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围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多为疑难病症。国医大师尚德俊教授首创中医外科血瘀症学,从瘀论治周围血管疾病,见解独到,提出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活血十法",即益气活血法、温通活血法、清热活血法、活血利湿法、滋阴活血法、行气活血法、通下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活血破瘀法和补肾活血法,并创制了临床疗效显著的活血化瘀系列方药。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叙述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论治及调护心得,作者主张采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法;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法;补养气血法5种方法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并从生活、饮食、情志三方面讲述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调护心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占 11.2 %。 190 8年LeoBuerger报道本病理变化 ,发现在发炎的血管中有血栓形成和机化 ,病变的血管成条索状 ,以后其他学者进行研究同意Buerger的见解 ,所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Buerger病。根据中医“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脉通以理 ,气血乃行”的学说 ,在辩证的基础上分类型根据不同情况 ,及时辩证对症用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原则是设法改善血液循环 ,使之通行无阻或建立侧支循环 ,活血化瘀 ,通行血脉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灵活辩证 :对于同一患者要根据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 ,灵活地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 ,才能取得比较满…  相似文献   

4.
虫类药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李淑英周围血管疾病由于气血凝滞、血管痉挛、闭塞致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则患者常有肢体胀痛和肌肉抽动,作者在临床上以活血化瘀药配虫类药治疗此类疾病取得满意效果。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诸病源候...  相似文献   

5.
改善心肌缺血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防治的重点。血管新生对冠心病存在双面性作用,可促进缺血心肌侧支血管生长但又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活血化瘀治法可能有效解决冠心病治疗中的这一矛盾。川芎-赤芍药对是活血化瘀经典药对,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和PCI术后再狭窄等有较好疗效,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而改善心肌缺血、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而抗动脉粥样硬化,其差异性调节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以缺氧或炎症为主导的不同微环境、同一分子与不同受体/亚型的结合、共同的血管新生靶点实现的,提示活血化瘀方药可同步实现“弱者彰之”“亢者承之”的差异性调节作用,最终在整体水平上改善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血栓闭塞性血管炎.是一种动、静脉均被侵犯,进行缓慢,周期性加剧,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脱疽”范畴.自2000年,我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治疗本病4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对《伤寒杂病论》27首活血化瘀方药进行了总结,认为其组方机制为泄热逐瘀、破血逐瘀、消癥化瘀、行气活血、活血利水以及补虚化瘀,并根据瘀血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药,轻证用植物类药,重证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轻证、慢性瘀血病证用散剂、丸剂,急证多用汤剂或顿服,重视酒的应用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相似文献   

8.
1.活血化瘀法 溃疡病为慢性疾病,中医认为“病久入络”或“痛久入络”.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均有血瘀见症.表现为痛处固定,剧如刀割,久痛不止,引及腰背,舌质瘀黯等.根据病理解剖所知,溃疡局部的血管改变为血管增厚变窄,甚至血管阻塞,所为中医说的“瘀阻血脉”的佐证.因而在治疗上常用活血祛瘀药.如三七、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桂枝、当归、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管的血氧供应等作用.众所周知,胃粘膜必须有正常的血液供应才能维持其消化功能.活血化瘀药可能正是通过局部血液循环,维持胃粘膜充足供血,以促进溃疡愈合的.并通过解除局部血管痉挛,得以暂时舒张所致.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属中医学中“八法”中的消法。此法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其临床应用包括补肾活血法,益气活血发,化痰活血法,理气活血法,解毒活血法等。  相似文献   

10.
认为瘀证应分为血瘀与瘀血,并从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则、方药上论述其区别及联系,提出活血属和法范畴,化瘀属消法范畴,例举了活血与化瘀的常用治法及代表方剂,将治疗瘀证的药物分为活血类、化瘀类、活血化瘀类,并简述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瘀证及其证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瘀证应分为血瘀与瘀血,并从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则、方药上论述其区别及联系,提出活血属和法范畴,化瘀属消法范畴,例举了活血与化瘀的常用治法及代表方剂,将治疗瘀证的药物分为活血类、化瘀类、活血化瘀类,并简述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治法理论有“祛瘀血”和“生新”2个层面,其中“祛瘀血”层面包含“活血、行血、祛瘀、通络”4个方面,“生新”层面包含“生新血、生新物、生新脉、化旧生新”4个方面.分析了“祛瘀血”之后疾病好转、痊愈的内在原因,阐述了“生新”层面在“新物生,腐物消,机能复”的作用机制,对全面完善活血化瘀治法理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记载,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止血收敛、消肿止痛等功效,用其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之为“活血圣药”。有些人对血竭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收敛”的双向调节作用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上解释和理解血竭的这一双向调节作用。1传统医学观点从中医角度看,活血和止血是非常密切的统一体,属中医“血瘀”理论中的一部分。中医甚至认为“出血即瘀血”,制定有“活血、止血”的治疗原则。中医关于活血与止血统一的观点是以中医“血瘀”理论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方药对脑出血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琳  李作孝  刘广益 《医学综述》2004,10(10):639-640
脑出血发生后,由于血肿代谢产物、细胞水肿、血管痉挛、炎症细胞聚集、神经毒性物质释放等,进一步导致缺血性继发脑损伤。目前认为,促进血肿代谢产物及神经毒性物质吸收、有效地保护神经元是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活血化瘀方药开始应用于脑出血的治疗,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动物实验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在防治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机能等方面具有确切  相似文献   

15.
活血祛瘀法是运用活血行血、流通血脉、消散瘀血的药物,以消除局部肿胀疼痛或症瘕积聚等病症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血管疾患、早期肝硬化、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血液病、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子宫外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外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胎死腹中”,收到一定效果,现选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祖国医学“活血化瘀”这一治则时,我们进行了2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30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机制和“血瘀”证的现代理论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8.
补肾活血法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补肾活血法是一种新兴的中医临床治疗大法。此法自 1 978年由张大宁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 ,至今已 2 5年。 2 5年前 ,张氏在总结肾病、老年病的实验统计结果时 ,发现绝大多数慢性病及老年病患者 ,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肾虚与血瘀” ,符合古人“久病及肾、久病多瘀”的观点。实际上也构成多种慢性病、老年病及人体衰老的基础。为此 ,张大宁教授提出了“补肾活血法”。活血法即活血化瘀法 ,是运用调畅血行 ,祛除瘀滞的方药 (或其它施治方法 ) ,治疗由于血瘀、血滞所致的各种疾病的方法 ,即《内经》所谓“坚者削之 ,留者攻之”之传统疗法。补肾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病患100例,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并探讨其药理药效以及临床应用体会。结果我院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主要有当归、川芎、丹参、红花、赤芍、三七等。本组100例病患,经接受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缓解,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液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郭达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64-106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和慢性闭塞性疾病,属中医“脱疽”范畴,因寒湿之邪侵袭,气血不畅或痹阻不通而发,以初起表现为肢冷麻木,后期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特征。目前该病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抗凝、扩血管、抗感染、止痛及中医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方法,护理以祛除病因、对症护理、促进侧支循环及卫生知识宣教为主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