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救治颅内复杂动脉瘤术中破裂的病人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原因及紧急处理.方法 分析总结65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情况及处理.结果 65例患者术中破裂10例,其中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除1例为剪开硬膜时动脉瘤破裂外,其余9例均于解剖侧裂及动脉瘤瘤颈时破裂.死亡2例,严重残废2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细致的操作,良好的显露,及时主动控制载流动脉近心端能减少术中破裂机会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7例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161例动脉瘤在接受栓塞治疗过程中7例动脉瘤再次发生破裂。通过对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的处理,分析动脉瘤破裂的原因、预防及治疗。结果术中再破裂的发生率占动脉瘤介入治疗的4.3%,1例破裂由导丝引起,5例发生于弹簧圈栓塞过程中,1例由弹簧圈过度填塞引起。6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出血与手术操作、动脉瘤形态及术中血压波动有关。一旦发生术中破裂,应继续对动脉瘤进行填塞,处理得当,多数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在显露动脉瘤前:显露期间及夹闭过程中,采用显微手术、尽早显露并控制载瘤动脉近端,脑肿胀者去骨瓣减压。结果 按Jennett方法评定效果,良好44例,其中32例血管造影提示夹闭效果满意,较差2例,死亡10例。结论 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发生在手术整个过程的任何环节中,显微手术、尽早显露并控制载瘤动脉近端,可减少术中破裂,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病人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7月夹闭术治疗的296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结果 296例中,夹闭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59例,未破裂237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Ⅲ~Ⅴ级、发病至手术时间>3 d、手术器械不佳及手术操作不细致、动脉瘤瘤体血管弹性差及瘤体粘连是术中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Hunt-Hess分级高、发病至手术时间长、分离动脉瘤颈操作不细致、动脉瘤瘤体粘连为颅内动脉瘤病人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但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IAR)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它可以发生在动脉瘤颈妥善夹闭前的任何阶段。除动脉瘤本身的因素外,大多数IAR是因为外科手术操作造成的,不论是在脑退缩、解剖或夹闭时,少见的原因是在手术准备期和开颅时,处理不当将有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危险,正确认识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原因,重视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出血的治疗经验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介入栓塞治疗的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中,5例经术中弹簧圈快速填塞止血、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等抢救后好转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中再出血,致残率、病死率高。病人自身状况、颅内动脉瘤具体情况、介入治疗本身都与病人预后有关,术前做好再出血预案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再破裂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介入术治疗的92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术中发生再破裂,破裂率为1.6%。术中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配合完成介入治疗,经积极地医护配合抢救,动脉瘤均得到致密栓塞,无术中死亡。出院时,GOS评分5分7例,4分4例,3分2例,1分2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发生破裂,采用快速致密栓塞与相应护理措施,可避免术中死亡,木后加强个体化护理,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统计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死亡率并探讨其处理方式.方法 对介入治疗437例颅内动脉瘤过程中破裂的1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对术中破裂出血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的发生率为3.2%.4例死亡,死亡率为28.6%;其中死亡的3例为后交通动脉瘤,1例为大脑中动脉瘤.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中破裂的发生率很低,当发生破裂出血时需要沉着应对,处理妥善,多数可以及时止血,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9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这89例病人中,1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均经采用控制性低血压、沾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压迫、小功率双极电凝器电灼破裂口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方法控制出血后,夹闭瘤颈。结果出院时良好78例,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2例。其中17例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出血均得以有效控制,术后患者恢复优良者15例,轻残1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认真细致阅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制订相应的手术策略和应急预案,采用个体化手术入路,以及良好的术中操作技巧可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再破裂;而术者沉着冷静地采用相应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出血,从容夹闭瘤颈。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手术技巧与术中破裂的预见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技巧、术中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影像学改变、针对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的预案制定以及处理方法。方法本组42例颅内动脉瘤,其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岁。41例采用翼点入路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直视夹闭手术,另1例大脑后动脉P2段巨大动脉瘤采用颞下入路行夹闭切除术。结果术后痊愈39例,偏瘫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7例(占16.7%),破裂出血动脉瘤成功夹闭后,6例恢复良好,1例因发生全脑多发性梗塞而死亡。结论显微镜下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夹闭动脉瘤是预防并成功处理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键;对于DSA/3D-DSA呈葫芦状、宽颈及瘤体另有囊泡(子囊)形成的动脉瘤,应警惕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总结其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12个动脉瘤)的栓塞过程,对发生术中破裂的病例,分析其动脉瘤形态特征、术中过程和预后。