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块花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广西省北海附近的块花柳珊瑚(Anthogorgia sp.)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用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丙酮=99:1,49:1,39:1,34:1,29:1,24:1,19:1,14:1,11:1,9:1,8:1,7:1,6:1,5:1,4:1,3:1,2:1,1:1,100%丙酮;氯仿:甲醇=24:1,19:1,14:1,9:1,7:1,5:1,3:1,1:1,1:4,1:9,1:39,100%甲醇)梯度洗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正己烷:氯仿:甲醇2:1:1洗脱)对块花柳珊瑚丙酮提取物的乙醚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经1HNMR、13CNMR、MS等现代光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甾醇类化合物以及1个神经酰胺,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22E,24S)-麦角甾-5,22-二烯-3β-醇(3)、胆甾-5-烯-3β,7β,19α-三醇(4)、(22E)-胆甾-5,22-二烯-3β-醇(5)、胆甾醇(6)、N-正十六碳酰基-正十八碳-4(E)-烯鞘胺醇(7)。结论这些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种海洋动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以采自南海的软珊瑚膨胀柱虫变种Clavularia inflata Scherkvar.luzoniam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化合物1,应用波谱和X-射线昌衍射分析等方法确定I的结构为(3E,5S,7E,11S,12S,14Z)-11-甲基-15-降dolabella-3,7,14-三烯-5--醇,它属于具有变形dolabellane碳架的双环二萜醇。  相似文献   

3.
4.
珊瑚姜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珊瑚姜(Zingiber corallinum Hance)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结构、粉末鉴定及理化鉴别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过氧化甾醇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紫柳珊瑚(Muriceopsis flavida)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等分离手段对紫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手段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从紫柳珊瑚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分别鉴定为:(22E,24S)-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4R)-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烯-3β-醇(3)、(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4)、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5)。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5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微生物活性。结论首次从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其中化合物2对微藻显示强烈的生长抑制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自中国南海海域的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南海肉芝软珊瑚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物理常数对照以及化学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从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crassocaule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物理常数对照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确定为:氢醌双苄醚(1)、N-正十六烷酰基-十八碳-4(E)-烯神经鞘氨醇(2)、Δ4,5(E),Δ8,9(E)-鞘胺醇-正十六碳酰胺(3)、(2S,3S,4R)-N-2-(1,3,4-三羟基-十八烷基)-十八酰胺(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得到的天然氢醌双苄醚类化合物;化合物2-4为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用6只杂交狗对珊瑚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经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证明,珊瑚人工骨在成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有加速新骨形成的作用,同时发现由于珊瑚人工骨在成骨过程中吸收降解过快,因而与骨的形成不完全同步,应属于不完全骨修复。  相似文献   

8.
9.
黑角珊瑚治疗骨伤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角珊瑚,沿海民间称为海树、海柳、海铁树。现将以黑角珊瑚为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珊瑚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只杂交狗对珊瑚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成骨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经扫描电及能谱分析证明,珊瑚人工骨在成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有加速新骨形成的作用,同时发现由于珊瑚人工骨在成骨过程中吸收降解过快,因而与骨的形成不完全同步,应属于不完全骨修复。  相似文献   

