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11):F002-F002
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适时,经常用到“上火”这个词汇:牙痛,说是“上火”;眼睛红肿、口角糜烂,说是“上火”;小便赤黄、大便秘结,也说是“上火”。那么,这“上火”一说有没有科学道理可循呢?  相似文献   

2.
时下火锅渐成众人的习惯,烧烤、啤酒、辣椒等食物也更备受人家青睐。但是专家表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外养生尤其应注意预防上火。上火的表现不仅仅是嘴角发红、发炎、嘴唇干裂。当季人体阳气收敛,因过于辛热的饮食以及干燥暖和的室内环境更易导致人体器官上火。中医师表示,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可能上火,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防治上火。  相似文献   

3.
陈典典 《养生月刊》2006,27(5):388-391
我们在中医门诊中或在从事养生保健咨询活动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这几天,老上火,该怎么办?我火大,人闷气,就是没有药可治!我容易上火,一不小心就东病西痛的,有没有办法?前段时间我身子不舒服,医生说是上火了,于是吃了帖清火剂,很快就好了,可是这次就不灵光。说到“上火”,还真的不能一下子解释清楚呢。“上火”是民间的说法,大体应该与中医有关,但翻遍中医药辞典,就是找不到“上火”这一条目,后扩展到《辞海》、《辞源》,也未发现这个词条。自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人们对中医热病学尤为重视,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和清…  相似文献   

4.
"上火"是对人体阴阳失衡而表现出各类火热症状的俗称,金元四大家都有通过针刺治疗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特点。文章介绍何谓"上火"和其症状,并归纳了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上火"的特点。金元四大家针刺治疗"上火"各有特色,对"上火"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热类中药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同时亦为许多非专业医生的读者所熟悉。遇到上火、头疼等病症即到药店买点清热类非处方药,自行解决。但长期、过量或药不对证服用这类药物也会引起副作用,特别是对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尤应注意。欲知详情,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身体感到燥热不适时,经常会用"上火"来形容.诸如心烦易怒、眼睛红肿、痤疮、口干舌燥、牙齿肿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尿黄、便秘等,都称为上火了.作为中医医师,应当正确对待这些"上火"的病人,认真对"上火"病症加以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天气越来越暖和,"上火"也更常见了,中医认为,火、热均属于阳,阴阳若是失衡,机体就会上火,而春季以实火为多,表现出烦热口渴、口角糜烂、大便干、小便黄等热性症状如果只是轻微上火,用菊花、枸杞泡水或喝些绿豆粥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出现了下面这些症状,最好还是服药治疗。有些人在"冬补"时吃了很多牛羊肉,到了春天仍然辛辣肥甘一样不落,身体里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和西医看来,上火都不算病,可以归纳到亚健康或亚临床的领域。如果从现代的应激学说来看,我们认为上火是一种属于代偿范围内的急性应激反应。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短时期的自我调整或简单的干预,恢复到正常。但是,别看上火不起眼,民间有句话叫“小洞不补,大到一丈五”,就是说“小”与“大”之间不是不可逾越的。上火处理不好,或者经常上火,也可能会转成大毛病。那么,这个大毛病会是什么呢?首先就是壮火!  相似文献   

