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索白杨素(Chry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通过噻唑兰比色法(MTT比色法)检测白杨素对谷氨酸神经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白杨素诱导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水平;体内药效学评价采用脑中动脉阻断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对白杨素体内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进行评价。体内评价指标包括: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含水量,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杨素对正常PC12细胞在实验浓度条件下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且在谷氨酸(10 mM)损伤模型中白杨素(药物浓度为10 μM)对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白杨素诱导MSC后不同时间细胞表面神经标志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半乳糖神经酰胺(GalC)、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entin)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白杨素给药组改善了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了缺血半暗带损伤情况,上调了大鼠脑组织的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蛋白的表达。结论:白杨素可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表达量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运克  杨广华 《中医杂志》2011,52(7):589-59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移植组(MSCs组)、补阳还五汤联合MSCs移植组(联合组),每组12只。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SCs组、联合组从尾静脉注入MSCs,联合组并给予补阳还五汤,给药10天后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SCs组与联合组均能上调大鼠脑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MSCs移植能通过上调脑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FGF基因表达而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反方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改良Haruo Nagasawa法复制老龄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组(即健脑通络汤组)、六味地黄汤组、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观察各组术后24 h、72 h、7 d后脑组织bFGF的表达。结果六味地黄汤和补阳还五汤合用能协同提高急性持续脑缺血大鼠bFGF的表达,其作用优于单用,其中单用补阳还五汤优于单用六味地黄汤。结论通过诱导内源性bFGF的表达,可能是健脑通络汤进行脑保护的机制,补阳还五汤与六味地黄汤合用优于单用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神经营养因子环节探讨健脑通络汤(即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并观察补阳还五汤与六味地黄汤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Haruo Nagasawa法复制老龄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健脑通络汤组、六味地黄汤组、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观察各组术后24h、72h、7d脑组织TGF-β1、GDNF的表达.结果 健脑通络汤能提高急性持续脑缺血大鼠的TGF-β1、GDNF阳性细胞总数,使其表达增强,其作用优于单用,其中单用补阳还五汤优于单用六味地黄汤.结论 通过诱导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健脑通络汤脑保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脑膏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补脑膏临床治疗中风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24只、补脑膏大剂量组24只、补脑膏小剂量24只。其中模型组、补脑膏大剂量组、补脑膏小剂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24、48和72小时3个亚组,各亚组8只大鼠。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药物组再灌1小时后,灌胃给药补脑膏,2次/d;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及各药物组于再灌注3小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进行评分,再灌注24、48和72小时末断头取材,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组织比重、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NGF、BDNF表达量。结果:①补脑膏大剂量组在再灌注48、72小时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补脑膏小剂量组仅在再灌注72小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②补脑膏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梗死脑组织比重明显降低(P〈0.05)。③再灌注24、48、72小时时,补脑膏犬、小剂量组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而补脑膏大剂量组NGF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5),2组间BDNF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脑膏可通过减轻脑组织梗死比重,上调NGF、BDNF的表达,通过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缺损症状,而起到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损伤侧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使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技术制作永久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做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仅做颈总动脉分离手术。针刺组取百会穴、风府穴,使用0.30 mm×25 mm毫针刺入百会穴、风府穴后,使用平补平泻捻转法作为行针手法,每次留针时间30 min,15 min后行针1次,术后4 h接受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组各24只,再分为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 3个小组,每小组8只,术后4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用神经缺损体征评分和感觉、运动能力评分,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进行NGF、BDNF显色,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皮质NGF、BDNF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损伤皮质NGF、BDN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全  莫国焕  陈明  曾祥发  陆晖 《中成药》2008,30(7):958-961
目的: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MCA-CI/RP)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参考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MCA-CI/RP动物模型。根据Longa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TUNEL技术原位标记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结果:三七总皂苷可以缩小MCA-CI/RP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及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增加缺血脑组织内源性BDNF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增加缺血脑组织内源性BDNF的表达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大剂量三七总皂苷组优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10)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组(MCAO)、肾脑复元汤组(MCAO+肾脑复元汤灌胃),各组再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7、14、21 d三个时相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缺血海马区坏死细胞数、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b FG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肾脑复元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坏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BDNF(第7、14天)及b FGF(第7天)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肾脑复元汤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并促进脑梗死组织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b F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李映辰  王瑾茜  刘侃  胡国恒 《中草药》2016,47(5):781-787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SFD)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FD组(11.6g/kg)、h UC-MSCs组、联合组(SFD+h UC-MSCs),各组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造模4、8、15 d 3个时相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改变,HE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r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FD组、h UC-MSCs组和联合组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均明显减轻,SFD组(第8、15天)、h UC-MSCs组及联合组(第4、8、15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DNF和b FGF表达显著升高(P0.01、0.05)。