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在颈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均采取颈丛阻滞麻醉.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6mg氯诺昔康,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6mg氯诺昔康.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颈部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但尚不能完全解决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在颈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均采取颈丛阻滞麻醉。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6mg氯诺昔康,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6mg氯诺昔康。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颈部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但尚不能完全解决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和吗啡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 6 0例要求使用镇痛泵的患者 ,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n =31)和吗啡组 (M组 ,n =2 9) ,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治疗 ,L组使用氯诺昔康 (4 8mg/ 4 8h) ,M组使用吗啡 (6 0mg/ 4 8h)。观察 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疼痛缓解评分总和及疼痛程度差值总和 )、副作用 (瘙痒、恶心和呕吐、尿潴留 )。结果 L组和M组的疼痛缓解评分总和分别为 13 8± 2 8、14 1± 2 6 (P >0 0 5 ) ,疼痛程度差值总和分别为 9 4± 2 1、8 3± 2 9(P >0 0 5 )。L组的瘙痒、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M组 (P <0 0 5 ) ,尿潴留也低于M组 (P <0 0 1)。结论 氯诺昔康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与吗啡相近 ,而其副作用低于吗啡 ,应用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杨春艳  宋宇龙  白宁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03-1304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A组n=30)和曲马多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手术切皮前25min,A组给予氯诺昔康8mg静注,B组给予曲马多2.5mg/kg静注,C组给予生理盐水5ml静注。术后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A组与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较,A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而氯诺昔康消化道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Lornoxicam)用于耳鼻喉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摸索氯诺昔康的合适用量。方法75例择期在局麻下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3组(每组25例)L0组(对照组,静滴0.9% NS 500ml);L1组(先静注氯诺昔康8mg,随后静滴0.9% NS 500ml+氯诺昔康16mg);L2组(先静注氯诺昔康8mg,随后静滴0.9%NS500+氯诺昔康24mg),3组速率均为12滴/min。观察指标:①术后2,4,8,12,16,20,24 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术后加用止痛药情况,以及患者对镇痛总体评分(VRS,口述描绘5级评分法);②副作用;③术后24h凝血功能。结果L1组和L2组于2~20h疼痛强度明显低于L0组,(P<0.01),L2组在术后8,12,16,20 h的疼痛强度均显著低于L1组(P<0.01)。L1组与L0组在术后24h的VAS评分无统汁学差异。术后至少肌注1次强痛定针10mg:L0组18例(74%),L1组5例(20%),L2组0例(0%)。,患者对镇痛总体评分中,满意率比较:L2组>L1组>L0组。(P<0.01)。3组24h后凝血功能参数均高于术前(P<0.05);除L1组和L2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晕外,未发现其他副作用。结论氯诺昔康用于耳鼻喉手术后镇痛,安全、经济、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14~20h内32mg。  相似文献   

6.
氯诺昔康用于耳鼻喉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Lornoxicam) 用于耳鼻喉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摸索氯诺昔康的合适用量.方法 75例择期在局麻下行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3组(每组25例).L0组(对照组,静滴0.9% NS 500 ml);L1组(先静注氯诺昔康8 mg,随后静滴0.9% NS 500 ml+氯诺昔康16 mg);L2组(先静注氯诺昔康8 mg,随后静滴0.9% NS 500+氯诺昔康24 mg) ,3组速率均为12滴/min.观察指标: ①术后2,4,8,12,16,20,24 h 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术后加用止痛药情况,以及患者对镇痛总体评分(VRS,口述描绘5级评分法);②副作用;③术后24 h凝血功能.结果 L1组和L2组于2~20 h疼痛强度明显低于L0组,(P<0.01) , L2组在术后8,12,16,20 h 的疼痛强度均显著低于L1组(P<0.01) .L1组与L0组在术后24 h的VAS评分无统汁学差异.术后至少肌注1次强痛定针10 mg:L0组18例(74%), L1组5例(20%), L2组0例(0%) .,患者对镇痛总体评分中,满意率比较:L2组>L1组>L0组.(P<0.01) .3组24 h后凝血功能参数均高于术前(P<0.05);除L1组和L2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头晕外,未发现其他副作用.结论氯诺昔康用于耳鼻喉手术后镇痛,安全、经济、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14~20 h内32 mg.  相似文献   

7.
