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作用的最佳时机.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按照给予大黄素的时间不同,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作为对照组,B、C、D 3组分别于术前8 d至手术当天、术前4 d至术后4 d、术后1-8 d以ip给予大黄素50.0 rag/(kg·d).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时间和移植肝组织病理变化,并确定排斥活动指数(RAI).结果 D组术后受者存活时间为(25.3±3.2)d,比其他3组明显延长(P<0.05);D组移植肝的RAI为6.12±0.55,比其他3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于肝移植术后1~8 d给予大黄素对大鼠移植肝的排斥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延长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71例人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肝移植后8~200 d共出现16次急性排斥反应,平均46 d,6例有典型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出现血清学改变并经肝穿刺活检确诊.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15次急性排斥反应被控制.结论:细针肝穿活检术是确诊急性排斥反应的惟一手段;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临床治疗应注重对病理学诊断、血清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排斥反应性细胞因子在小鼠心脏移植中的表达状况,进一步阐明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复杂发生机制。方法采用C57BL/6和Balb/c近交系小鼠,建立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Balb/c-Balb/c同基因对照组(A组)和C57BL/6-Balb/c急性排斥反应组(B组)两组,每组26只。分别于移植术后1、3、5、7 d各处死5只小鼠留取移植心脏标本,采用RT-PCR及W estern印迹方法动态检测组织中IL-15、IL-2、TNF-α及IFN-γ的表达状况,同时行HE染色检测。另外,A、B两组各保留6只小鼠设为亚组,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结果A组移植心均获长期存活(>100 d),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8.0 d±0.9 d(t=251.95,P<0.01)。A组各个时间点移植心均未发现排斥现象,B组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排斥反应。A组各时间点IL-15 mRNA与TNF-αmRNA呈弱表达,IL-2 mRNA与IFN-γmRNA无表达。B组IL-15 mRNA、TNF-αmRNA、IL-2 mRNA及IFN-γmRNA均明显升高,于第5天达到高峰。A组各时间点可见IL-15、TNF-α、IFN-γ和IL-2蛋白的低水平表达;B组IL-15与IL-2自术后第3天始、TNF-α与IFN-γ自术后第1天始,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包括非T细胞来源细胞因子,参与了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致敏受者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术前致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氨基酸残基配型、术后PRA水平升高及细胞因子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和结论:102例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期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3例次,其中PRA水平、氨基酸残基相配程度、术后PRA水平升高、TNF-α高产量基因型和IL-10高产量基因型对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术前综合评估这些因素,有利于制订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采用改进的Limmer和Kamada的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将大鼠分为2组:①实验组:急性排斥反应组(Wistar→SD);②对照组:免疫耐受组(SD→SD).结果 免疫排斥组肝存活时间(7.4±1.7) d低于对照组(18.9±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P<0.05). 结论 Wistar→SD大鼠之间的原位肝移植模型可产生中、重度的免疫排斥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可作为研究急性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致敏受者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97例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肾移植受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型进行测定,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97例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内共有23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其中TNF-α和IL-10高产量基因型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高达51.9%和55.5%,显著高于相应的低产量基因型受者的12.9%和13.3%(P<0.01)。联合TNF-α和IL-10发现,高TNF-α产量基因型和高、中IL-10基因型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2.5%,显著高于两者均为低产量基因型者的8.5%(P<0.01)。未发现TGF-β1、IL-6、IFN-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论TNF-α和IL-10基因多态性对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影响,测定TNF-α和IL-10基因型有利于制订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藤碱、环孢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大鼠肝移植模型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正常组:8只Wistar,为空白对照。建立SD-WistarOLT模型,分为4组,每组8只SD-Wistar OLT大鼠。对照组、CsA组、SIN组、亚剂量CsA+SIN组。检测血浆IL-2、IL-10含量,肝内TGF-β1表达,肾脏TGF-β1mRNA表达,肝脏内淋巴细胞的凋亡,肝脏的病理损害。结果:SIN+CsA组抑制IL-2及促进TGF-β表达弱于CsA组,促进IL-10分泌强于CsA组,同时促进了肝内淋巴细胞的凋亡,减轻了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SIN能够减轻肝脏移植后的肝脏损害;与CsA联合作用减少CsA的用量,防止肾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Banff积分指导下急性排斥反应的个体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Banff积分指导下抗急性排斥反应(AR)个体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246例肝移植(LT)患者术后3个月内共发生肝穿刺病理证实的AR 44例(52例次),按患者第1次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年月次序分2组抗AR治疗,病理按Banff参数评分.对照组(n=24,29次),均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MP,总量2 100 mg)冲击治疗;个体化治疗组(n=20,23次),据Banff积分将AR分为交界性、轻度和中重度,分别应用总量1 000、1 500、2 100 mg的MP冲击.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和个体化治疗组的AR发生率分别为18.2%(24/132)和17.5%(20/114).对照组中需用ATG抗AR 1例,出现骨髓抑制、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并发症和MCV感染各1例;个体化治疗组出现上消化道并发症1例和肺部感染2例.以抗AR治疗次数累计不良事件,其发生率2组分别为17.2%(5/29)、13.0%(3/23),两者无显著差异(xc2=0.645 8,P=0.421 8).结论:Banff积分指导下的个体化抗AR和经典MP冲击抗AR治疗近期效果一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并观察其排斥反应的规律.方法 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G1(BN-BN)、G2(SD-Wistar)和G3(LEW-BN)3组,每组18对.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一般情况,生存期,术后第3、7、14、21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移植肝病理学变化,根据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强度.结果 G1、G2大鼠1月存活率为100%;G3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3天始发生,第7天后逐渐加重,第14天达到高峰,除并发症致死外,余大鼠均在20天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G3术后各时相点ALT、TBIL均明显高于G1、G2(P<0.05).G3移植肝病理检查呈典型的排斥反应,而G1、G2没有.结论 LEW-BN大鼠组合为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但近交系大鼠手术耐受性差,建模难度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交系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并判断排斥反应发生的强度.方法: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利用封闭群大鼠SD和Wistar进行建模技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建立近交系大鼠DA→LEW肝移植模型,根据临床表现和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发生的强度.结果:共施行DA→LEW大鼠肝移植模型15例,手术成功率86.7%,死亡原因为肝上下腔静脉漏血、肝下下腔静脉血栓、胆道梗阻.