与SFD组和h UC-MSCs组比较,联合组第8、15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DNF和b FGF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SFD联合h UC-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缺血后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b 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4组。于再灌注72 h后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海马组织BDNF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72 h后,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眼针组大鼠海马组织BDNF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眼针疗法能提高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通过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发挥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频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假刺激组(B组)和治疗组(C组),A组假手术后不予以处理,B组和C组大鼠造模后分别给予假刺激和低频经颅磁刺激,分别于术后4 h、1周时进行Zea Longa评分,评分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梗死脑组织中NGF及BDNF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B组、C组大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症状,治疗1周后,B组、C组大鼠Zea Long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C组下降更为显著,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两组大鼠NGF及BDNF含量最高,其次为B组、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地恢复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中的机制可能与提高大脑组织中NGF及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62,1.08,0.54 g·kg-1·d-1),每组10只。采用Zea Longa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症状以及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皮质和海马区bFGF表达增强;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中风皂贝化痰胶囊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且上调皮质和海马区bFGF的表达,其中以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bFGF阳性细胞区积分吸光度为153.20±0.76。结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F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头皮针对脑缺血大鼠模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海峰  崔海  唐强 《针刺研究》2003,28(1):17-20
目的 :研究头皮针对脑缺血大鼠模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并与电针组比较。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 ,甲醛固定脑组织切片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 6hr与术后 1 5天组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电针组与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间 1 5天时比较 ,电针组与针刺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第 1 5天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电针组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针刺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针刺组与电针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头皮针可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产生并延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产生时限 ,这可能是头皮针减轻脑缺血损伤并促使肢体功能恢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 ,并与电针组比较。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 ,脑组织甲醛固定切片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神经生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 6hr与术后 15天组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电针组与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组间 15天时比较 ,电针组与针刺组无明显差异(P >0 .0 5) ,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第 15天时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电针组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针刺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针刺组与电针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头皮针可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产生并延长神经生长因子产生时限 ,这可能是头皮针减轻脑缺血损伤并促使肢体功能恢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扎里奴思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内N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扎里奴思方组、尼莫地平组。取材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各组分别在1,3,7,14 d各个时间点取材,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脑内NGF 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神经元数量减少,大小不均,病理损伤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和扎里奴思方组神经评分增高,神经元数量增多,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明显,NGF表达增高(P<0.01,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扎里奴思方14 d组神经功能评分和NGF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扎里奴思方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元起保护作用,扎里奴思方14天组的脑保护作用更强,其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组织 NGF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梓醇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恢复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及缺血周围区大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局灶性缺血模型,行为学观察各组大鼠姿势反射、横木行走和抓握力量;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缺大脑皮质NGF、BDNF蛋白及其mRNA基因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与模型组比较,梓醇30、60mg/kg给药组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姿势反射,增强横木行走的能力和抓握力量(P<0.05,P<0.01);明显增加完整神经细胞的数量(P<0.01);且梓醇30、60mg/kg给药组NGF、BDNF及mRNA的表达比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梓醇可上调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大脑皮质NGF、BDNF及mRNA基因表达,促进神经元存活、修复再生,加速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NSS法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区BDNF和TrkB表达上调。其中电针+ADSC组NSS评分低于电针组和ADSC组,而BDNF和TrkB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海马区BDNF和TrkB的表达,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气通窍活血方对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通窍活血低剂量组、益气通窍活血中剂量组、益气通窍活血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建立颅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益气通窍活血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通窍活血方2.5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