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 在硫化氢(H2S) 对抗β-淀粉样多肽 (Aβ) 诱导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硫化氢钠 (NaHS) 作为H2S 的供体,碘化丙啶 (PI) 染色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罗丹明123 (Rh123) 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MP),双氢罗丹明123 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ROS) 的含量?【结果】 20 μmol/L和40 μmol/L Aβ25-35能明显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并能明显地抑制PC12细胞MMP及增加细胞内ROS生成;100 mol/L和200 μmol/L NaHS本身不损伤PC12细胞,但能明显地抑制Aβ25-35的致细胞凋亡作用,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并能显著地抑制Aβ25-35引起的MMP降低及胞内ROS水平增多;在应用NaHS与Aβ25-35作用PC12细胞之前30 min,应用KATP抑制剂Glybenclamide (Gly) (10 μmol/L) 对PC12细胞进行预处理,能部分地对抗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使PC12细胞凋亡率增加,MMP降低及ROS生成增多?【结论】 NaHS能明显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此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NaHS保护PC12细胞的MMP及抑制胞内ROS生成有关;KATP通道抑制剂Gly能部分地阻断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可能是NaHS对抗Aβ25-35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抗二氯化钴(CoCl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应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CoCl2在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罗丹明123(Rh123) 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 (ROS)水平。【结果】 CoCl2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及凋亡率明显增加, 同时引起PC12细胞的MMP 明显降低及ROS 生成显著增加。在600 μmol/L CoCl2处理PC12细胞前,应用100 ~ 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30 min,呈浓度依赖性地阻断CoCl2引起PC12细胞的存活率降低; 200 μmol/L、400 μmol/L NaHS 预处理能显著地降低600 μmol/L CoCl2 引起PC12 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并阻断CoCl2 引起的MMP降低及ROS升高。【结论】 H2S 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能明显地对抗CoCl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减少ROS生成,提高MMP有关。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H2O2)作用于HUVEC制备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E2)对氧化应激内皮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实验分A组(空白组)、B组(250 μmol/L H2O2刺激组)、C组(250 μmol/L H2O2 0.1 μmol/L E2组)及D组(250 μmol/L H2O2 0.1 μmol/L E2 10μmol/L ICI182780组).刺激4 h后,检测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细胞内ATP水平、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细胞活力.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细胞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ATP水平下降,细胞内活性氧增加,细胞活力下降;C组细胞上述指标与B组细胞相比程度减轻;D组细胞上述指标与B组细胞变化相似.结论 E2可通过受体机制对氧化应激HUVEC的线粒体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与线粒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荧光探针MitoTracker检测线粒体数目;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DCFH-DA检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ATP试剂盒检测胞内ATP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AA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株的增殖,30 μmol/L AA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突起消失、胞体皱缩、变圆.AA能够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ROS含量增加,降低胞内ATP水平,50 μmol/L AA能够增加VDAC蛋白的表达量.结论: A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与线粒体有关,线粒体VDAC参与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DPP- Ⅳ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A化合物的线粒体毒性,从而探讨A化合物的可能毒性机制?方法:Hep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曲格列酮50~300 μmol/L,培养24 h,或加入A化合物溶液100~300 μmol/L,培养24 h,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epG2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曲格列酮100?200和225 μmol/L培养24 h,或加入A化合物溶液100?150和200 μmol/L培养24 h,化学发光法检测胞内ATP合成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驻Ψm)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50~300 μmol/L可以抑制细胞存活率,IC50为178 μmol/L;A化合物 100~300 μmol/L对细胞存活率有抑制作用,IC50为159 μmol/L?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200 μmol/L时导致线粒体ATP显著下降(P<0.01)??驻Ψm显著性下降(P < 0.01),≥100 μmol/L时可致活性氧水平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A化合物≥100 μmol/L时ATP合成水平显著降低?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 < 0.01),≥150 μmol/L时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 < 0.01),≥200 μmol/L时?驻Ψm显著性下降(P < 0.05),并可导致线粒体结构发生病变?