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IGF- 、TGF -β及 EGF在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测定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58例及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 30例的骨密度 ,血清骨钙素 ( 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 TPAP)、尿羟脯氨酸 ( HO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 IGF - )、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表皮生长因子 ( EGF ) ,二组进行比较。再将糖尿病组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 ,对以上数据再次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密度显著降低。 BGP、IGF- 、TGF -β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0 1 ) ;TRAP、尿 HOP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EGF略高于对照组 ( P>0 .0 5)。IGF - 、TGF -β与 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减低 ,IGF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是骨形成的促进因子 ,血中 IGF水平的减少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发生 ,EGF及 IGF - 及 TGF -β亦可能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与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 60岁以上男性 2型糖尿病患者 3 2例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其骨密度(BMD) ,并测定血IGF Ⅰ及参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和生化指标 ,并与正常老年男性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BMD、IGF Ⅰ、血睾酮 (T)显著降低 ;生长激素 (GH )升高。IGF Ⅰ、T水平与BMD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T与血清IGF Ⅰ显著相关(P <0 .0 5 ) ;IGF Ⅰ (P <0 .0 1)、空腹C肽 (FCP) (P <0 .0 1)、T(P <0 .0 5 )与糖尿病组BMD均显著相关。结论 IGF Ⅰ的减少可能是 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X)评估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年内发生骨折的概率。方法分别检测老年及非老年RA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T值;RA组患者均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血清C-反应蛋白(CRP)、Ca2+、P3-、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老年RA组患者双手关节X线正位片并分期;根据FRAX测定三组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结果 1老年RA组男性、女性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及健康老年对照组;老年RA组男性、女性的腰椎BMD14BMD与T值;RA组患者均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血清C-反应蛋白(CRP)、Ca2+、P3-、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老年RA组患者双手关节X线正位片并分期;根据FRAX测定三组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结果 1老年RA组男性、女性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及健康老年对照组;老年RA组男性、女性的腰椎BMD14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健康老年对照组;2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健康老年对照组;2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占67.70%和62.79%;3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占67.70%和62.79%;3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血清Ca2+含量呈正相关性(r=0.421,0.572);4老年RA组双手X线正位片第Ⅳ期的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第Ⅰ期值,也低于第Ⅱ、Ⅲ期值;第Ⅳ期的腰椎14BMD与血清Ca2+含量呈正相关性(r=0.421,0.572);4老年RA组双手X线正位片第Ⅳ期的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第Ⅰ期值,也低于第Ⅱ、Ⅲ期值;第Ⅳ期的腰椎14BMD值明显低于第Ⅰ期值,也低于第Ⅱ、Ⅲ期值。5应用FRAX评估老年RA组10年内的髋部骨折概率高于非老年RA组和健康老年对照组。结论老年R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BMD的降低,导致继发性OP或骨量减少,FRAX测评结果显示老年RA患者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应引起医生与患者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组织蛋白酶(Cathe)K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OP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形成蛋白(BGP)含量,采用免疫分析法测定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工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Cathe K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瘦素和IGF-Ⅰ含量,采用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结果研究组血清BGP、B-ALP和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瘦素和Cathe 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GF-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椎L1~4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GP、B-ALP、PINP、瘦素、Cathe K和MDA与BMD呈线性负相关,IGF-Ⅰ和SOD与BMD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OP患者骨代谢异常、瘦素和Cathe K降低、IGF-Ⅰ升高及氧化应激失衡是造成骨量下降和骨形成障碍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老年OP辅助诊疗指标。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 (AS)骨质疏松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3 0例AS患者及对照组 2 0例 ,用双能X线吸收法 (DEXA)测定腰椎、股骨颈骨密度 (BMD)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 (BGP)、骨碱性磷酸酶 (BAP)及尿脱氧吡啶胶原交联 (D Pyr)。结果 AS早期腰椎及股骨颈BMD均较对照组低 ,而晚期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使腰椎BMD增加 ,但股骨颈BMD仍低于对照组。 3 0例AS中共有 6例骨质疏松 ,10例骨量减少。AS的股骨颈BMD与病程、ESR、CRP、X线分期呈负性相关 ,绝经前女性BMD变化不如男性明显 ,HLA B2 7阳性与阴性患者BMD无明显差异。AS骨质疏松组 ,骨形成的指标BGP、BA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骨吸收的指标D Pyr明显增高。结论 AS继发全身性骨质疏松并不少见 ,其发生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AS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孙胜花  宋钦华  陈竑 《山东医药》2009,49(40):82-8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68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1-L4)和股骨颈BMD,同时检测空腹血清骨钙素(BGP)、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晨尿脱氧吡啶啉(DPD)。结果糖尿病组的腰椎、股骨颈BMD和BGP低于健康对照组,PTH、P和DPD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ADP)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12例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60例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对照组)的血清APP、血清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25羟基维他命D(25-OH-V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检查部位BM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实验组血清ADP、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CP-5b和25-OH-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ADP与BGP、BAP呈显著正相关(r=0.658,0.573,均P0.01),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476,-0.391,P0.01,P0.05)。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的血清ADP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327,-0.425,均P0.05)。