药的研究开发和创立中医药新理论,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伤寒论》保护脾胃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学恩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0):636-637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姜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临床经验结合参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 姜六药虽同为一物,但各有不同功效。结论 姜的用途愈来愈广泛,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芍药在《伤寒论》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全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36-2337
根据《伤寒论》中有关论述,把原著中用芍药的作用归纳为益营气以和卫气;阴柔而制刚燥;养阴血而缓拘急;通血痹而破阴结;缓肝急而通脾络等五个方面进行论术,并进一步探讨芍药在《伤寒论》方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由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是一部以外感病为契机论述疾病辨证论治的医书,并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其六经辨证体系的提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医学经典医籍,《伤寒论》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教学的主干课程。掌握六经辨证纲领及其理法方药是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伤寒论》虽文字古朴,但文义深邃,极难理解深透。因此,好的教学及学习方法,对学好这门课程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伤寒论》成书特点: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方证为目、首创汤方辨证,于是从方证的角度学习《伤寒论》,实施方证教学,则能化繁为简,有纲举目张之效,便于理解和掌握《伤寒论》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姜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临床经验结合参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姜六药虽同为一物,但各有不同功效.结论姜的用途愈来愈广泛,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姜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临床经验结合参阅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综述。结果 姜六药虽同为一物,但各有不 同功效。结论 姜的用途愈来愈广泛,值得更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文彬 《北方药学》2015,(3):158-158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论述颇多,记载也很细致,为我们指出了汤药煎煮时的许多问题和服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这些方法一直为历代医家重视并加以发挥,其中大部分还有临床参考研究价值,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9.
10.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组合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三百余首有名方组合方式的研究,提出经方的组合法则有君臣佐使、双向及多向调节、分合加减、药量变易及对药等组合法则。于君臣佐使组合,列举成无已对小柴胡汤与小建中汤方解;于双向及多向调节组合,列举了荣卫两和、表里双解、寒热并用、升降并行、补泻兼施、气血双补、散敛并行、多向调节组合8种形式;于分合加减组合列举了分解组合、合并组合、加味组合、减味组合、加减组合、随证加减6种形式;于药量变易组合,提出药味数未变,其中某药之用量有变及药味数有变,其中某药之用量亦有变者两种形式;于对药组合,列举了6种对药。以上研究皆结合具体的方例剖析其内涵本质,阐明经方的组合法则,体现了方剂学理论,并对方剂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原则,对方剂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梓凤 《中国药业》1999,8(8):49-50
经统计,在《伤寒论》[1]113方中应用桂枝40次,其中39次在枝枝药后注明去皮应用(仅163条枝枝人参汤例外)。我们知道桂枝炮制并无去皮之说,但仲景为何要求去皮呢?现行教材未予明究,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伤寒论》所用桂枝并非现行入药的桂枝,而是樟科植物肉桂的粗枝之皮,属今之肉桂范畴,故要去皮应用,现将我的论述如下。1古本草考据的结果《神农本草经》[2]成书于东汉之前,与仲景时代最为接近,书中仅记载菌桂、牡挂一条,末提及桂枝。《唐本草》[3]云:“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者也。此桂花…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温法的用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俱全的临床医学专著,由张仲景撰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伤寒论》主方加减,尤其对一些疑难杂症疗效确切。特举几个病案,与同道共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气血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核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典范,以六经为物质,以八纲为变化,六经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密切结合,紧紧相连而不能相离,“气血辨证”则是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在研究《伤寒论》中,如果只谈“六经辨证”,或只谈“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而丢掉“气血辨证”这一核心内容,那就使仲景辨证论治的完善体系支离破碎,相割裂开来,所以,在《伤寒论》的辨证体系中,唯有用“气《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所有内容,纲举目张,洞若观火。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中厚朴功效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维承 《中国药业》2001,10(3):50-51
厚朴在《神农本草经》中的效用与现代临床应用多不相吻合,医圣张仲景在此基础上对厚朴的功效作了进一步完善,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中运用厚朴有四方特点,并主要用于宽肠下气、理气化浊、降气消痰、温中化湿、行气除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19.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而论述相关脾胃病证治的条文有140余条之多,内容全面而精要,本文就伤寒六经病变中与相关的脾胃病变证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是汉代名医张仲景著述的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全书共有398条113方(佚1方),选用药物84味,交叉应用于各方之中,共出现536品次。对于药物的“制用”均在药物名称之下加以注明,如甘草负、半夏洗、附子炮、去皮、厚朴去皮炎等,这种注明称为“脚注”。其中药物有脚注者为315次,而未脚注者为221品次,前者占58.8%,后者占41.2%。由此可以看出,前人在拟方时极其重视药物的炮制,也充分显示了炮制品种在方剂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中药材的炮制方法是否适宜,直接影响药物的性能和疗效。《伤寒论》文字古奥,药物名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