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额济纳土尔扈特人13项围度值,研究其身体围度特征。方法:于2015年9月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对土尔扈特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3项围度值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围度值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并与国内其他10个族群的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躯干围度值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四肢,而头围值变化很小。土尔扈特人在11个族群中头围、胸围、上臂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6项围度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土尔扈特人围度值与巴尔虎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和塔塔尔族最为接近。土尔扈特人身体围度值较大,具有北亚类型族群围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湘语族群城市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320例(男为157例,女为163例)城市湘语族群成人的头围、颈围、平静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共12项围度指标值.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国内的14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方差分析显示,男性大腿围值和女性头围、小腿围值不存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其余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男性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与年龄呈正相关,头围、小腿围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头围与年龄呈负相关;男女合计资料比较表明腹围、大腿围值不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其余10项围度值在性别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值高于女性.结论:湘语族群城市成人围度具有我国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江西客家人乡村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江西379例(男为183例,女为196例)客家人乡村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等12项围度值,分析了随年龄增长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内的20个族群进行了比较。 结果 1.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4项、女性9项围度值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男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与年龄呈正相关,头围、小腿围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头围、大腿围与年龄呈负相关。3. 臀围值不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其余11项围度值差异在性别间均存在极显著性,男性值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江西客家人乡村成人围度值具有我国北方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马人和羌族的围度特征。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在四川省平武县和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随机测量233例白马人和602例羌族的13项围度值。结果:白马人男性头水平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和上臂最大围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头水平围、颈围和腰围与年龄呈正相关,而大腿围和上臂最大围与年龄呈负相关;羌族男性胸围、吸气围、呼气围、腰围、腹围和臀围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除头水平围和大腿围以外,其余围度指标均与年龄呈止相关。白马人男性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所有围度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羌族男性所有围度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除头水平围外,其余围度指标在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白马人和羌族围度指标中,围度值多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而女性的臀围和大腿围均大于男性。结论:在13个中国族群中,白马人和羌族彼此围度特征最为接近,族源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江西汉族城市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江西307人(男151,女156)城市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围度值,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国内的18个族群进行比较。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在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此外女性前臂围在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男性腹围与年龄呈正相关,小腿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与年龄呈负相关。女性胸围、呼气围、腹围、上臂围与年龄呈正相关。腹围、臀围、大腿围值不存在性别间的显著性差异,其余9项围度值在性别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值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江西汉族城市成人围度值具有我国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鄂温克族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195例(男129例,女66例)鄂温克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围度值,分析随年龄增长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内的20个族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4项、女性9项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小腿围和女性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随年龄增长均逐渐增大。