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Ⅰ级排斥反应,7 d以后逐渐达到高峰,除术后并发症致死外,剩余均在12 d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结论:DA→LEW为稳定、强烈的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排斥及免疫耐受的理想动物模型.但近交系大鼠在组织结构上有其自身特点,给建模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1.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病理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高免疫排斥大鼠肝移植模型术后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方法运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Wistar→SD),于连续观测时间点取大鼠的肝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给予病理评级和评分。结果术后排斥反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5-15 d维持于较高水平,随后逐渐减弱,但仍维持于轻至中度水平。结论高免疫排斥大鼠肝移植模型术后5-15 d急性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是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较为理想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免疫排斥大鼠肝移植模型术后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方法 运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Wistar→SD),于连续观测时间点取大鼠的肝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给予病理评级和评分.结果 术后排斥反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5~15d维持于较高水平,随后逐渐减弱,但仍维持于轻至中度水平.结论 高免疫排斥大鼠肝移植模型术后5~15d急性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是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较为理想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02例术前致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群体反应抗体(PRA)水平、氨基酸残基配型、术后PRA水平升高及细胞因子基因型对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和结论 102例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期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3例次,其中PRA水平、氨基酸残基相配程度、术后PRA水平升高、TNF-α高产量基因型和IL-10高产量基因型对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影响。术前综合评估这些因素,有利于制订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及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可溶性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sPTA1,CD226)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用夹心ELISA法测定肝移植患者血清sPTA1水平。结果:25例尸体肝移植患者中经病理证实的排斥反应发生时sPTA1显著升高,经加强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清sPTA1下降,且sPTA1水平的变化早于临床症状表现。结论:PTA1是一项较为可靠的判别和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与病理检查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和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受体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20天发生两次急性排斥反应。经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猪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HTG)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得到控制并逆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肝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肝脏移植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第1组(他克莫司组),第2组(LFA-1单抗组)和第3组(他克莫司+LFA-1单抗组).于术后100d获取移植物作病理学检查,对慢性排斥反应进行评分.并检测受体的肝功.结果 第3组的慢性排斥反应明显轻于第1组(P=0.004),而两组受体的肝功能芝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FA-1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大鼠肝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活体肝移植与尸肝移植急性细胞排斥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范上达  张志伟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8):1092-1094
目的 比较活体肝移植(LDLT)与尸肝移植(CLT)急性细胞排斥反应(ACR)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将116例病人分为两大组,LDLT组51例(其中供受体有血缘关系者30例),CLT组65例。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移植物冷缺血时间、基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ACR发生次数及对激素治疗的反应、供受体HLA配型、肝移植物及病人存活情况。结果 CLT组及LDLT组移植物存活率、病人存活率、ACR发生率、ACR多次发生率、对激素治疗无效率分别是72%和78%、77%和78%、48%和41%、20%和10%、11%和4%(两组比较P>0.05)。有血缘关系者间的肝移植与尸肝移植比较ACR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在发生与不发生ACR的病人间HLA位点不合数差异亦无显著意义。以FK506为主的二联免疫治疗方案能减少ACR的发生(P<0.01)。结论 活体肝移植与尸肝移植ACR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供受体HLA配型及移植物冷缺血时间长短与ACR无关。而FK506预防ACR的效果明显优于环孢霉素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诊治,方法:对1例Wilson病及1例肝门内胆管癌实施肝移植术后,采用“FK506+MMF Pred”新三联方案预防免疫排斥。结果:术后移植肝功能冲击治疗后好转,另一例未见排斥反应。结论:判断排斥反应的存在,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是肝移植术后的首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rhGH对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抽取其中 15例作为观察组 ,15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于术后第 1天开始连续 7d每天 1次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10u ,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术后 1,4 ,8,14d测定免疫学指标及临床观察。结果 观察组血清GH及IGF - 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n=15 ,P <0 0 5 ) ,同时两组血清IgG ,IgM ,IgA ,IL - 2水平CD4 /CD8值及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n=15 ,P >0 0 5 )。结论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指标及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Mig、IP10、ITAC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探讨其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5年4~9月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急性排斥组(AR,n=9)(排除3例术后感染患者),非急性排斥组(NAR,n=18).检测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3、5、7 d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并与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肝癌肝硬化组,n=16)以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16)进行比较.AR组患者分别于确诊当天以及经激素冲击治疗后3、7 d检测血清中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并分析确诊当天3种趋化因子表达与肝脏穿刺活检Banff排斥活动指数(RAI)的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术前1 d AR组、NAR组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组无明显差异,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移植术后3 d,AR和NAR组Mig、IP10、ITAC的表达水平均有上升,高于术前1 d的表达(P<0.05).AR组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1、12和14 d确诊AR发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明显高于NAR组(P<0.01);确诊AR当天Mig、IP10、ITAC的表达与RAI呈正相关(r=0.88、0.94、0.80).与确诊AR当天相比,经冲击治疗逆转后,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也相应下降(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辅助特异、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