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度高,大多数肺癌患者就医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也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单纯放、化疗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均有一定限度。应用微创技术将125I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7射线,能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区的定位精确与肿瘤形状非常吻合;在粒子植入的范围之外,放射剂量迅速减少;与外照射相比,可给予靶区更高的剂量,且不增加正常肺组织的损伤。我院自2004年8月~2005年4月对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肺腺癌细胞中筛选出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的差异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筛选出枢纽基因,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用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基因表达谱芯片和EMT基因表达谱芯片共同筛选,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MCODE分析蛋白互作网络的功能模块与枢纽基因,Oncomine分析枢纽基因在肺腺癌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结果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肌微管素相关蛋白3(MTMR3)是网络枢纽基因。CDKN1B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苏氨酸激酶、酶复合物、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调控过程; MTMR3参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磷脂醇激酶、肌酸肌醇代谢等调控过程。与正常组织比较,CDKN1B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降低,MTMR3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与肺腺癌细胞EGFR-TKI耐药与EMT相关的枢纽基因CDKN1B、MTMR3及其调控通路,这有助于分析肺腺癌EGFR-TKI耐药机制,寻找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卢蓉  但刚  李卫  赵铁军  鲍传志 《西南军医》2008,10(6):195-196
由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度高,大多数肺癌患者就医时已进人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也有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单纯放、化疗或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均有一定限度。应用微创技术将125I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γ射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8年12月肿瘤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的76例ⅢB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ECOG-PS)...  相似文献   

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属酪氨酸激酶型受体,EGFR基因扩增、重排和突变导致的EGFR蛋白过度表达是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最常见的遗传变异。目前,常规肿瘤分子病理学手段不能对无法获得标本的胶质瘤患者进行检测,而PET通过影像学手段检测病灶。根据EGFR生物化学特征,靶向EGFR的显像剂可分为核素标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例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Ⅲa/Ⅲb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23.8%和11.5%;中位生存时间为24.8个月.其中,Ⅲa期5年生存率为14.7%,中位生存时间为29.7个月;Ⅲb期5年生存率为11.2%,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2%、63.8%和2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治疗前血红蛋白值(≥120 g/L)、临床分期、瘤体最大直径、处方剂量、手术后平均剂量、手术后D100及治疗模式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值(≥120 g/L)、手术后D100及瘤体最大直径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治疗前血红蛋白值、手术后D100及瘤体最大直径为NSCLC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种EGFR靶向药物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但因个体敏感程度不同,总体疗效偏低。研究表明EGFR高表达或突变患者对靶向药物敏感,因此明确EGFR表达水平和突变状态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PET成像技术能实现分子水平无创显像,并能通过SUV进行半定量研究,使得在体内无创明确EGFR表达、突变情况,指导靶向药物的精准治疗成为可能。笔者综述了靶向EGFR的小分子类PET显像剂,以期为新的探针研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两所医院确诊寡转移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纳入寡转移NSCLC患者106例,病灶336处,均经病理学证实,靶向驱动基因检测突变为阴性,无法或拒绝外科手术切除,无法耐受或拒绝常规外照射放疗,并且转移灶少于5个,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Karnofsky评分≥70,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1周内行CT检查,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出肿瘤靶区轮廓,确定粒子的数量、空间排布方式及植入针数目。所有病灶均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每2个月随访1次,评价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灶均成功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8例,病灶稳定40例,疾病进展25例,总体疾病控制率76.4%,术后4、6个月总体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0%、71.1%。治疗后2个月,KPS评分升高14例,稳定79例,减低13例,KPS评分未降低者所占比例为87.7%,术后4、6个月KPS评分未降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2.0 %、61.8%。中位随访时间为390(150~1 210 ) d。随访终止时,死亡105例, 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8%、2.6%,中位生存时间为333 d。没有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患者。粒子植入术后出现1级骨髓抑制患者8例(7.5%);1级恶心、呕吐患者4例(3.8%);1级乏力患者6例(5.7%);12例(11.3%)患者出现气胸,其中6例(5.7%)患者肺组织受压程度超过30%,经胸腔引流治疗后得以恢复;另6例气胸患者无明显症状,未予处理,1周后复查CT示气胸吸收。6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痰中带血,未予以处理,自行缓解。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寡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寡转移NSCLC是一种挽救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种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放射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81例,分别采取CT引导经皮穿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经纤维支气管镜、胸腔镜及小切口开胸等微创手段实现。结果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控制率82.3%。需要处理的气胸病人有3例。术后1例病人出现咯血。胸痛胸闷缓解率80%(45/56),咯血缓解率91%(16/18),阻塞性肺炎缓解率87%(15/17),上腔静脉综合征好转率96%(5/6)。结论微创条件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与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治疗肺癌患者气道狭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6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放射性粒子,对照组采用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观察两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呼吸困难间隔时间,肿瘤体积缩小比例,2年内患者气管镜治疗次数及住院天数等疗效;以及治疗后发生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比例、再发呼吸困难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2年内治疗组患者气管镜治疗次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气道狭窄的疗效优于气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联合放疗.  相似文献   

12.