结论:DPP- Ⅳ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A化合物可以通过干扰线粒体代谢功能和结构而诱导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在硫化氢(H2s)对抗β-淀粉样多肽(Aβ)诱导嗜铬细胞瘤细胞(PCI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硫化氢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罗丹明123(Rh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双氢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20μmol/L和40μmol/LAβ25-35能明显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并能明显地抑制PC12细胞MMP及增加细胞内ROS生成;100mol/L和200μmol/LNaHS本身不损伤PC12细胞。但能明显地抑制Aβ25—35的致细胞凋亡作用,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并能显著地抑制Aβ25-35引起的MMP降低及胞内ROS水平增多;在应用NariS与Aβ25-35作用PC12细胞之前30min,应用KATP抑制剂Glybenclamide(Gly)(10μmol/L)对PC12细胞进行预处理,能部分地对抗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使PCI2细胞凋亡率增加,MMP降低及ROS生成增多。【结论】NaHS能明显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此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NaHS保护PC12细胞的MMP及抑制胞内ROS生成有关;KATP通道抑制剂Gly能部分地阻断NaHS的细胞保护作用。提示KATP通道开放可能是NaHS对抗Aβ25-35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丹皮酚(Paeonol,Pae)防止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 pyridine, MPP+)损伤神经细胞的机制。方法 采用MPP+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建立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采用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 0.1~10 μmol/L Pae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凋亡;10 μmol/L Pae能够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减少MPP+引起的细胞内ROS的产生,降低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论 Pae可防止MPP+损伤SH-SY5Y细胞,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SH-SY5Y细胞内ROS生成,增强SH-SY5Y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提高SH-SY5Y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阿霉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ERK1/2通路抑制阿霉素的心肌毒性。【方法】应用阿霉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毒性损伤模型;CCK-8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5μmol/L阿霉素呈时间依赖性地上调磷酸化(p)ERK1/2表达水平;硫氢化钠(NaHS,为H2S的供体)预处理心肌细胞30 min明显地抑制阿霉素对p-ERK1/2表达的上调作用;400μmol/L NaHS和10μmol/L PD-98059(ERK1/2抑制剂)预处理30 min,均能对抗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分别使H9c2的存活率增加,胞内ROS堆积和MMP丢失均减少。【结论】ERK1/2通路介导阿霉素的心肌毒性作用;通过抑制ERK1/2通路可能是H2S保护心肌细胞对抗阿霉素心肌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曾智东  戚传娇  周艳华  谢春 《重庆医学》2021,50(22):3781-3785,3792
目的 探讨叶酸对铝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的影响.方法 叶酸与不同金属共同处理SH-SY5Y细胞24 h,不同浓度Al分别染毒SH-SY5Y细胞6 h,不同浓度叶酸干预Al诱导SH-SY5Y细胞6 h,检测上述各组细胞ROS水平.测定叶酸对Al诱导SH-SY5Y细胞的毒性、MMP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300μmol/L Al诱导SH-SY5Y细胞的ROS水平最高(P<0.05).50μmol/L叶酸+300μmol/L Al组细胞DCF相对荧光值、MMP降低的细胞比例、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5926±8200、38.04%、82.7%,与300μmol/L Al组20118±12503、45.88%、7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可能通过拮抗铝诱导的SH-SY5Y细胞ROS水平升高来阻止MMP的降低,从而提高铝诱导下SH-SY5Y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氯化锰对原代培养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化锰(MnCl2)对SD大鼠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睾酮合成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睾丸Leydig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模型.MnCl2染毒剂量组分为对照(0 μmol/L)、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25.0 μmol/L、 50.0 μmol/L、100.0 μmol/L,培养24 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法分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加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不加HCG条件下,上述剂量MnCl2对Leydig细胞合成睾酮的影响.结果:随着MnCl2染毒剂量的升高,Leydig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MnCl2剂量≥5.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状态下(不加HCG)MnCl2剂量≥5.0 μmol/L时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CG刺激状态下MnCl2剂量≥10.0 μmol/L时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锰可以直接影响原代培养Leydig细胞睾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临床特征及尿酸排泄特点。【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痛风患者228例,收集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生化指标,测定24h尿尿酸和尿肌酐并计算肾尿酸排泄指标。【结果】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把患者分为肥胖组(n=44)、超重组(n=88)及非超重组(n=96),肥胖组年龄小于超重组及非超重组[43(32,57)岁比55(45,65)岁、58(45,67)岁],起病年龄小于非超重组[37(26,48)岁比48(38,59)岁],血尿酸水平高于非超重组[594(522,697)μmol/L比511(372,653)μmol/L],肥胖组高胆固醇血症[25例(56.8%)比30例(31.3%)]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6例(59.1%)比46例(47.9%)]比例高于非超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比例[19例(43.5%),33例(37.5%)比17例(17.7%)]及代谢综合征比例[22例(50.0%),32例(36.4%)比12例(12.5%)]均高于非超重组,肥胖组尿酸排泄分数低于非超重组[5.5(3.6,7.4)%比7.0(5.2,9.8)%],肾小球尿酸负荷高于非超重组[5.3(4.2,7.5)mg·min-1·1.73m-2比3.5(2.2,5.2)mg·min-1·1.73m-2](P均<0.016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与尿酸排泄分数负相关(P均<0.05)。