9.
春季为何容易上火上火也分实火和虚火上火了,如何自我判断两类食物最易导致上火苦瓜怎么吃降火最有效如何判断自己上火是实是虚不同部位长痘,  相似文献   

10.
“上火”深处的健康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火”大家都很熟悉,有关的知识介绍也有很多,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讲出一些实际经历和应对方法来。但实际上,除了一般的怎么诊断、分哪几种、怎么治疗和预防外,上火和健康还有更多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上火是传统的概念,没有特异性的生理指标,且因人而异。上火是一种生理过程中不协调的应激性反应,是失去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的身心疲劳综合症。上火为由内而生,余气所致,虽不为病,但持续的余气如不能及时疏解,则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等生理机能低下,结果导致积劳成疾。上火是心理情绪反应,除对中枢神经递质影响引起的精神不振外,上火也可以诱发体内能量代谢低下带给人们疲倦感。常言有心宽火降,心静自然凉,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减少工作量,调整生活习惯与精神状态,改善生活环境达到泻火目的。但事实上,单凭心理上的调整可能远远不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各自特症以相应的药物及健康食品等加以改善。如今,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体力上的劳累已不再是人们疲劳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人更多是在面对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及物理化学等各种应激源带给人们的身心疲劳与上火。本文在简述近年来人们对抗应激研究现状的同时,也对上火与应激反应加以说明,旨在为上火这一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认识提供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身体感到不舒服时,有些人经常会用"上火"这词来形容:眼睛红肿、口角糜烂,说是"上火";尿黄、牙齿痛也说是"上火"。上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如何清肝火?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会造成肝火上升。要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茵陈调治,效果不错。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寒 《科学养生》2011,(7):57-58
邻居刘女士这几天笑逐颜开,心情特爽,逢人就说她多年的咽炎好了,这也多亏了那橘红果啊!原来,刘女士性情比较急,爱着急上火,有严重的咽炎,治疗多年,迁延不愈,竞长出了息肉。  相似文献   

14.
中医理论认为“火”是人体正气之一,没有“火”,人体的五脏六腑得不到温养,便失去生命力。人体内的“火”过多,则会戕害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压力的加重、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导致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应激源的无序变化使得人们更容易身心疲劳而“上火”。近年来人们对“上火”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很多学者对“上火”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从“七火”概念、机理、治疗方法三个方面的认识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人们对“上火”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论"上火"与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上火”是传统的概念,没有特异性的生理指标,且因人而异。“上火”是一种生理过程中不协调的应激性反应,是失去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的身心疲劳综合症。“上火”为由内而生,余气所致,虽不为病,但持续的余气如不能及时疏解,则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等生理机能低下,结果导致积劳成疾。“上火”是心理情绪反应,除对中枢神经递质影响引起的精神不振外,“上火”也可以诱发体内能量代谢低下带给人们疲倦感。常言有心宽火降,心静自然凉,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减少工作量,调整生活习惯与精神状态,改善生活环境达到“泻火”目的。但事实上,单凭心理上的调整可能远远不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各自特症以相应的药物及健康食品等加以改善。如今,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体力上的劳累已不再是人们疲劳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人更多是在面对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及物理化学等各种应激源带给人们的身心疲劳与“上火”。本文在简述近年来人们对抗应激研究现状的同时,也对“上火”与应激反应加以说明,旨在为“上火”这一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认识提供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正>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人说:"我上火了!"人们所说的"上火",其实是中医特指的一种病症,是由人体的阴阳失衡造成的。那么,"火"烧起来,吃什么中成药好?根据中医理论,"上火"也分阴阳虚实,而"灭"这些"火",用药有不同。※灭实火实火症状重、来势猛。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热性肺炎、阑尾炎等,都属此类。发热重、恶冷轻、出汗多、咽发干、小便黄赤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但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迅速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上火"的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名志愿者的上火的原因、症状、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91%的人有过上火的经历,在调查中的发生率为4.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不同性别者的上火症状亦有差异。结论:中国人日常所说的上火是一种具有燥象和热象特征的亚健康状态。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促使其发生的重要原因,症状的差异与性别、年龄相关。纠正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缓解上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火与体检数据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t检验、t′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体检人群中的261例上火者及121例非上火者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t检验:上火组的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BUA)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比重(SG)低于对照组(P<0.01)。②Logistic回归:性别、年龄、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素氮(BUN)、尿维生素C与上火相关(P<0.05,OR<1)。结论:提示体内的代谢废物蓄积可能是“上火”的物质基础之一。肾脏的排泄功能对清除“上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758例体检者"上火"体验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上火”的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名志愿者的上火的原因、症状、应对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91%的人有过上火的经历,在调查中的发生率为4.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不同性别者的上火症状亦有差异。结论:中国人日常所说的上火是一种具有燥象和热象特征的亚健康状态。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促使其发生的重要原因,症状的差异与性别、年龄相关。纠正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缓解上火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黄连上清丸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比如情绪波动过大、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但是“上火”也分很多种,如上焦火、中焦火、下焦火。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