盛晓妮  姜娟 《黑龙江医学》2012,36(8):592-59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100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氯诺昔康)和对照组。实验组入室开放右上肢静脉通路后,立即给予氯诺昔康8.0 mg,静注,随后两组均以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2.0 mg/kg,静注,使患者入睡后手术。术后记录患者各时点腹部疼痛情况及恶心、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后各时点腹部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缓解无痛人流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用于断指再植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分次静注氯诺昔康16mg,对照组不加氯诺昔康,评定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评分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有显著差异,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氯诺昔康用于断指再植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氯诺昔康和曲马多在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 (可塞风 )和曲马多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病人进行随机双盲研究 :氯诺昔康组 (L组 )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氯诺昔康 8mg后连接镇痛泵 ( 4 8mg氯诺昔康 生理盐水至 10 0ml) ;曲马多组 (T组 )于手术结束时静注曲马多 10 0mg后连接镇痛泵 ( 1g曲马多 生理盐水至 10 0ml) ,分别于术后 4小时、2 4小时、4 8小时观察并记录RR、HR、BP、SPO2 、疼痛评分 (VAS)、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似 ,镇静、术后 4 8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嗜睡者 ,T组明显多于L组 (P <0 0 5 )。结论 :PCIA时 ,氯诺昔康镇效果良好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曲马多、氯诺昔康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单次推注曲马多、氯诺昔康的镇痛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全麻,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曲马多3mg/kg;C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氯诺昔康0.3mg/kg;各组均于术结束前30分钟静注格拉司琼3mg.分别记录清醒后10分钟、1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VAS评分以及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结果B、C两组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喉罩全麻中单次静注曲马多3mg/kg或氯诺昔康0.3mg/kg可安全有效地达到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健生  朱亚 《中外医疗》2011,30(8):12-12,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127例143侧。所有患者均行F18穿刺通道输尿管镜鈥激光碎石术。结果 127例经皮肾输尿管镜鈥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24例(二期碎石2例,结合体外震波碎石9例,药物排石13例);1例感染;2例漏尿;3例出血,所有并发症经积极相应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微创经皮肾鈥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取石术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共141例患者,输尿管镜取石术72例,MPCNL69例.对手术成功率、一期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输尿管镜取石组手术成功率99%,MPCNL组100%;输尿管镜检取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61%,MPCNL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MPCNL组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平均住院时间(7±4.0)d,MPCNL组(11±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平均住院费用(6 558±860)元,MPCNL组(11 230±2 0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短的住院时间及更少的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3.
李强  程全胜  邹盛海 《农垦医学》2010,32(3):223-225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接受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成功施行一期取石术取净结石,二期取石3例。平均手术时间140m 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5天,住院时间平均9天,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具有出血少、可重复、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GCT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15例GCTTS患者中,局限型12例,弥漫型3例,其中2例术后复发;肿瘤发生于关节周围,T1WI上13例为低或稍低信号,2例为中等信号,T2WI上6例为高低混杂信号,5例为低信号,2例为中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结论 GCTTS多发生于手、足等小关节,MRI信号呈多样性,在T1WI呈特征性低信号,在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碎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和一次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刘功海  吴世东 《医学综述》2012,18(3):461-463
目的比较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输尿管上段结石187例,其中65例采用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122例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和并发症等疗效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气压弹道组明显短于经皮肾镜组;血红蛋白下降量气压弹道组明显低于经皮肾镜组;住院天数气压弹道组明显短于经皮肾镜组;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尽率经皮肾镜组与气压弹道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术后并发症经皮肾镜组并发症明显少于气压弹道组。结论临床上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停留时间、输尿管解剖等实际情况来对微创治疗法进行选择。对于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结石停留时间较长者宜首选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方法,观察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Ⅰ期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方法简单有效,结石清除率较高,对于肾积水及位置较高、距肾盂较近的结石清除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雄伟 《医学综述》2013,19(8):1484-1486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有传统开放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技术以及药物溶石等多种治疗手段。近年来,内镜微创治疗技术迅猛发展,经皮肾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并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腔内微创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使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水平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35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65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6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2例.结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曲马多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PCNL成年患者随机分成曲马多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K组)、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10 min,T组静注曲马多2 mg/kg,K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 mg/kg,N组静注生理盐水10 ml,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