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损伤效应与临床处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研究和处理^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损伤效应。方法对121例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由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通过CT影像和纤维支气管镜(FFB)引导植入放射性核素^125I粒子,进行验证和病灶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如心脏及脊髓)的受量推算,定期进行复查。结果CT引导组和FF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77.3%;损伤效应发生率分别为56.2%和7.5%,其中CT引导组患者心肺及脊髓的照射剂量为31.0和7.5Gy,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该组患者的早期和放射损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和1.1%,而FFB组未观察到放射损伤反应发生。结论粒子植入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轻度的、易于处理的和可逆的损伤效应,本研究未观察到严重的放射忭肺炎和不可逆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既往未使用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脑放疗介入的时间及脑放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化疗科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9例合并脑转移的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脑部放疗介入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放疗组(45例)即确诊脑转移后先行脑部放疗并接受TKI药物治疗,晚放疗组(24例)即先使用TKI药物至出现脑转移病灶进展后行脑放疗,早放疗组根据脑放疗方式可分为早全脑放射治疗(WBRT)组(20例),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组(25例),比较患者的总生存(OS)、颅内无进展生存(iPF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 入组69例患者的中位OS为31.2个月,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64%和80%、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早WBRT组、早SRS组及晚放疗组1年和2年OS分别为95%、96%、80%和 42%、88%、35%(χ2=12.01,P<0.05)。早SRS组较晚放疗组有OS获益(HR:0.10,95%CI:0.23~0.46,P=0.003),而早WBRT组较晚放疗组OS未见显著获益(HR:0.54,95%CI:0.21~1.32,P=0.180)。早放疗组与晚放疗组iPFS及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既往未接受TKI药物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尽早脑部放疗介入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中使用SRS较使用WBRT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57例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B组45例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术后4周开始行CT随访,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及患者生存时间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3.3%、46.7%;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A组为91.2%,82.5%,63.2%,明显高于B组的60%,33.3%,6.7%(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是一种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的方法,是现阶段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经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癌,腺癌43例(其中8例为肺泡细胞癌),鳞癌17例。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34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拒绝或无法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组及吉西他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CT导引下肿瘤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组。结果吉西他滨组PR5例,SD14例,PD11例,总有效率为16%(5/30),疾病控制率为63%(19/30),临床受益率为37%(11/30);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1年生存率为26%。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CR5例,PR11例,SD8例,PD6例,总有效率为36%(16/30),疾病控制率为80%(24/30),临床受益率为56%(17/30),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吉西他滨单药组14例出现Ⅰ度骨髓抑制,9例出现皮疹,吉西他滨联合组11例出现皮疹,17例出现轻度骨髓抑制。结论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2017年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标本34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检测β-catenin异常表达和EGFR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β-catenin异常表达主要体现在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具体表现为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高于其他、中分化高于高分化和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阳性表达主要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具体表现为EGFR突变阳性表达率女性高于男性、年龄<60岁高于年龄年龄≥60岁、腺癌高于其他、中分化高于高分化和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0.29%(239/340),EGFR突变阳性表达率为45.88%(156/340)。EGFR突变阳性表达者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6.28%)高于EGFR突变阴性表达者(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者EGFR突变阳性表达率(49.79%)高于β-catenin正常表达者(3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catenin与EGFR存在关联性(χ~2=43.879,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EGFR突变状态均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β-catenin与EGFR交互作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预后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内照射疗法对大部分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显示出可喜的前景,为此探讨放射性粒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到2016年10月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治疗的21例不可手术的T1-2N0M0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取得组织学病理,选用粒子活度18.5~29.6 MBq,处方剂量120~160 Gy,均在1次手术内完成粒子植入,术前及术后经TPS制定计划和质量验证。随访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剂量验证满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25.1个月(范围4.4~72.7个月)。1、2、3年的原发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95.2%、95.2%。所有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3.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1.7%、72.9%。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0.2%。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为100%。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气胸、支气管出血、胸膜出血、咳嗽、肺部纤维化及粒子移位。其中7例患者发生1级不良事件(33.3%);4例患者发生2级不良事件(19%)。无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T1-2N0M0的NSCLC肿瘤局部控制率较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不可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含铂全身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含铂全身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PNI最佳截点值,据此将患者分为高PNI组和低PN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期。Cox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 Meier法及Log- 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PNI的最佳临界值为38.65,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24.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高PNI组(PNI>38.65)患者40例,低PNI组(PNI≤38.65)患者36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OS)分别为21.3个月和1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536)、年龄(P=0.745)、肿瘤位置(P=0.649)、吸烟指数(P=0.706)、病理类型(P=0.460)与OS无显著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体力状况评分(P<0.01)、GTV(P=0.026)与OS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力状况评分(0分比2分,HR=0.17,95%CI:0.05~0.62,P=0.007;1分比2分,HR=0.43,95%CI:0.26~0.71,P=0.001)、GTV(HR=0.60,95%CI:0.37~0.99,P=0.047)、PNI(HR=1.78,95%CI:1.08~2.99,P=0.025)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治疗前PNI值可作为CT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含铂全身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14例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2周后CT扫描,根据扫描确定术前计划,计算放射粒子数量,勾画肿瘤区域。结果 14例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无变化3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70%。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疗效,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