结论血清ADP水平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反映骨代谢状态的新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2例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OP骨折组)、50例老年男性OP患者(OP组)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对照组)血清Omentin-1、血清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CTX),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其正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分析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OP骨折组腰椎股骨颈BMD、血清Omentin-1、OPG、PINP水平较OP组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RANKL、β-CTX水平、RANKL/OPG比值OP骨折组较OP组明显升高(均P0.01)。OP骨折组血清Omentin-1与腰椎、股骨颈BMD、血清OPG、PINP呈正相关(r=0.402,r=0.389,r=0.428,r=0.401,均P0.01),血清Omentin-1与RANKL、β-CTX、RANKL/OPG比值呈负相关(r=-0.447,r=-0.412,r=-0.528,均P0.01)。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影响骨转换,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Omentin-1、OPG、RA NKL、PINP、β-CTX水平可作为预测老年男性OP性骨折风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7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入院患者,年龄6192岁,67例门诊骨密度(BMD)正常的健康人,年龄5092岁,67例门诊骨密度(BMD)正常的健康人,年龄5060岁,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取血清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s IL-6)、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钙(Ca)、磷(P)等指标,同时测定腰椎及股骨颈BMD。结果研究对象BMD随年龄增加逐年下降。IL-6在BMD正常人群中变化差异不明显,但均有随年龄增加和BMD值降低而上升的趋势,和BMD呈明显负相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BGP和AKP含量明显高于BMD正常的健康人,血钙、血磷水平各组变化不大。结论随着年龄增加,BMD逐年下降,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6R明显升高,并促进骨吸收增加,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龄(≥80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双膦酸盐的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初诊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双膦酸盐药物治疗≥12个月,用药前后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转换指标(bone turnover marker,BTM)等,≥80岁的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232例(高龄老年组)和47~65岁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54例(对照组)。记录所有纳入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用药时间,治疗前后骨密度、血钙、血磷、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Ⅰtype collagen pyridine cross-linked final peptide,β-CTx)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BMI、血钙、血磷和L1-4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转换水平、股骨颈BMD、全髋BMD和25OH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双膦酸盐治疗12个月后,两组BMD和25OHD水平均增加,骨转换指标均下降。高龄老年组L1-4BMD升高3.29%,股骨颈BMD升高1.24%,全髋关节BMD升高1.00%;对照组L1-4BMD升高3.51%,股骨颈BMD升高1.18%,全髋关节BMD升高1.58%。两组BMD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BGP下降23.63%,β-CTx下降40.62%,对照组BGP下降36.65%,β-CTx下降60.26%,两者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25OHD升高17.85%,对照组升高8.97%;双膦酸盐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钙和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水平处于低骨转换状态,对于不同骨转换水平的骨质疏松患者,双膦酸盐增加BMD的作用相似,双膦酸盐可以应用于80岁以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GF-Ⅰ、TGF-β及EGF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及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0例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P)、尿羟脯氨酸(HO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二组进行比较.再将糖尿病组分为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对以上数据再次进行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对照组密度显著降低.BGP、IGF-Ⅰ、TGF-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TRAP、尿HO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GF略高于对照组(P>0.05).IGF-Ⅰ、TGF-β与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减低,IGF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是骨形成的促进因子,血中IGF水平的减少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发生,EGF及IGF-Ⅰ及TGF-β亦可能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α2-HS糖蛋白(AHSG)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血脂以及血清骨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208名老年男性患者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和护骨素及瘦素的浓度;对患者基因组的DNA样品作限制性内切酶SacI的PCR-RFLP检测以确定其基因型,全自动生化仪酶法测定血清TC、TG、HDL-C、LDL-C,电极法测定血钙,DXA测定腰椎正位、仰卧侧位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BMD).GG基因型患者做骨组织病理活检,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1)老年男性患者AHSG基因CC型,CG型和GG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0.2%,26.2%和13.6%.不同基因型血脂、血钙和骨生化指标有明显差异;(2)协方差分析显示老年男性不同AHSG基因型在正侧位腰椎、股骨颈的BMD和IMT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GG型老年男性患者骨组织病理切片和彩超验证了AHSG多态性基因变异与动脉硬化、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论 AHSG基因多态性变异与老年男性血脂、血钙、血清骨生化指标差异,以及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吴波  韩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0):881-88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IGF 1和IGF 2 )与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T2DM组 (单纯T2DM组 ,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 )进行IGF 1和IGF 2的测定 ;应用美国双能NORLANDXR 36双能BMD仪测定BMD ,同时测定胰岛素 (Ins) ,糖化血红蛋白 (GHbA1c) ,空腹血糖 (FPG)。结果 三组病例血清IGF 1分别为 (1 83 78± 42 46)ng/ml,(1 39.2 5± 2 6 .64)ng/ml,(1 0 0 .84± 2 5 .62 )ng/ml,三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 ) ;IGF 2分别为 (0 .56± 0 .1 4 )ng/ml,(0 .2 4± 0 .1 2 )ng/ml,(0 .2 2± 0 .1 3)ng/ml,T2DM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 (P <0 .0 1 ) ;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与单纯T2D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T2DM组的IGF 1与骨密度呈正相关 (P <0 .0 1 ) ,IGF 2与骨密度无相关性 (P >0 .0 5)。结论 IGF 1和IGF 2的降低是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 ,IGF 1的降低可能是T2DM并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骨密度(BMD)变化的特点。方法测定56例老年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6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T2DM患者(NDR组)和58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ward's)及前后位腰椎BMD,并检测血清骨钙素(BGP)、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Ⅰ型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尿肌酐(Cr)水平。