结果 4个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有3次因为弹簧圈、1次因为微导管突出。发生破裂后,立即中和肝素,其中3例分别采用球囊辅助栓塞、双微导管等技术继续栓塞止血,1例行脑室外引流术。1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偏瘫,1 w后恢复。4例均无永久性并发症残留。结论栓塞术中破裂少见,但难以避免。充分准备并选择恰当的栓塞方案,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并减轻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术中应用皮层电极进行皮层脑电图(EEG)和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翼点开颅夹闭动脉瘤术中常规行头皮EEG、体感诱发电位(SEP)、MEP和皮层EEG、MEP监测,将监测变化结果与术后神经功能做前瞻性研究.结果 36例可诱发出皮层MEP,8例监测出现了变化,其中SEP 4例、皮层EEG 6例、头皮EEG 2例、皮层MEP 7例、头皮MEP 5例.皮层MEP出现变化的6例非大脑前动脉系统动脉瘤中仅3例头皮MEP出现了变化.结论 皮层MEP所需刺激量小,较适合于非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的术中监测,其敏感性高于头皮MEP.皮层EEG监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头皮EE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前循环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intraoperative aneurysm rupture,IAR)后影响手术效果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间连续入选的135例接受显微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148个动脉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时机、术前Hunt-Hess评级、高血压病史、动脉瘤位置、术中临时阻断夹的应用及内镜辅助观察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135例患者的148个动脉瘤夹闭术中,有31例患者的30个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占动脉瘤的22.22%,占患者的20.95%),最终对所有接受治疗患者在术后1、3及6个月进行随访得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94例,4分23例,3分9例,2分2例,1分8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机的选择(OR=0.063,P=0.019)、术前Hunt-Hess评级(OR=12.667,P=0.031)以及是否有高血压病(OR=0.143,P=0.045)都是影响IAR患者预后的因素,而动脉瘤的位置、术中是否使用临时阻断夹以及术中是否使用辅助观察夹闭效果等不是IAR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IAR患者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结论 手术时机、术前Hunt-Hess评级以及高血压病史都是影响IAR患者预后的因素,动脉瘤的位置、临时阻断夹的使用以及术中是否使用辅助观察等不是IAR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IAR患者的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37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动脉瘤破裂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破裂组(n=343)和未破裂组(n=3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相关特征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然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经χ2分析及t检验示年龄、吸烟、饮酒、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部位等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青年(OR=1.437,95%CI=0.542~3.813)、老年(OR=1.083,95%CI=0.619~1.895)、中等动脉瘤(OR=1.764,95%CI=0.611~5.096)、前交通动脉瘤(OR=2.839,95%CI=1.238~6.509)、后交通动脉瘤(OR=1.102,95%CI=0.624~1.944)、高血压(OR=1.04895%CI=0.585~1.877)、饮酒史(OR=1.286,95%CI=0.503~3.290)。结论青年、老年、高血压、饮酒史、中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8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成2组,对照组41例予介入治疗,观察组41例予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mRS评分、即刻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不完全闭塞、复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F、RP、RE均有提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PF、RP、RE改善幅度明显占优(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水肿、脑梗死、颅内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而脑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附95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介绍95 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 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多采用改进的Yasargil 入路, 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 解剖动脉瘤颈, 稳妥地夹闭瘤蒂, 必要时行瘤体切除或瘤颈加固。结果 本组95 例中85 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8 例因瘤体巨大故在瘤颈夹闭后行瘤体切除术, 治愈率为95-8% 。术中动脉瘤破裂10 例, 死亡4 例, 死亡率为4-2% 。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失败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有预见性地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时的重要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关的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颅内动脉瘤(61例未破裂动脉瘤,53例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7个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高度与瘤颈宽度比值、动脉瘤高度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SR)、长宽比、入射角度、载瘤动脉角度和颈体角度)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关系。结果 动脉瘤长度越长,破裂风险越小(OR=0.470;95% CI 0.286~0.771;P=0.003);SR越大,破裂风险越大(OR=18.998;95% CI 2.851~126.607;P=0.002);颈体角度越大,破裂风险越大(OR=1.073;95% CI 1.023~1.125;P=0.004)。结论 SR、动脉瘤长度和颈体角度是判断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