11.
破布木果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破布木果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破布木果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脂多糖试剂(LPS)体外处理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作用;采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破布木果提取液在2.69~86mg/mL范围内,均与ConA、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体外具有协同作用;破布木果多糖在21.50~86mg/mL范围内,与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体外具有协同作用;在10.75~86mg/mL范围内,与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体外具有协同作用;迷迭香酸标准品作为药物的阳性对照,均与ConA、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体外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初步明确破布木果提取液、破布木果多糖、迷迭香酸标准品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银柴胡中总甾醇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在546 nm的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α-菠甾醇(α-spinasterol)和豆甾-7-烯醇(Stigmast-7-enol)的混合物(1∶3)为对照品,测定银柴胡中总甾醇的含量。结果总甾醇含量在21.64~108.20μg/ml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4.2%)。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可用于测定银柴胡中总甾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五倍子石油醚和氯仿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化合物Ⅰ对尖孢镰刀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6-十五烷基苯甲酸(Ⅰ)、白果酚(Ⅱ)、棕榈酸-1,3-二甘油酯(Ⅲ)、β-谷甾醇(Ⅳ)、正二十五烷(Ⅴ)、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Ⅵ)、棕榈酸(Ⅶ)、月桂酸(Ⅷ)、肉豆蔻酸(Ⅸ)及没食子酸(Ⅹ)。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五倍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对尖孢镰刀菌显示中等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鸡骨草Abrus cantoniens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成分,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羽扇豆醇(Ⅱ)、原儿茶酸乙酯(Ⅲ)、胡萝卜苷(Ⅳ)、原儿茶酸(Ⅴ)、肌醇甲醚(Ⅵ)、7,3′,4′-三羟基-黄酮(Ⅶ)、腺嘌呤(Ⅷ)、腺嘌呤核苷(Ⅸ)、biflorin(Ⅹ)、isobi-florin(Ⅺ)、相思子碱(ⅩⅡ)、N,N,N-三甲基-色氨酸(ⅩⅢ)、大豆皂苷(ⅩⅣ))、槐花皂苷(ⅩⅤ)、去氢大豆皂苷(ⅩⅥ)、abrisaponin So1(ⅩⅦ)、白桦酸(ⅩⅧ)。结论Ⅲ、Ⅴ、Ⅶ~Ⅺ和皆为首次从本属中得到。除Ⅰ、ⅩⅡ、ⅩⅣ~ⅩⅥ外,其余13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宋丽娜  陈光  喻长远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10):1525-1528
目的 对四川淫羊藿Epimedium sutchuenens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学数据和理化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四川淫羊藿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为川藿苷A(sutchuenoside A,Ⅰ)、川藿苷B(sutchuenoside B,Ⅱ)、大豆苷元(daidzein,Ⅲ)、宝藿苷-Ⅰ(baohuoside-Ⅰ,Ⅳ)、kaempferide 3-rhamnoside(Ⅴ)、淫羊藿苷(icariin,Ⅵ)、anhydroicaritin-3-O-α-L-rhamnopyranosyl (1→2)-α-L-rhamnopyranoside(Ⅶ)、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Ⅷ)、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Ⅸ)、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Ⅹ)。结论 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sutchuenoside A和B,俗名为川藿苷A和B,化合物Ⅲ、Ⅴ、Ⅶ、Ⅷ~Ⅹ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半边莲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凝胶柱、制备HPLC等分离和纯化,通过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特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半边莲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Ⅰ)、24-亚甲基环木波罗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Ⅱ)、植物醇(phytol,Ⅲ)、植物烯醛(phytenal,Ⅳ)、β-香树脂醇(Ⅴ)、腺苷(Ⅵ)、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Ⅶ)、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Ⅷ)、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Ⅸ)、正丁基-α-D-吡喃果糖苷(Ⅹ)、水杨苷(Ⅺ)、5-羟甲基糠醛(Ⅻ)。结论 其中化合物Ⅰ~Ⅳ及Ⅵ~Ⅻ为首次从半边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异叶花椒Z anthoxy lum d im orphophy llum的化学成分,并对从异叶花椒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香豆素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乙醇提取物酸水处理,氯仿萃取部分采用硅胶、F lash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7个化合物,其中5个香豆素,分别为6-(3′-甲基-2,′3′-二羟基)丁基-7-甲氧基-8-(3″-甲基-2″-丁烯基)-香豆素(Ⅰ)、8-(3′-甲基-2,′3′-丁烯基)-2-′[(1″-羟基-1″-甲基)-乙基]-6,7-二氢呋喃香豆素(Ⅱ)、6,7,8-三甲基香豆素(Ⅲ)、滨蒿内酯(Ⅳ)、伞形花内酯(Ⅴ),1个生物碱铁屎米-6-酮(can th in-6-one,Ⅵ)和1个木脂素syringares ino l(Ⅶ)。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其中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异叶花椒内酯。化合物Ⅵ表现出显著的抑制口腔致病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藏边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大黄素(4)、芦荟大黄素(5)、波叶素(6)、胡萝卜苷(7)、d-儿茶素(8)、反-3,5,3′,4′-四羟基茋(9)、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6″-O-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11)、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大黄素甲醚-1和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a和13b)、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4)、蔗糖(15)。同时得到一种大黄酸类似物,因量少未得到最终的结构确定。结论 化合物1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波叶苷(rheoside),化合物13a和13b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3个倍半萜:6β,8β-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1)、6β,8α-二羟基里艾莫芬-7(11)-烯-12,8β-内酯(2)、Bullatantriol(3);1个异黄酮:大豆素(4);1个有机酸:反式肉桂酸(5)。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芍药苷(paeoniflorin,Ⅰ)、羟基芍药苷(hydroxypaeoniflorin,Ⅱ)、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florin,Ⅲ)、苯甲酰羟基芍药苷(benzoylhydroxypaeoniflorin,Ⅳ)、芍药苷内酯(albiflorin,Ⅴ)、paeonisothujone(Ⅵ)、牡丹皮酸A(mudanpinoic acid A,Ⅶ)、邻羟基苄醇(2-hydroxybenzyl alcohol,Ⅷ)、双(2-羟苄基)醚[bis(2-hydroxybenzyl) ether,Ⅸ].结论 化合物Ⅸ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获得,化合物Ⅳ、Ⅵ~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