结果DR组的股骨颈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及NDR组〔分别为(0.66±0.15)、(0.76±0.15)、(0.81±0.18)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前后位腰椎各部位BMD在DR组BM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DR组(P<0.05)。DR组血清BGP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N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血清PTH、P显著高于NDR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老年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者的股骨近端BMD显著低于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而腰椎各部位BMD水平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OP)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结合蛋白(IGFBP)-3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68例OP老年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正常骨密度、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伴有骨折患者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低于不伴有骨折患者,相关分析显示瘦素和IGF-1、IGF-1和IGFBP-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OP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低表达,瘦素和IGF-1、IGF-1和IGFBP-3均具有协同作用,三种细胞因子均参与病变形成及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OP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康复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治疗,运动康复组给予运动康复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共12个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测定骨密度(BMD)和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腰椎BMD和股骨近端BMD、血清P1NP、BGP、CTX、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血清P1NP、CTX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BGP、25(OH)D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运动康复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和股骨近端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1NP、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GP、25(OH)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提高阿仑膦酸钠对老年OP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36例)与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40例)的血清TGF-β1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股骨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结果骨质疏松组的腰椎、股骨各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TGF-β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82±6.15)ng/ml和(17.29±7.83)ng/ml,P<0.05]。而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在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的腰椎、股骨各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均与血清TGF-β1呈正相关,而与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水平无关。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测定血清TGF-β1水平有助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419例成年男性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男性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 (BMD)随年龄、身高、体重等的变化规律 ,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 ,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 NORL AND公司的 XR- 4 6系列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量 41 9例成年男性腰椎 (L2~ L4前后位及 L3侧位 )、非优势 (左 )股骨近端各部位 (股骨颈、大粗隆及 Ward` s三角 ) BMD值 ,按 1 0岁一个年龄组 (7组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腰椎骨密度峰值出现在 30~ 39岁组 ,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峰值出现在 2 0~ 2 9岁组。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 BMD值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成年男性一生中以股骨近端、Ward` s三角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较大。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显示 :成年男性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相关性 (P<0 .0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和体重对男性股骨颈的骨密度有显著影响 (P<0 .0 1 )。成年男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 ,腰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总体上逐年增加。结论 广州地区成年男性人群中机体 BMD随年龄而变化 ,年龄、体重对机体 BMD均有一定的影响 ,保持合适的体重 ,有利于 BMD的增加与维持。对成年男性各年龄段的人群 ,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80例老年男性体检者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检测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男性O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OP组血清P1NP、β-CTX、IL-6、TNF-α及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P0. 05),血清OC水平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P0. 05)。相关分析显示,OP组BMD与OC呈正相关(r=0. 370,P0. 05),与P1NP、β-CTX、IGF-1、、IL-6、TNF-α呈负相关(r=-0. 475、-0. 420、-0. 386、-0. 414、-0. 281,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 702)、P1NP (OR=2. 437)、β-CTX (OR=1. 853)、IGF-1 (OR=2. 106)、IL-6 (OR=1. 614)及TNF-α(OR=1. 428)是老年男性OP的危险因素,OC是老年男性OP的保护因素(OR=0. 815)。结论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与老年男性OP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睾酮、雌二醇、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4家三甲医院65~85岁男性髋部脆性骨折住院患者22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65~85岁无脆性骨折男性3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空腹血清睾酮、雌二醇、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进行腰椎、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骨密度测定。结果试验组股骨大粗隆、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大粗隆:(0. 834±1. 872) g/cm~2vs.(0. 892±0. 931) g/cm~2,P0. 01;股骨颈:(0. 677±2. 014) g/cm~2vs.(0. 728±3. 120) g/cm~2,P0. 01;腰椎:(0. 530±0. 034) g/cm~2vs.(0. 634±1. 592) g/cm~2,P0. 01]。试验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1 (4. 8,9. 1) nmol/L vs. 12. 3 (7. 9,16. 7) nmol/L,P0. 05];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三处骨密度值后发现,睾酮是脆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OR=2. 140,95%CI:1. 387~3. 302,P=0. 001)。结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是老年男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睾酮水平检测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