【结论】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肾小球尿酸负荷高可能与其肾脏尿酸排泄相对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性 Fe2+ 荧光探针、荧光染料(DAPI)检测和荧光探针(H2DCFH-DA)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活性铁水平、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变化。 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Nrf2、HO-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60 μmol BBR的最适浓度来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60 μmol/L BBR组、Erastin+60 μmol/LBBR+2 μmol Nrf2抑制剂 ML385组。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抑制剂(ML385)作用后的活性铁的水平、活性氧含量以及Nrf2、HO-1、GPX4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小檗碱调节的Nrf2-HO-1/GPX4通路对Erastin处理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0.5 μmol/L Erastin作用于HT22细胞8 h,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增加(P<0.05)。与Erastin组比较,Erastin+30 μmol/L BBR组和Erastin+60 μmol/L BB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P<0.05)。小檗碱增加 HT22细胞中Nrf2、HO-1、GPX4基因及蛋白的 表达量(P<0.05)。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后,Nrf2-HO-1/GPX4通路被抑制,并且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升高(P<0.05)。结论 Erastin诱导HT22细胞发生铁死亡,小檗碱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可能机制是激活了Nrf2-HO-1/GPX4通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损伤及槲皮素(quercetin,Que)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①分离内皮祖细胞并诱导其分化,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0~120μmol/L Que组;H2O2组;60~120μmol/L Que+H2O2组。②WST-1观察细胞增殖情况;③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p-JNK蛋白;④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改变。结果①低浓度的Que可以促进EPCs的增殖,而高浓度的Que则表现为抑制其增殖(P<0.05);②Que在60~120μ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耐性降低H2O2诱导的EPCs凋亡率(P<0.01);③Que能抑制加入JNK激动剂后EPCs凋亡率的增加(P<0.05)。结论Que可促进H2O2诱导的EPCs的增殖,并通过阻断JNK信号通路抑制其凋亡。Que具有拮抗氧化应激条件下EPCs损伤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过氧化氢 (H2O2) 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构建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方法 H2O2分6个浓度梯度处理HUVECs不同时间,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DCFH-DA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筛选H2O2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结果 不同浓度H2O2处理细胞不同时间, 对HUVECs均有损伤作用;400、600、800μmol/L H2O2处理HUVECs 24 h, 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 (P<0.05) , 800μmol/L H2O2作用HUVECs不同时间, 细胞存活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P<0.01) ;各组H2O2处理HUVECs 24 h, 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1 000μmol/L除外, P<0.05) , 坏死率亦显著增加 (100μmol/L除外, P<0.05) ;800μmol/L H2O2处理HUVECs不同时间, 细胞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 24 h时达到最高 (P<0.05) , 细胞坏死率亦逐渐增加, 48 h时达到最高 (P<0.05) ;各组H2O2作用HUVECs 24 h, 浓度400μmol/L时, 细胞内ROS水平达到最高 (P<0.01) , 800μmol/L H2O2处理HUVECs, 胞内ROS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递增 (P<0.01) .结论800μmol/L H2O2与HUVECs作用24 h可构建体外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细胞内Ca2+变化在砷剂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细胞内游离Ca^2 在As2O3诱导的胰腺癌细胞株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Fas,Fas配体(FasL)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μmol/L的As2O3与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共同孵育后,H-E染色、光镜观察,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特征; 用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流式细胞仪检测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2μmol/LAsO3作用于胰腺癌细胞48h后,胰腺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性改变,且凋亡过程中[Ca^2 ]i明显升高,Fas,FasL表达呈先升后降,结论:As2O3在诱导胰腺细胞凋亡过程中,肿瘤细胞凋亡与[Ca^2 ]i升高和Fas、Fas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NB4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可能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NB4细胞的存活率,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蝙蝠葛碱作用NB4细胞前后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的变化。