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科病人经常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应用骨水泥造成猝死的并发症国内外时有报道。我院每年发生这种严重并发症1~3例,约占骨水泥人工关节手术病人的0.3%。骨水泥引起猝死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了,目前未见有效防治措施的报道。本研究用肾上腺素盐水纱条湿敷放置骨水泥的位置,以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常使用骨水泥加强人工关节的稳定性,毒副作用临床常见,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2004年1月2009年5月我院经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现骨水泥反应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守菊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69-107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和髋部疾病常用方法,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和骨水泥使用方法的改进、手术技巧的提高,使该方法逐渐成熟并在县级医院得到了广泛开展.2004年12月至2011年5月,本院施行人工关节置换47例,通过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和有步骤的康复措施,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海医药》2012,(18):49-49
在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和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由于在选择材料上有所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骨水泥型适用于骨质疏松、骨质条件差的患者,在安装人工关节时需要靠骨水泥进行固定人工关节,价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解决因股骨颈骨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炎给病人造成的行走困难,恢复病人的正常步态,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用人工关节假体代替坏死的髋关节。结果 本文介绍了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情况。结论 由于我们加强了病人的护理,术中密切观察BP,P,R.。注意了无菌操作,及时补充血容量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了骨水泥毒素对身体的副作用,使本组病例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破坏性的并发症。现代手术具有严格的无菌条件及规范化的操作技术,且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使术后人工关节感染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2%左右。1970年,Buchholz等第一次提出了在骨水泥中掺入抗生素来预防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感染的概念,临床和实验均证明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cement,ALC)可局部预防和治疗感染。抗生素骨水泥在临床的治疗和预防及实验研究方面都倍受关注,本文就此做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41例(42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以疼痛、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确定其疗效,治疗满意率为87.8%。并发症8例,占19.5%。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防治、人工关节安置和骨水泥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付栋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36+139-136,139
骨水泥在全髋及股骨头置换术等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其使用后所引起的低血压、心律减慢,甚至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得到人们重视,并且关于骨水泥的各种不良反应已有多例报道。本院在进行1例股骨头置换术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骨水泥反应,经积极抢救,患者成功复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青 《江苏医药》1998,24(7):499-500
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水泥的使用曾被认为是引起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Jones等‘”因此提出“骨水泥病”的概念,将骨水泥全髓置换术后所发生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称为骨水泥病。于是人们一方面不断改进骨水泥技术,另一方面开始采用非骨水泥固定技术来施行全髓置换,以期避免假体松动的发生。但部分随访结果却显示非骨水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减少,有些甚至高于改进后的骨水泥假体[‘,‘j。通过对假体翻修手术中获得的骨与假体界面及骨与骨水泥界面的结缔组织界膜的研究,发现界膜组织中…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就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包括骨水泥成分构成、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预防及管理要点及手术护理的6个方面重点工作予以介绍,期望各级护理人员有所认识并提升处理能力。近年来,国内、省内均有在手术中应用骨水泥而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报道,已经引起了临床的密切关注。本文就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及手术护理的重点工作予以介绍,期望各级医护人员有所认识并提升警惕。  相似文献   

11.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因其伴有骨质疏松等原因骨折亦多为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且加上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因此早期下床活动临床医师已达成共识。手术内固定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有一定的弊端,人工关节置换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很多外科医生采用骨水泥关节置换技术治疗高龄老年人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了满意疗效[1],其手术失误也在所难免,对其这方面的原因分析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2.
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最重要并发症就是感染问题,它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文献报道[1]其发生率在1%~3%,且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X线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Amstutz分区法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X线改变。方法 观察17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其中塑料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3例,双极非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34例,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29例,骨水泥型人工全髋置换34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48例。结果 共有141个关节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现象的X线改变,发生率约69%。其X线表现包括假体周围异位骨化、骨吸收、骨溶解、皮质骨增厚、骨皮质变薄、硬化透亮带、髓腔内骨化等等。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上段应力出现重新分布、应力集中、应力遮挡效应及磨损颗粒是导致上述X线改变及松动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关节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负担和经济压力,除此之外,人工关节感染的诊断治疗难度较大,且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会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必须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清楚实验室检查诊断的内容,还要严格按照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率的增加。另外,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也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陈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446-447
骨水泥在临床应用中常见有并发症,通过护士的配合和严密观察,可防治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刘锋  李翔  王青  范卫民 《江苏医药》2007,33(7):664-666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溶解发生的特点,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近期临床结果.方法 对8例髋臼松动患者通过术前X线的评估,比较骨水泥臼和非骨水泥臼骨溶解的不同特点.并对由骨溶解造成的髋臼骨缺损进行Paprosky分型,其中4例进行了颗粒打压植骨和加强杯(roof reinforcement ring)骨水泥臼翻修,1例在原来的金属臼内植入骨水泥臼,另外3例进行了颗粒打压植骨非骨水泥臼固定.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放射学和髋关节功能的随访.结果 骨水泥臼和非骨水泥臼在骨溶解的发生上有不同的特点.髋臼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2例.随访12个月无感染和脱位等并发症.X线发现髋臼固定牢靠.8例患者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6分,术后1年89分.结论 骨水泥臼和非骨水泥臼骨溶解有不同特点,术前充分的X线评估和术中有效的植骨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科病人手术后猝死的原因.方法:对16例骨科病人手术后死亡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例猝死病人中急性肺栓塞猝死8例,心原性猝死6例,大面积脑梗死猝死2例.结论:骨科手术尤其是脊柱、骨盆及髋、膝关节置换及下肢大关节部位手术病人,手术创伤大,术后卧床时间长,肢体不能早期主动活动,加上应用止血药物等,易使静脉血栓和脂肪栓子形成,栓子脱落常在肺、心、脑等重要脏器发生栓塞,系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自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共行经皮椎体成形术140例233个椎体,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7~52个月(平均28.4个月),观察经过处理后的并发症的预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140例患者中,6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3.6%.骨水泥漏45例,其中,12例骨水泥漏出现临床症状需要处理,疼痛加重10例,胸背部及下肢放射痛1例,给予消炎止痛药物口服后3~7 d后消失,双下肢软瘫1例,CT提示椎管内骨水泥漏,急诊行椎板减压取出骨水泥,术后经过抗炎、脱水、激素、营养神经、针灸等处理,3个月后恢复行走能力,26个月后,仅仅遗留下肢无力症状;一过性低血压和意识障碍2例,经过补液、吸氧等处理后于术后30~60 min恢复; 呼吸困难、呛咳和胸部不适3例,拍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给予补液、吸氧、抗炎等处理后于3~5 d消失;皮下血肿1例,于术后1周消失;术后1~12个月,相邻椎体新发骨折10例,分别进行保守治疗或再次行PVP手术而治愈.结论 骨水泥漏是PVP最常见的并发症,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提高手术技巧有助于减少PVP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周荣  黄坤  秦步平 《江苏医药》2013,39(5):594-595
目的 探讨应用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般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中的注意点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人工假体松动及脱位,无骨水泥毒性反应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脱位、松动,骨水泥界面无透亮区.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2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 骨水泥型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使患者早日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血肿、神经根损伤及相邻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1年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微创特点.PKP可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较PVP安全性高,但费用较高;PVP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结合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