男性头围、颈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值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臀围、大腿围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随年龄增长鄂温克族围度值变化较大;在北亚类型族群中鄂温克族的围度值较大,主要表现在胸围较大,前臂、小腿、大腿均较粗壮;鄂温克族具有北亚类型族群身体围度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海省撒拉族乡村成人围度值的年龄变化特征。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乡村成人的身高、体重等综合指标及头围、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上臂最大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9项围度值,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法,与我国其他17个族群进行对比。 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头围外,其他指标男、女性在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大腿围外,其他指标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男性胸围、腰围、臀围与年龄成正相关,大腿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与年龄成负相关。女性胸围、腰围、臀围与年龄显著正相关,大腿围与年龄显著负相关。 结论 撒拉族人身体围度更具有中国北方族群的特征,与中国北方族群中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族群的围度接近,而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围度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伊犁地区锡伯族与乌孜别克族成人身体9 项围度值并探讨其特征。方法:对1 100 名锡伯族和 乌孜别克族成人的头围、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臂缩围和前臂围进行测量,分析年龄变 化及性别差异,进行族群间比较。结果:围度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臀围> 胸围> 腰围> 头围> 大腿围> 小腿围> 臂缩 围> 上臂围> 前臂围。多数围度值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男性头围、大腿围、小腿围和臂缩 围大于女性。锡伯族胸围小于乌孜别克族;而腰围、臀围大于乌孜别克族。两民族多数围度值大于新疆其他族群。 结论:伊犁地区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成人身体围度值的年龄变化、性别差异以及大小排序基本一致。体部围度值 过大应给予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绍兴地区汉族成人围度值的年龄变化特点及城乡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浙江297例(男性为144例,女性为153例)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对城乡间围度值进行了u检验;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内21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绍兴地区汉族颈部、躯干部围度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线性增大.城市男性、城市女性与乡村女性上肢围度值亦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线性增大,小腿围值则无明显变化.乡村男性上肢围度值与年龄无直线相关,小腿围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小.男性年龄组间围度值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城市女性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20~岁组、3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乡村女性围度值的差异表现在多数年龄组间.男性、女性身体围度值城乡间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女性12项围度值更为接近.各项围度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城乡汉族距离最为接近.结论:绍兴地区汉族多数围度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城乡间多无差异,围度值更接近于中国北方族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兰州城市汉族成人围度资料及其年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甘肃兰州市城关区汉族成人400例(男性200例,女性200例)的12项围度测量项目(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情况,并与国内的24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兰州男性的总体均数除大腿围、臀围、腹围略低于女性外,其余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变化躯干围男性虽有波动,但总体有逐渐上升趋势,女性则呈持续上升态势;四肢围男性上升至30岁后趋于平稳,女性上升至30岁后除上臂围外,有缓慢下降趋势.6项围度(头围、胸围、上臂围、前臂围、大腿围、小腿围)与我国24个族群比较,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的各项围度数值与辽宁满族、青海撒拉族最为接近.女性的各项围度数值与辽宁满族、新疆乌孜别克族和甘肃、山西乡村汉族最为接近.结论:兰州城市汉族的围度值处于我国北方民族的中上等水平,属于我国北亚类型族群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咏兰 《解剖学报》2019,50(3):383-391
目的 研究蒙古族13个族群身体质量,揭示蒙古族身体质量与经度、纬度、年平均温度、年龄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对蒙古族13个族群4410人(男1917,女2493)的身体质量及与身体质量有关的体质指标进行了测量。 结果 蒙古族13个族群男性身体质量均值在(57.3±8.1)~(81.6±12.7)kg,身体质量均值从大到小排列第1~3位依次是额济纳土尔扈特部、新疆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第11~13位依次是喀左县蒙古族、阜新蒙古族、云南蒙古族。13个族群女性身体质量均值在(51.6±7.6)~(67.7±12.6)kg之间,按照身体质量均值大小排序,第1~3位依次为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巴尔虎部、新疆土尔扈特部,第11~13位依次为喀左县蒙古族、郭尔罗斯部、云南蒙古族。13个族群间、年龄组间身体质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族群女性的脂肪质量均值大于男性;去脂质量均值男性大于女性。蒙古族男性、女性的身体质量、去脂质量均与经度、年平均温度成显著负相关,均与纬度成显著正相关。男性的身体质量与年龄无显著相关,女性则为显著正相关。男性、女性脂肪质量与纬度、年龄成显著正相关,与经度无显著相关,与年平均温度成显著负相关。蒙古族身体质量大于中国其他29个族群(11个北方族群,18个南方族群)。 结论 蒙古族身体质量值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湘语族群乡村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湖南410名(男196名,女214名)湘语族群乡村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最大围12项围度值,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国内的19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11项(头围除外)围度值年龄组间的  相似文献   

13.