【结果】 蝙蝠葛碱能显著抑制NB4细胞生长增殖,20~80 μmol/L 蝙蝠葛碱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从(86.5±11.7)%下降到(4.1±0.5)%; 以10~40 μmol/L蝙蝠葛碱处理NB4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AFM 探测表明,正常NB4细胞呈圆形,细胞饱满,表面较光滑。蝙蝠葛碱处理组细胞皱缩,细胞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增大。【结论】 蝙蝠葛碱能显著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补骨脂乙素(IB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IBC处理MCF-7细 胞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IBC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CF-7细胞设置10、20、40 μmol/L IBC处理组,用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检测IBC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自噬相关蛋白(Bax、Bcl-2、Akt、p-Akt、p62、LC3)表达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40 μmol/L IBC处理MCF-7后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利用JC-1试剂盒、ATP试剂盒和活性氧试剂盒检测IBC对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IBC具有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38.46、31.31、28.26 μmol/L。IBC诱导MCF-7细胞发生凋亡,呈现浓度依赖性。预处理凋亡抑制剂z-VAD-fmk后,其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单独处理IBC组(P<0.05),而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没有保护作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BC增加促凋亡蛋白Bax(P<0.05)表达,下调Bcl-2(P<0.05)、Akt(P<0.05)及其Ser-473位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诱导凋亡。同时,随着IBC浓度的增加,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表达逐渐增加,LC3-II/I比值升高,透射电镜下也观察到IBC处理的MCF-7细胞胞浆内有自噬泡以及自噬小体。试剂盒检测到IBC导致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内ATP水平下降、产生和积聚活性氧(ROS)(P<0.05)。结论 IBC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等多种死亡形式,可成为今后抗乳腺癌创新药物研发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体外原代培养的胎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钙离子浓度([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ir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的影响作用。方法分散培养的胎鼠DRG神经元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素(0.001μmol/L, 0.01μmol/L, 0.1μmol/L, 1μmol/L, 10μmol/L)孵育1min,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神经元[[Ca2+i的改变。对于能引起[Ca2+i升高的浓度组,在辣椒素孵育1min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MMP的变化;并且在移去辣椒素后10min,重新检测神经元[Ca2+i的变化。结果0.001μmol/L、0.01μmol/L辣椒素孵育1min,神经元胞内[[Ca2+i没有变化;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辣椒素孵育1min,神经元胞内[Ca2+i升高,移去辣椒素后10min,0.1μmol/L、1μmol/L辣椒素孵育的DRG神经元胞内[Ca2+i恢复到基础水平,10μmol/L辣椒素孵育的标本升高的[Ca2+i没有明显改变。辣椒素孵育时用无钙溶液,则神经元胞内[Ca2+i不升高。10?μmol/L辣椒素孵育1min的DRG神经元MMP降低,0.1μmol/L和1μmol/L辣椒素孵育的标本MMP无明显变化。结论一定浓度的辣椒素可使原代培养的DRG神经元胞内[Ca2+i升高,MMP降低。低浓度辣椒素引起的[Ca2+i的升高在10min内可以恢复到基础水平,而高浓度辣椒素引起的[Ca2+i的升高在10min内则不能恢复。辣椒素所致的胞内[Ca2+i升高可能是由于胞外钙离子内流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增强口腔癌细胞化疗敏感性与其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及调节P-g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塞来昔布10、
20、40、80 μmol/L和/或长春新碱0.375、0.75、1.5、3 μmol/L处理KB/VCR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法检测KB/VCR细胞生长抑制
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p21WAF1/CIP1及P-gp的蛋白表达。结果塞来昔
布浓度较低时(<20 μmol/L)对KB/VCR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小剂量的塞来昔布10 μmol/L可显著增强VCR对KB/VCR细
胞的毒性作用,并呈时间依赖性。塞来昔布与长春新碱联合作用于KB/VCR细胞24、48、72 h后,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7.53±
2.05)%、(46.67±3.17)%及(54.02±1.53)%,显著高于塞来昔布和长春新碱单独用药组(P均<0.01)。塞来昔布与VCR联合应用
能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与VCR组相比,联合用药组G0/G1期细胞数量增加(56.08±0.46)%,S期和G2/M期细胞数目降低[S期:
(22.83±0.20)%;G2/M期:(21.09±0.66)%]。此外,与VCR组细胞相比,联合用药能显著降低Cyclin D1的表达,增强p21WAF1/CIP1
的表达,并且Cyclin D1蛋白水平的降低及p21WAF1/CIP1蛋白水平的上升伴随着P-gp蛋白的下调。结论塞来昔布下调节P-gp而增
强KB/VCR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能与Cyclin D1和p21WAF1/CIP1蛋白变化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RECs)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B,PDGF-B)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LPC(20、40、60 μmol/L)3组;LPC各组根据不同作用时间(6、12、24 h)又分为3个亚组,用PDGF-B试剂盒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DGF-B蛋白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PDGF-B mRNA的表达.[结果]LPC可使BRECs表达PDGF-B增加,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LPC(60 μmol/L)作用12h时效果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C可引起BRECs表达PDGF-B增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早期保护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