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玉芬 《健康必读》2009,8(4):72-72
目的 了解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作情况。方法应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监测缺血性ST段下移情况。结果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占88.1%,并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有关。有症状发作只占11.9%。结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映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应用动态心电图对67例无明显自觉症状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监测,其中48例有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表现,但患本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占所有检查71.6%揭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人的重要表现形式,应引起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改善心肌缺血,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分为:有痛组和无痛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观察患者的发病与时间段、心率、年龄与日常生活活动情况的关系。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主要在休息睡眠时间发病,其心率与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相比更加缓慢,且随着患者的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上的差异,因此,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依据其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且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与冠心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微量元素参与机体内的各种代谢 ,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虽低于国际水平 ,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目前已居心血管病的首位。某些微量元素通过参与机体内的生命活动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血清锌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心肌缺血与心肌梗塞 ;确定血络值是冠心病的最佳预测因子和监测指标。口服锌制剂对心肌缺血有益 ,有人用硒或锗配合硒治疗冠心病或心绞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第二篇:疾病篇——冠心病(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2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冠心病的发病率确实在逐渐上升。但当前一种现象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冠心病”“心肌缺血”成为十分时尚,只要患者有胸痛,不管是什麽样胸痛,都冠之以“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上只要有T波改变,都诊为“心肌缺血”;中老年人不管有无冠心病的证据,普遍给予复方丹参或复方丹参滴丸,谓之“预防”。  相似文献   

6.
70例冠心病夜间发病心电监测分析王淑芬1996年6月至1997年6月,我们对所内居住的7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干部,做发病时心电监护观察。发现具有夜间加重的变化规律。观察结果见附表。根据我们观察结果我们认为冠心病夜间发病有以下几种因素:(1)夜间心肌缺...  相似文献   

7.
许锦东 《长寿》2005,(1):21-21
冠心痛患者心肌缺血急性发作时,常具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明显特征。但也有不少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没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气促等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既可见于以往无任何冠心病史的患者,也可见于已有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张磊 《中国保健》2010,(11):83-8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在冠心病中十分常见,因其发作隐匿,缺乏与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极易被忽视。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61例冠心病SMI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市区老年人冠心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1989年监测结果显示。人群中老年人的百分比逐年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198/10万(男性248,女性151),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亦增多。五年来发病率似有减少。死亡率没有明显变化。病死率略显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459/10万(男性534、女件389),五年来变化不明显,冠心病猝死占半数以上。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根据患者有无胸痛等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有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伴有胸痛等症状者占1/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占3/4[1].而20%~60%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监测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患者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而容易被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反映隐性心肌缺血程度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护理对策。方法:对194例冠心病患者在DCG中的表现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实行药物治疗后再次监测其对冠脉流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及结论:DCG监测有助于评价缺血性心脏的活动性,能及时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中药复方制剂是对心肌缺血病例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曾留芳 《现代保健》2009,(28):67-68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方法经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择126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析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活动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和出现的阵次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活动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的阵次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表现,且多合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987年6月至1988年6月住院诊断冠心病44例,均无典型心绞痛,监测发现冠心病12例,出现无症状性ST段缺血性改变,284例次(92.6%)提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被怀疑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冠心病急性发作,或被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时,你是否知道该作什么检查?  相似文献   

15.
王志英 《现代养生》2014,(22):45-45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体检与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而对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1%。结论:在传统常规的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方法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体检与心电图监测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而对于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1%。结论:在传统常规的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方法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交替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与变化,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资料,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监测,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建议》的标准,并排除其它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18.
梁峰翎 《现代养生》2014,(16):136-137
目的:通过对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的观察,以了解其在临床上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12导联DCG记录系统对6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进行24h连续监测,观察患者有无症状和ST段下移持续的时间,并回顾性分析数据。结果:60例患者中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198次,其中无症状性发作179次(90.04%),有症状性发作19次(9.60%);ST段下移发作在6:00~12:00比较频繁,在0:00~6:00出现相对较少;心肌缺血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为(11.0±23)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为(31.5±27)min/次,二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CG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SMI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疾病之一,常规心电图(ECG)是检查冠心病最基本的项目,但只能检查患者静息时瞬间的心电活动,对心肌缺血容易遗漏。动态心电图(DCG)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活动时监测,对心肌缺血检出率较高。现就我院36例冠心病患者DCG监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为反搏组,另40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为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缺血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ST段压低伴有症状的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两组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比较,反搏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反搏后,伴随的室性早搏亦随之减少(P〈0.01),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反搏期间,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反搏能减少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问,是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