李咏兰  郑连斌 《解剖学报》2019,50(2):259-263
目的 探讨蒙古族13个族群的身体密度,揭示蒙古族身体密度性别间、族群间差异,探讨身体密度与经度、纬度、年平均温度、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 测量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厚度。按照日本长岭晋吉公式计算蒙古族13个族群的身体密度。 结果 蒙古族13个族群中,云南蒙古族身体密度值最大,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身体密度值最小。蒙古族身体密度族群间、性别间、年龄组间、4个地区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蒙古族男性女性身体密度均与经度、年龄成显著负相关。 结论 南方蒙古族身体密度值大于北方蒙古族,西部蒙古族身体密度大于东部蒙古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环境下巴尔虎蒙古族、布里亚特人、鄂尔多斯蒙古族、云南蒙古族皮褶厚度情况。方法:测量了巴尔虎蒙古族400例(男196例,女204例)、鄂尔多斯蒙古族336例(男143例,女193例)成人6项皮褶厚度值,并与布里亚特人、云南蒙古族皮褶厚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巴尔虎蒙古族和鄂尔多斯蒙古族皮下脂肪厚度较厚,布里亚特人皮下脂肪厚度中等,云南蒙古族皮下脂肪厚度最薄。结论:在中国族群中,巴尔虎蒙古族、鄂尔多斯蒙古族和布里亚特人皮下脂肪具有北亚族群类型的特点,巴尔虎蒙古族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皮下脂肪厚度更为接近。云南蒙古族的皮下脂肪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东乡族成人围度特点及其与血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甘肃临夏州东乡县东乡族成年居民1160名,测量研究对象血压及颈围、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及上臂围等指标,并分析收缩压、舒张压与围度的关系.结果:东乡族男性及女性不同年龄段各围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东乡族成人高血压检出率为27...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西汉族围度资料及其年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山西乡村汉族成人的头围、颈围、胸围、吸气围、呼气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收缩围,共12项围度测量项目,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利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国内的19个族群进行了比较.结果:(1)随年龄增长,男性胸围、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390名(男192名,女198名)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的12项围度进行了测量,计算了6项围度指数值,比较了性别间的差异性,并将满族成人与我国其他19个人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男性的头围、颈围、上臂缩围和前臂围大于女性,而女性腹围、臀围、大腿围明显大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女性围度变化幅度多大于男性.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与辽宁汉族围度值最为接近.结论:辽宁省清原县满族成人围度处于我国中上等水平,属于身材较为魁梧粗壮的人群.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面部的人体测量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面部形态学特征。方法 参照《人体测量方法》有关规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测量了鄂尔多斯蒙古族336例(男142例,女194例)的头面部的6项观察指标和20项测量指标,对蒙古族11个族群头面部指标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鄂尔多斯蒙古族上眼睑多有皱褶,多有蒙古褶,鼻根高度多为中等,颧骨突出,唇薄,眼褐。鄂尔多斯蒙古族男性与女性为圆头型、中头型、高头型、中鼻型。形态面指数男性为阔面型,女性为中面型。男性、女性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面部特征与巴尔虎人、图瓦人最为接近。 结论 鄂尔多斯蒙古族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头面部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蒙古族体部形态学特征。方法:参照《人体测量方法》有关规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测量了鄂尔多斯蒙古族336例(男142例,女194例)的体部50项指标值,计算了10项指数,与中国蒙古族其他族群体质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鄂尔多斯蒙古族男性、女性均为长躯干型、宽胸型、中肩型、窄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腿型,女性还为亚短腿型。男性、女性均属于超中等身材。在蒙古族族群中鄂尔多斯蒙古族较健壮,身材较高,体大,胸围较大,肩宽中等,男性上肢较短,女性下肢较长。结论:在蒙古族诸族群中,鄂尔多斯蒙古族体部特征与巴尔虎人、布里亚特人接近。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成人的围度及其年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布依族成人身体围度特征.方法:对贵州省黔南州494例布依族成人围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情况并与我国其他15个人群围度值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头水平围值变化很小;(2)男女四肢围度最大值均在30~39岁组.男性躯干围度最大值在40~49岁组,女性胸围、臀围最大值在30~39岁组,腹围最大值在50岁以上组;(3)躯干围度年龄组间的绝对变化值高于四肢围度,但相对变化率都低于四肢围度;(4)女性腹围、臀围、大腿围值多大于同龄组男性,而四肢围度值小于男性;(5)我国16个人群比较,布依族围度值较小;但在5个南方人群中,布依族围度值较大;(6)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我国16个人群围度可分为南北方混合组与北方组两类;南北方混合组上肢围度小,北方组上肢围度大;结论:布依族成人身体围度最大值集中在中年,女性围度发育水平接近海南回族和黎族,上肢围度值可以成为人群围度特征分组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